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营岁月(十)——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br><br><div>一道道的(那个)山来哟一道道水,<br>咱们中央噢红军到陕北,<br>咱们中央噢红军到陕北。<br>一杆杆的(那个)红旗哟一杆杆枪,<br>咱们的队伍势力壮。<br>......<br>山丹丹的(那个)开花哟红艳艳,<br>毛主席领导咱打江山。<br>毛主席领导咱打江山。<br> <br> 这首陕北民歌,听起来总是很亲切,这是陕北民歌里的一首经典。每当听到这首歌那优美的旋律,常常使我想起四十八年前踏进陕北时的情景。<br> 时光荏苒,记忆朦胧。四十八年前的故事虽然像黄土高坡的流沙一样早已渐渐远去。但陕北人民对子弟兵那亲人般的感情和他们那艰苦奋斗的精神始终印在我的脑海里。<br> 一九七四年十一月,我同几位战友一起去陕北榆林接新兵。那是我第一次参加执行这样的任务,心中自然很高兴。当兵五`六年,不仅是第一次外出,而且还可以去革命圣地延安,那可是我梦寐以求的地方。“文革”中兴起步行串联那阵,其中目标就有延安。北京---延安---韶山---井冈山,可惜一圈没绕成,走到北京就被打发回来了,---“复课闹革命”,而这次总算遂了我的心愿。</div> 那时的陕北没有铁路。记得只一条公路从西安经铜川,延安,绥德,米脂直达榆林,全程大约600多公里。我们乘客车从铜川出发,一路颠簸,沿路几乎尽是黄土丘陵,梁峁起伏,沟壑纵横。可能加之冬季的缘故,心里觉得很有些荒凉。尤其过了延安往北,感觉尤甚。客车沿公路蜿蜒前行,有时一阵阵狂风吹来,沙土打得车窗哗哗的响。路况不好,常有山上滚下的石头横在路上,车子不得不减速绕行。途中尽管很疲累,但我们心中仍然很兴奋,因为毕竟离延安越来越近了。<br> 延安是途中停留的第一站。到了延安后,当地政府安排我们住进了当时的延安饭店。所谓饭店,其实就是招待所一级的条件。可是要知道,那个年代,国家正处在动乱时期,尤其陕北的地理位置,使得当地群众的生活更为艰苦。尽管如此,延安市有关部门还是想尽一切办法让我们休息好。同时,还积极安排我们尽可能多的参观一些延安革命旧址。<br> 延安是举世闻名的中国革命圣地,也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从1935年到1948年的十三年间,中国共产党在这里领导和指挥了伟大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党中央和毛主席在这里作出的关系中国革命前途和命运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为夺取全国政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延安的几天里,我们愉快的参观了党的“七大”会址,枣园,杨家岭,王家坪等老一辈革命家工作过的地方,让我们首先接受了一场革命传统教育。站在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旧居前,我们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枣园的灯光在眼前晃动,南泥湾的歌声在耳边鸣响。老一辈革命家,就是在这简陋的居室里,在昏暗的油灯下,穿着带补丁的衣服,写出了一部部恢弘巨著,指导中国人民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蒋家王朝。那灯光是熊熊燃烧的火炬,燃起中国革命的燎原大火,那灯光是光芒四射的灯塔,指引中国革命的风帆从胜利走向胜利。<br> 当然,让我更感兴趣的还有延安宝塔,那是延安的标志性建筑,是革命圣地延安的象征。早在小学的教科书上,我就知道,延安是毛主席曾经住过的地方,那里有个宝塔山。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中,这宝塔和山下的延河大桥就成了绝佳的标配,在所有的宣传画,影视屏幕,只要提到延安,必然有宝塔与延河大桥两个光辉形象的组合。延安宝塔,是我们心中的偶像,是延安精神的象征。一睹延安宝塔的芳容,是我心中渴盼已久的愿望。所以,在延安休息的那几天,我曾自己单独行动,登上延河大桥对面的一座高高的山坎,俯瞰延安城全貌,去寻找宝塔与延河大桥最佳组合的画面。我还爬上宝塔山后坡,近距离瞻仰宝塔。我曾打探宝塔管理人员,晚上可否打开宝塔灯光。人家告诉我,只有重大节日或有国际重要友人来参观时才能开灯,令我十分遗憾。因为我在电影纪录片里看过,那宝塔的夜景灯光,是非常美丽的。 不管怎么说,此行终是圆了我的延安梦。延安人民的热情,直让我们有一种“回延安”的感觉,“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一九七四年的延安,远非今天这般繁荣。