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位世界上最伟大和最优秀的女高音

沙龙

<p class="ql-block">当一名女高音在歌唱时,尽管很有力量感,但却是如此优雅,很难想象还有什么听起来可以比女高音更愉悦的。女高音是四种标准唱法中最高的声部,这是一种罕见的能力,不仅要具备成为一名歌剧歌手的天赋,而且还得拥有如此高的音域。女高音一直受到高度追捧,其中一些已经成为历史上最著名的女歌手——她们才是歌剧世界里真正的主角。</p><p class="ql-block">谁是有史以来的最佳女高音?以下名单中列出了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女高音。正如我们所知,是她们所拥有的独特嗓音,帮助成就了歌剧的辉煌。</p><p class="ql-block">这份名单是在全球最大的排名网站(ranker.com)上,按照大众投票排列的,包括了有史以来的最佳女高音。比如:玛丽亚·卡拉斯(Maria Callas)、琼·萨瑟兰(Joan Sutherland)、德·洛斯·安赫莱斯(Victoria De Los Angeles)、蕾昂泰茵·普莱斯(Leontyne Price)、比尔吉特·尼尔森(Birgit Nilsson)、蒙特赛拉特·卡巴耶(Montserrat Caballé)、卢西亚·波普(Lucia Popp)以及玛格丽特·普莱斯(Margaret Price)等。</p><p class="ql-block">音乐史上的最佳女高音</p><p class="ql-block">教科书级别的珍藏版</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p><p class="ql-block">玛利亚·卡拉斯 Maria Callas</p> <p class="ql-block">玛丽亚·卡拉斯(Maria Callas) ,著名美籍希腊女高音歌唱家。</p><p class="ql-block">8岁便开始学习钢琴,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歌剧女王。1923年出生于纽约,1937年随母回国,就学于雅典音乐学院。1941年在雅典歌剧院正式登台,1947年在意大利维罗纳演出歌剧《拉焦孔达》一举成名。此后两年在威尼斯演唱绮瑟、杜朗多、布琳希尔德等戏剧性女高音的角色。1950年进入米兰拉斯卡拉剧院,演出了《阿依达》。1965年在英国演出最后一场《托斯卡》后,退出舞台。1973年东山再起,与著名男高音朱塞佩·德·迪斯泰法诺联合举行独唱音乐会。她一生扮演过43个角色,共上演500多场次,50年代是她演唱生涯的最鼎盛时期,在伦敦科文特加登歌剧院(1952)、芝加哥(1954)、纽约大都会(1956)等歌剧院演唱,获得无数世界声誉。1977年9月16日卒于巴黎。</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p><p class="ql-block">蒙塞拉·卡巴耶 Montserrat Caballé</p> <p class="ql-block">1933年4月12日,西班牙巴塞隆纳,女高音,1933年4月12日出生於西班牙巴塞隆纳,9岁进入巴塞隆纳音乐院,1954年第一次在巴塞隆纳登台演出,1956年开始在瑞士巴塞尔演唱歌剧(莫札特《魔笛》「第一侍女」)。卡芭叶从1959年起在德国不来梅演出,1960年在意大利米兰史卡拉歌剧院演唱华格纳《帕西法尔》,1962年在墨西哥演出马斯奈《曼侬》,1965年在国格兰堡演唱莫札特《费加洛婚礼》与理查。史特劳斯《玫瑰骑士》,1965年首度在美国纽约大都会歌剧院中演唱古诺《浮士德》,1972年在英国柯芬园演出威尔第《茶花女》,1987年首度应邀在萨尔兹堡音乐节中举办独唱会。</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p><p class="ql-block">琼·萨瑟兰 Joan Sutherland</p> <p class="ql-block">1926年11月7日,澳大利亚</p><p class="ql-block">琼·萨瑟兰(Joan Sutherland,1926年11月7日-2010年10月10日),澳大利亚歌剧女高音歌唱家,以其花腔角色闻名国际。