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刚过冬至,天气就变得冷嗖嗖的。早起推开门,刺骨的寒意就硬生生地钻入袖口和脖颈。庭前的草地上覆盖着一层薄薄的白霜,不禁让人想起诗经里那些美好的句子。如果热爱文字,无论什么样的日子,都不会缺乏诗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同心路的街头,凛冽的风一直在我们身后追逐,我把手埋在沐言的腋窝里,柔软的羽绒服传递着她舒适的温度。严寒在追赶,但好友在侧,也是温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商量着走进早餐店,我要了一碗牛肉拉面,沐言点了一份油茶。胖胖的店主周到地询问:“放香菜不?” “呵呵,不加香菜,兰州牛肉拉面还正宗么?”店主会意地一笑。沐言故作嫌弃地捏了捏被北风吹红的鼻头。唉,这挑嘴的小丫头,哪里懂得香菜的好呢!</p> <p class="ql-block">香菜色泽翠绿,质地脆嫩,它的嫩茎和鲜叶有一种天然又特殊的香味,常被用作菜肴的点缀、提味之品,做汤加上香菜可增加汤的清香;烹制畜肉类菜肴时加些香菜,又能祛除腥膻之气。稍加留意,你就会发现,中国人的舌尖上有很多香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香菜不仅仅是一种蔬菜,更是一种良药。中医认为,香菜性味辛、温,入肺、脾经,有发汗透疹、芳香健胃、消食下气的功效,适用于感冒、小儿麻疹或风疹透发不畅、饮食积滞、消化不良等。而且它还具有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像我这样的寒性体质者适当吃点,还能改善手脚发凉的症状。《本草纲目》称其性味辛温香窜,内通心脾,外达四肢。这说法跟我新认识的那位擅长芳香疗法的神仙姐姐如出一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拉面一上桌,首先打开食欲的一定是香菜的香。“何处芫荽扑鼻香,晨风阵阵诱饥肠。但能采得三分味,解我馋虫不剩汤。”芫荽即香菜,它的名字,是从遥远的历史中更迭而来。一代宗师泓一曾如此赞誉过它的美味,何况我这凡俗小女子呢。</p> <p class="ql-block">香菜的最大特点就是香,而且它的香是一种天然的、本质的香。天生就香的东西很多,香菜就很厉害。它是生也香,熟也香,热油浸过也香,米醋泡过也香,用白开水一冲,一碗水都染得香香的。当初张骞等一班汉使在西域人的牛羊肉汤里初识伊面,怕是被它的名字打动:“香佩兰”。这么一个当红名妓一样的名字,听着就叫人心动神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香菜虽然是播种在秋风里,但最好吃的时候正是像现在这样的隆冬,有了霜雪的磨砺,香菜吃起来才口味纯正香味绵长。冬天里的香菜是不需要浇水的,只要有霜雪的滋润就够了。记得作家吴伯萧在《菜园小记》中这样写香菜:“白菜在卷心,芫荽发出醉人的香……真是芬芳馥郁,沁人心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的妈妈,一个极会种菜的农妇。每年秋天,她就会在菜园里拾掇出一块空地,细细地撒上香菜种子,种上一畦香菜。长出来的香菜一簇簇匍匐在大地上,它的颜色极绿,但绿得极其朴素,这般绿不与草叶般翠绿,是那种小清新的淡幽绿。这绿是清淡,纯净,无一丝污垢的,它清透心扉,留于人心。它特殊的气质不止出现在饭桌上,还铭刻在装满白菜萝卜的菜园子里。造物主对人类真是不薄啊!</p> <p class="ql-block">香菜虽香,但还是有它的弊端。清人王士雄在《随息居饮食谱》中劝诫道:“芫荽,凡病忌之。”乡里年高的人一般都知道香菜是发物,若人身子不舒适或有旧疾,却逢着席间汤菜中有香菜,便会有好心人出言劝诫:“这道菜有香菜,还是不要吃了罢,小心为好。”这也算是一种朴素的养生哲学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年轻时吃香喝辣,恃着有大把青春可以消耗身上的脂肪,常常不知节制。后来开始变得讲究,只挑好的吃。年纪不轻了,胃口也没那么好,追求的是健康,渐渐爱上青菜豆腐和五谷杂粮,渐渐明白了哪些味道可以偶尔尝试,哪些味道可以一直吃下去。这吃的,就是人生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