【美好回忆】 那些年少时光

雨博韵潇

<p class="ql-block">  时光的河流在不断地沉淀着我们的记忆,总有那么一些往事一直停留在记忆的深处。尤其是童年的那些快乐时光,总是时不时的就浮现在我的脑海里……</p> <p class="ql-block">  记得那时我才五岁,还没有上学,大姐已经上三年级,二姐才上一年级。我和三岁的弟弟整天在家,除了偶尔帮奶奶干些家务活,一天到晚都是无忧无虑的玩耍。门前的土院坝,屋旁的池塘,房后的竹林,周围的田埂,到处都留下我们的足迹和身影!</p><p class="ql-block"> 我的奶奶那时也就50多岁的样子,腰不弯,背不驼,高高瘦瘦。她常年头上缠着一条长长的黑丝帕,远远看去就像戴了一顶帽子,腰间总系个蓝布大围裙,她经常变戏法似的,从围裙的兜里掏出一些好吃的东西来,刚刨出来的洗干净的小红薯、落花生、山上的野果、烧熟的土豆……这些都成了我们饥饿时最好的零食了!</p><p class="ql-block"> 奶奶负责一大家人的一日三餐,其他的时间便给圈里的大水牛和黑山羊割草。不过牛和羊都是生产队的,奶奶照管它们只是挣工分而已。虽然工分没有每天早出晚归,到生产队地里干活的爸妈工分高,已经是很受沾点亲戚的队长的照顾了!</p> <p class="ql-block">  那时的人们没有太多的奢望,只要没病没痛,吃饱肚子就很开心了!生活得简单,快乐也简单,一家人每天都可以团聚在一起!</p><p class="ql-block"> 每天早晨天刚蒙蒙亮,奶奶和妈妈便率先起床做一家人的早餐。那时的妈妈年轻又好看,两条长长的辫子直拖到腰际,她总是笑意盈盈,眼神里充满温柔,走路轻盈带风……我常常睡得迷迷糊糊中隐隐听到她和奶奶在灶房低声的说话和轻轻切菜的声音,柴火的烟味慢慢地飘了过来,我知道新的一天开始了!</p><p class="ql-block"> 爸爸起来首先要去后山上挑水,他留着小平头,头发又黑又密,脸颊上干干净净没有一点胡子。干起活来总是风风火火,浑身仿佛有使不完的劲 !爸爸习惯把马灯调到最亮提在手上,然后挑起水桶往后山走去,灶房那个半月形的大石头水缸得八担水才能装满,爸爸每次挑水回来往水缸里倒水的“哗哗”声总清晰地印在我的脑海里……</p><p class="ql-block"> 早饭快好的时候妈妈便叫我们起床,简单洗漱后就开饭。早饭比较简单,应季的瓜菜和米饭焖在一起,滤下的米汤加些油盐和菜叶便是可口一道汤了。一吃一喝,暖暖和和!</p> <p class="ql-block">  吃完早饭,一家人兵分三路,爸妈去上工,两个姐姐上学。奶奶带着我和弟弟到附近的山坡上割草拾柴,顺便挖些野菜,不到半饷时分便收获颇丰满载而归!</p><p class="ql-block"> 每天中午等候爸妈和姐姐们回来,是我和弟弟最开心的事!奶奶在灶房忙着做饭,中午的饭菜要比早上丰盛的多,除了焖锅米饭通常都有两三个菜!菜都是自己园子种的,有啥吃啥,没有肉,油是队上分的一小罐菜籽油或者棉籽油,每次炒菜也只能放一点点。</p><p class="ql-block"> 爸妈放工时喜欢与顺路的伙伴们结伴一道回来,每次走到屋对面山坳的田塝时,爸爸总会率先和伙伴们一起唱歌“洪湖水浪打浪,洪湖岸边是家乡……”就是那个时候他们最爱唱的歌曲,歌声嘹亮充满喜悦!人未见声先到,弟弟一听到歌声就会高兴的对奶奶大喊:“婆婆,爸爸和妈回来啰,爸爸和妈回来啰!”他欢快的朝路上跑去,家里的大黄狗也跟在他后边一起跑,但很快便跳到旁边的地里超过了他!</p><p class="ql-block"> “老大,把锅塘烧旺些,我马上要炒菜了!”奶奶一边切菜一边吩咐,大姐一手夹柴,一手把风箱拉的“噗噗噗”的。二姐忙着擦桌子,搬凳子,抽筷子,我蹦蹦跳跳去园子里掐些蒜苗回来做调料!大家忙而不乱,正午的阳光透过屋顶的瓦缝,一缕缕光束斜斜地射到灶台和大木案板上,米饭锅腾腾的冒着热气,炒菜锅的油烟在阳光里萦萦绕绕向上盘旋着,满屋都是香喷喷的……</p> <p class="ql-block">  爸爸和妈很快到家了,弟弟早已被爸爸架在了脖子上,手里神气地拿着一片折叠的芋叶。我知道一定又是爸爸抓的鱼部洗好了包在里面的,弟弟把芋叶摊在案板上,让奶奶给鱼周身抹一些盐,再包上煨到锅塘红红的火灰里,捂上一会儿拿出来扒开烧焦的叶子,一道金黄香脆的烤鱼便成了中午的加菜了!虽然都是些粗茶淡饭,也没有像如今那么繁杂的调味品,但是大家都吃得开开心心,一家人坐在一起其乐融融!</p><p class="ql-block"> 还有更开心的是夏天的晚上,一家人都坐在院坝边的大石头上乘凉。数不清的蝉在头顶的李子树上拼命的鸣叫,皎洁的月光如水般的倾泻下来。妈妈在院子里捂了一大堆新鲜艾叶㒖烟驱蚊,乳白的烟雾弥漫在院子里散发出浓郁的艾草香味,蚊子们早就逃之夭夭!</p><p class="ql-block"> 为了不再辛苦的去挑水,爸爸把竹子打通串起来做成水涧,把山上的泉水引到了灶房,水缸蓄满以后,又引到院坝前面新打的石缸里。指头粗细的一股泉水从竹涧里哗啦哗啦的淌到水缸里蘸起一朵朵小水花!多余的水又流到低一坎的稻田里,稻子长得肥肥壮壮,风一吹,乌油油的叶子沙沙作响,飘来稻花的清香。安静的时候甚至还能听到鱼儿在水里欢快的翻腾呢!</p> <p class="ql-block">  夏凉时爸爸最喜欢教我们唱歌了,“小呀嘛小二郎,背着书包上学堂……”“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们是社会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好多歌都是爸爸教给我们的。有时邻居们听到歌声也都来赶热闹,大人小孩一起跟着唱!唱到兴奋时爸爸会跳下石头站到我们的前面,挥舞着双手来指挥,一曲唱完大家纷纷拍手,欢笑声一片,直到很晚,大家才各自散去,依然意犹未尽!</p><p class="ql-block"> 后来土地承包到户,大家各忙各的,农闲时父母外出打工,我们到远处上学,长大后也不得不离开家乡,父母留守在家,依然是聚少离多,难得有一家人聚在一起的场景了!</p><p class="ql-block"> 如今,时光过去了好多年,奶奶早已去世,父亲也不在人间。母亲花白了头发,她满是沧桑的脸上再也看不到年轻时的笑容,孤独的她很多时候都是沉默。门口的大石头早已不在,水牛也卖了,再也没有稻田了……那些曾经的过往,都成了美好的回忆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字:雨博韵潇</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34808026</p><p class="ql-block">图片:摘自网络致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