被誉为美声女王。</p><p class="ql-block">曾就读于悉尼音乐学院,1964年在米兰斯卡拉歌剧院上演《拉美莫尔的露契亚》时引起轰动,谢幕达三十次之多。她总是将非凡的技巧同丰富的感情融为一体,她清亮剔透、华美淳厚的嗓音会让你整个世界都明亮起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p><p class="ql-block">蕾昂泰茵·普莱斯 Leontyne Price</p> <p class="ql-block">蕾昂泰茵·普莱斯,1966年大都会歌剧院在林肯中心的开幕仪式上,她首演了塞缪尔·巴伯《安东尼与克利奥帕特拉》中的克利奥帕特拉。1985年她退出歌剧舞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5.</p><p class="ql-block">比尔伊特·尼尔森 Birgit Nilsson</p> <p class="ql-block">比尔伊特·尼尔森(Birgit Nilsson)瑞典女高音歌唱家。1918年5月17日生于瑞典西卡鲁普。年少时在母亲的指导下学习唱歌。1941年,进入斯德哥尔摩皇家音乐学院主攻声乐,她的声乐教师是希斯洛普。1946年,尼尔森在斯德哥尔摩皇家歌剧院初次登台,扮演韦伯的歌剧《自由射手》中的阿嘉德一角。1947年,出演了威尔第的歌剧《麦克白》中的麦克白夫人和理查·斯特劳斯的歌剧《玫瑰夫人》中的元帅夫人。这些演出特别是后一部歌剧,为她带来了极高的声誉。</p> <p class="ql-block">6</p><p class="ql-block">卢西亚·波普 Lucia Popp</p> <p class="ql-block">卢西亚·波普 Lucia Popp</p><p class="ql-block">一代巨星——卢西亚.波普(Lucia Popp,1939年11月12日-1993年11月16日波普(Lucia Popp,1939-1993年),奥地利女高音。</p><p class="ql-block">波普出生于捷克,早年在捷克布拉迪斯拉发音乐学院学习声乐,1963年受聘于维也纳国家剧院,同年在萨尔茨堡音乐节演出,后应邀在科文特花园剧院、大都会歌剧院等欧美剧院演唱。波普对莫扎特歌剧有深入的研究,她在克莱姆佩雷尔指挥下演唱《魔笛》中的夜后,显示出高超的花腔技巧。有评论家认为,波普在某些莫扎特作品的角色上代表最高水平。波普饰演的最佳角色是《费加罗的婚礼》中的苏珊娜。就和波普形容自己是“剧院甜心”一样,她的音质给人的感受正是和蔼可亲的印象。一开始她以花腔女高音起家,接着转为轻女高音,然后又尝试较重的抒情女高音,每次转型都相当成功,就连轻歌剧角色也同样受到欢迎。可惜波普54岁时在维也纳因癌症去世。</p><p class="ql-block">Lucia Popp是20世纪后半页最受欢迎的花腔女高音之一,以饰演莫札特笔下《魔笛》中的夜后而闻名于世。晚年转换行当,改唱瓦格纳和理夏德.施特劳斯的抒情女高音角色,同样出色。</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7</p><p class="ql-block">安吉拉·乔治乌 Angela Gheorghiu</p> <p class="ql-block">1965年9月7日安吉拉·乔治乌出生于罗马尼亚小镇阿德茹德,毕业于布加勒斯特国立音乐大学,师从米亚·巴尔布。1994年于科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出演由乔治·索尔蒂指挥的茶花女使她一夜成名。超越同时代歌唱家的歌唱艺术造诣和令人陶醉的舞台表演,确立了她当代歌剧女神的地位。</p><p class="ql-block">罗马尼亚国际明星安吉拉·乔治乌(Angela Gheorghiu 1965.9.7-)是当今歌剧界最具魅力和秉赋的女高音歌唱家,拥有引人入胜的嗓音和超凡脱俗的美貌,是米兰斯卡拉歌剧院、英国皇家歌剧院、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等世界顶尖剧院的永久客席女高音、客席女高音歌唱家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8</p><p class="ql-block">安娜·奈瑞贝科 Anna Netrebko</p> <p class="ql-block">客席女高音歌唱家 。