但中国革命的领袖们,正是在那些灰暗的窑洞里,绘制出一幅新中国的蓝图。延安精神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前仆后继。<br> 榆林地区是我们执行接兵任务的目的地。来到榆林市之后,方知有多家接兵部队都在此集中。在这里,我们再次领受到了陕北人民的热情和关怀。在榆林招待所用餐,除了照顾接兵人员的特殊口味,还把每次用餐时少量的大米饭,专门留给我们这些接兵部队的“南方人”吃。当地的工作人员,只供应部分馒头和玉米面饼子。当时粮食紧张,就是那少量的大米,也是食堂千方百计筹措来的。同在一个食堂吃饭,让我们很不好意思。<br> 榆林市是个边塞古城。这里地处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相接处,700公里明长城,东西横贯榆林地区。古迹遗址遍布,名人大家辈出。历朝历代在这里都有很多故事发生。这里能源矿产资源极其丰富,石油,煤炭,天然气储量之多,使之素有中国的“科威特”之称,只是在那个年代尚未全部开发出来。那时,榆林地区风沙很大,因处高原地带,水土流失严重,人们曾用“七沙二山一分田”来形容这里的环境。在榆林住时,我曾好奇向北出城,眼前沙丘一望无际,真有一种“出塞”的感觉。几乎没有树木,几棵小树在风沙中瑟瑟发抖,已被沙土埋进半截。当地人说,年年不少栽树,但多数都这样被埋在沙丘里。 在榆林集中后,又被分散派到各个有兵源的公社。我所去的地方是董家湾。这董家湾,我记得好像就在两丘夹一沟的大川里。北距榆林30多公里,但要从南面的鱼河峁镇向北约10公里,经东岔,柏盖梁,刘家窑才能进去。到了基层后,我更深深感受到了当时陕北人民生活的艰苦。<br> 当地群众都住土窑洞,也有住得起砖窑洞或石窑洞的,好像不多。当时最困难的仍然是粮食。在我们家访时,发现每家窑洞内都摆有几口大缸,里面全是腌的酸菜,这相当于冬季的口粮。据说有几口人就有几口大缸(不知是否这样)。我和另一位接兵战友在公社住时,每天吃的就是这酸菜土豆汤。每人一大海碗,再加一个玉米面大饼子。这也是当时最好的伙食了。那大海碗,碗口直径足有六`七寸,我是量过的。有人形容当地的姑娘是“穿的好,跑的快,肚里装的酸白菜”。有次家访,赶上中午,主人留我们吃饭。不知保存多长时间的挂面条,已不足一小捆,只给我们两人煮了吃。望着地上的酸菜缸,我们实在难以下咽。<br> 还有一次最难忘的家访。忘记是谁家了,事先也没有通知他们。上午,我们走进昏暗的窑洞,家里没有人,坐了一会也没人回来。我顺手揭开他家的锅盖,看到鍋帘上蒸的是半鍋绿绿的干野菜,一点玉米面洒在上面像星星一样,几乎看不到。慢慢放下锅盖,我们谁都没有说话。那一刻,像炸雷响在我们心里,令我们震撼。 <p class="ql-block"> 建国已经二十多年了,陕北人民为何还吃这个?他们可是对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的“老区人民”哪!战争年代,陕北人民用小米支援了我们的党,我们的军队,他们宁肯自己饿肚子,也要把粮食送给我们的战士吃。据记载,解放战争时期,榆林农民在连年欠收已快吃不上饭的情况下,还曾一年交纳七次公粮,支援前线。不仅如此,陕北人民还为革命输送了无数的英雄儿女,光榆林地区就有两万多人为革命英勇献身。当年的“绥德汉”(米脂婆姨绥德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这也是陕北几大品牌),就曾遍布解放军的各个部队。为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陕北人民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我们这些后来人,应该如何面对光荣的陕北人民呢?</p><p class="ql-block"> 多少年过去了,我怎么也忘不掉那一鍋绿绿的干野菜!</p> 大约又过了不到半个月,当各个点上的新兵定完之后,我们又重新集中榆林。乘上大客车,带上新战友,告别了陕北人民,返回部队。我这次从董家湾带走了七个新兵,这可是一群壮壮实实的好后生。他们将走出祖祖辈辈居住的那一道道山,一道道梁,踏着他们前辈的足迹,跨进新一代人民军队的大熔炉,去接续他们新的使命! 我不会忘记那一次陕北之行。巍巍宝塔山,清清延河水,还有陕北那无数的沟沟岔岔,陕北人民那一张张山丹丹花般的笑脸。他们都会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之中!<br><div><br></div><div>(2011.3 原载于QQ日志,2022.12.23改写于美篇)</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