</p><p class="ql-block">安娜·尤利耶芙娜·奈瑞贝科(俄文:Анна Юрьевна Нетребко,转写:Anna Jur'evna Netrebko,1971年9月18日-)是来自俄罗斯,当红于世界歌剧界的女高音歌手。</p><p class="ql-block">她不仅具有华丽的嗓音,扎实的歌唱基本功,而她的美貌更是为人所称道。她与更因男高音罗兰度·维拉臣多次成功合作,而和其被并称为当今歌剧界的「梦幻情侣」。</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9</p><p class="ql-block">基莉·迪·卡娜娃 Kiri Te Kanawa</p> <p class="ql-block">基莉·迪·卡娜娃(Kiri Te Kanawa)出生于新西兰,具有毛利及爱尔兰血统。她在新西兰接受了音乐教育,1966年赴英国伦敦歌剧中心继续学习,并于1970年加入英国皇家歌剧院。1971年,皇家科文特花园歌剧院,她在《费加罗的婚礼》中饰演伯爵夫人一角,大受欢迎,一举成名。正是以这个角色,同年卡娜娃赴美国圣达菲作首演,后又在旧金山首次献艺。她再次在旧金山演出的时候是1975年,在威尔第《西蒙·波卡涅拉》中饰唱阿梅莉亚和在莫扎特《魔笛》中饰演米娜。1974年,卡娜娃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作了一场轰动乐坛的首演,她在接到演出通知仅数小时之后,便在威尔第《奥赛罗》中饰唱黛丝德莫娜一角,并由电视直播,遐尔闻名,备受好评。歌剧成绩斐然,举世闻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0</p><p class="ql-block">雷纳特·苔芭尔迪 Renata Tebaldi</p> <p class="ql-block">勒娜特·苔芭尔迪Renata Tebaldi (1922年2月1日意大利佩萨罗 --2004年12月19日圣马力诺)意大利女高音歌唱家,1944年首次登台,演唱包伊托歌剧《梅菲斯特费勒斯》中的爱伦娜。1946年受到托斯卡尼尼赏识,邀她参加米兰斯卡拉歌剧院复业典礼演出,从此走红乐坛。她是演出威尔第和普契尼歌剧的最重要的女高音之一,嗓音刚劲有力,她扮唱的阿依达至今令人难忘。</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1</p><p class="ql-block">杰西·诺曼 Jessye Norman</p> <p class="ql-block">杰西·诺曼自幼在唱诗班接触音乐,儿童时期就表现出了非凡的音乐才华。1968年她在慕尼黑国际声乐大赛中一举夺魁,成为国际声乐界冉冉升起的新星。随后她登台柏林德国大剧院、米兰LaScala大剧院、英国皇家歌剧院、美国纽约林肯中心等世界顶级艺术殿堂,高亢嘹亮而且音域宽广的声线使她稳坐“世界第一女高音”的宝座。获过多项奖项。 在国际上杰西·诺曼也具有强大的影响力。</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2</p><p class="ql-block">安赫莱斯 德·洛斯·安赫莱斯 Victoria De Los Angeles</p> <p class="ql-block">安赫莱斯 德·洛斯·安赫莱斯(Victoria de Los Angeles,1923—),西班牙女高音歌唱家。1923年11月1日生于巴塞罗那的一个音乐家庭。童年爱好歌唱和吉他。17岁入巴塞罗那音乐学院师从多罗列士·弗劳,曾一度在巴鲁曼斯研究所学习声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3</p><p class="ql-block">洁尔丝坦·芙拉格斯塔特 Kirsten Flagstad</p> <p class="ql-block">洁尔丝坦。芙拉格斯塔特(挪威语:KirstenFlagstad(1895.7.12--1962.12.7)挪威“瓦格纳女高音”歌唱家。被誉为"英雄女高音之母”。100挪威克朗正面使用了她的头像。</p><p class="ql-block">20世纪初的声乐历史也不仅仅是花腔女高音们的天下,芙拉格斯塔特就是世纪初出现的最伟大的“瓦格纳女高音”之一,与后来的尼尔森(Birgit Nilsson)不同,芙拉格斯塔特拥有浓重的音色,她的音量也很大,但高音的穿透力更强,她的胸声很重,呼吸深入,而且,芙拉格斯达特的中音区很好,这就是她何以能既唱瓦格纳歌剧又唱德奥艺术歌曲的原因。1895年7月12日,芙拉格斯塔特生于挪威哈玛尔,她的父亲是奥斯陆挪威国家歌剧院指挥,母亲是钢琴家,因此,芙拉格斯塔特从小就受到过良好的音乐启蒙教育。芙拉格斯塔特的记忆力惊人,据说10岁就能默诵《罗恩格林》中埃尔莎的全部唱段,成年后,更是以背诵瓦格纳歌剧为乐事。入学奥斯陆音乐学院,师从雅各布森等,在学院期间,芙拉格斯塔特的表现并不十分突出,她天生音量很大,但是,当时不知道如何使用,空给人大号女高音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4</p><p class="ql-block">伊莉莎白·施瓦兹科普夫 Elisabeth Schwarzkopf</p> <p class="ql-block">伊莉莎白·施瓦兹科普夫(Elisabeth Schwarzkopf),出生于巴伐利亚,德国女高音。</p><p class="ql-block">她是有史以来最为优秀的德奥歌剧和艺术歌曲的女高音之一。她的职业生涯开始于柏林国家歌剧院,并于1947年在英国首次亮相。作品有《玫瑰骑士》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5</p><p class="ql-block">罗莎·庞塞尔 Rosa Ponselle</p> <p class="ql-block">罗莎·庞塞尔(Rosa Ponselle,1897–1981年),出生于康涅狄格州梅里登,美国花腔女高音歌唱家。作品有《命运的力量》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6</p><p class="ql-block">凯瑟琳·巴特尔 Kathleen Battle</p> <p class="ql-block">凯瑟琳·迪安娜·芭特尔 (英语原名: Kathleen Deanna Battle) 生于1948年8月13日,是美国歌剧乐坛上知名的轻抒情花腔女高音(light lyric-coloratura),以的她银玲般甜蜜轻巧的音色而闻名乐坛。</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7</p><p class="ql-block">安娜·莫芙 Anna Moffo</p> <p class="ql-block">安娜•莫芙(Anna Moffo,1932-2006),美国著名美女歌唱家。1932年6月27号安娜•莫芙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她在费城科蒂斯音乐学校就读,并曾以富布赖特奖学金获得者身份赴意大利深造。</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8</p><p class="ql-block">蕾妮·弗莱明 Renée Fleming</p> <p class="ql-block">芮妮·弗莱明 (Renée Fleming,1959年2月14日-),著名美籍女高音歌唱家,除了主唱歌剧外,偶也演唱爵士乐作品。她被认为是现时最顶尖的抒情女高音,而她的美声和美貌令她成为各大歌剧院和音乐厅争相邀请的歌剧唱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p><p class="ql-block">曹秀美 Sumi Jo</p> <p class="ql-block">曹秀美(Jo Sumi),1962年出生于韩国汉城,朝鲜族,毕业于罗马圣塞西莉亚音乐学院,歌唱家。代表作有《弄臣》,《魔笛》等。</p><p class="ql-block">是世界上备受瞩目的女高音,也是亚洲第一花腔女高音。她拥有令人赞叹的温暖音色和情感张力,有着高超的演唱技巧和精致的音质,她能够自如地掌控自己的声音,当年指挥大师卡拉扬曾称赞她是“来自天堂的声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p><p class="ql-block">狄安娜·达姆尧 Diana Damrau</p> <p class="ql-block">1971年5月31日出生的达姆娆,是当今乐坛罕有的演唱家;才36岁即奠定了她在德国艺术歌曲German lieder和歌剧界的顶尖地位。本年7月分,她被巴伐利亚国立歌剧院颁授‘御前演唱家’(前称宫廷歌手)的头衔,以确认她为该歌剧院10多年来的杰出贡献。一般演唱家,4,50岁才有机会获颁此衔,而达姆娆则36岁便给肯定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1</p><p class="ql-block">雷娜塔·斯科托 Renata Scotto</p> <p class="ql-block">雷娜塔·斯科托(Renata Scotto,1934-),1934年生于意大利,是以“卡拉斯第二”著称的、当代艺术成就最高的意大利女高音歌唱家之一。雷娜塔·斯科托(Renata Scotto,1934-),代表作《西西里的晚祷》《拉美摩尔的露契亚》。</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2</p><p class="ql-block">贝弗利·希尔斯 Beverly Sills</p> <p class="ql-block">贝弗利·希尔斯(Beverly Sills,1929年5月25日-2007年7月2日)美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1955年,她在纽约市立歌剧院登台,扮演小约翰·施特劳斯轻歌剧《蝙蝠》中的女主角罗萨琳德,深受好评。次年她结婚,婚后移居克利夫兰。1966年,纽约市立歌剧院将亨德尔并不著名的歌剧《凯撒大帝》重新搬上舞台,希尔斯饰演埃及艳后,一举成名。其后,她又亮相于ABC的谈话类节目并出任主持人,风靡一时,成为美国文化偶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3</p><p class="ql-block">爱狄塔·格鲁贝罗娃 Edita Gruberová</p> <p class="ql-block">爱狄塔·格鲁贝罗娃 (Edita Gruberova,1946-),捷克花腔女高音歌唱家。1967年毕业于布拉格音乐学院,1970年起在维也纳国家歌剧院任主要演员。参演作品有《纳索克斯岛的阿里安德涅》《拉美莫尔的露契亚》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4</p><p class="ql-block">雷拉·耿洁尔 Leyla Gence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5</p><p class="ql-block">纳塔莉·德赛 Natalie Dessay</p> <p class="ql-block">法国女高音纳塔莉・德赛(Natalie Dessay)1965年出生于里昂。对于中国爱乐者对她或许了解不太多。演员出身的她,因为嗓音出色,在友人的鼓励下前往音乐院进修,并在法国广播公司的声乐大赛中获得首奖,之后更在维也纳国家歌剧院举办的国际莫扎特歌唱大赛中获得金牌。她在1990年代初崛起,尤其是1992年在巴士底歌剧院演出《霍夫曼故事》中的“奥林匹亚”一角,虽然只出场一小段时间,超凡的花腔嗓音却技惊四座,让她一夜成名,被誉为20世纪末的“声音奇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6</p><p class="ql-block">昆杜拉·雅诺维茨 Gundula Janowitz</p> <p class="ql-block">昆杜拉·雅诺维茨(Gundula Janowitz,1937年8月2日-),著名德国女高音歌剧唱家,被誉为现代史上最优秀的抒情女高音。雅诺维茨以她壮丽的嗓音和高音部分出色的声音控制而著名,因此深受大指挥家卡拉扬的赞赏和提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7</p><p class="ql-block">玛格丽特·普莱斯(Margaret Price)</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她确实是一位艺术歌曲史上不能忽略的伟大女性!</p><p class="ql-block">玛格丽特·普莱斯(Margaret Price)生于威尔斯,她生长在一个音乐家庭,从小就是一个小小的“家庭歌手”----为自己的父母兄妹演唱。另一方面他的父亲是绝对反对他从事音乐事业的,更令人想不到的是就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做过一位歌唱家。她说过“我感觉切碎青蛙是件很有趣的事情”----她从小就里想做一名生物学老师。但是他的音乐老师却使她改变了这种想法。由他的音乐老师推荐他去了伦敦,演唱给了肯尼迪·斯科特( Charles Kennedy Scott)听。肯尼迪·斯科特对她的声音特别的感兴趣,收她为徒。并且进入了伦敦的Trinity College of Music音乐学院学习。一开始她唱次女高声部,以lieder作品为主,获得了奖学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8</p><p class="ql-block">乔伊斯·迪多纳托 Joyce DiDonato</p> <p class="ql-block">美国次女高音乔伊斯•迪多纳托(Joyce DiDonato,1969年2月13日出生)次女高音(女中音),演唱一系列的录音,就和几年前意大利次女高音芭托莉以专辑献给另一位柯布朗同时代的次女高音梅丽布朗一样。狄杜娜朵小时候其实是想成为流行歌手的,但在大学主修声乐教育后,原本只打算在中学教歌唱,可是大学时一次演唱歌剧的经验,让她决定追求声乐演唱的路,之后在美国赢得多项歌唱大赛首奖后,在一九九八年正式成为职业歌唱家。狄杜娜朵的声音是属於花腔次女高音,她拥有非常灵活的次女高音颤音,而且音色在次女高音中是目前较少见的轻抒情路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9</p><p class="ql-block">安妮·索菲·冯·奥特 Anne Sofie von Otte</p> <p class="ql-block">安妮•索菲•冯•奥特(Anne Sofie von Otter,1955-),瑞典女中音歌唱家,1955年1月9日出生与瑞典斯德哥尔摩,目前被誉为最无可匹敌的中生代女中音歌唱家。她早年就读与伦敦市政厅音乐戏剧学院1982年加入贝斯歌剧院的合唱团,其歌路之广,从巴洛克音乐到现代作品无所不包,尤其擅长演唱莫扎特和理查.斯特劳斯的作品.她的足迹,几乎踏遍了世界所有着名歌剧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0</p><p class="ql-block">卡利塔·马蒂拉 Karita Mattila</p> <p class="ql-block">卡丽塔·玛蒂拉(Karita Mattila,1960-),芬兰女高音歌唱家,1960年9月5日出生于芬兰Somero的一个农民家庭,但父母都是活跃的合唱团成员。</p><p class="ql-block">卡丽塔·玛蒂拉从小喜欢唱歌,9岁开始学习钢琴,16岁就读于赫尔辛基西贝柳斯学院接受专业声乐训练,1981年第一次赢得重大歌唱比赛,在Lappeenranta声乐大赛中取胜,1983年赢得BBC Cardiff国际声乐大赛,随后师从世界著名声乐专家Vera Rozsa继续深造,80年代后期随着在世界各地的演出不断走向成熟,90年代打到舞台生涯的高峰,1990年作为《Don Giovanni》中的Donna Elvira首次登上纽约大都会歌剧院舞台,1992年声带手术恢复不久,首次亮相于旧金山歌剧院,成功出演了瓦格纳《Die Meistersinger von Nürnberg》中的Eva,以及《Lohengrin》中的Elsa,1997年在伦敦Covent英国皇家歌剧院出演《Don Carlos》中的Elisabeth一角再现辉煌,赢得Laurence Olivier提名奖,以及“Evening Standard Ballet”歌剧和古典音乐奖,1998年出演的《Die Meistersinger》赢得葛莱美最佳歌剧奖,1999年出演了普契尼歌剧《Manon Lescaut》,新千年伊始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出演贝多芬《Fidelio》中的Leonore在此获得惊人的成功,2001年第一次出演了《Otello》中的Desdemona,之后还成功出演了瓦格纳《Flying Dutchman》中的Senta和《Die Walkür》中的Sieglinde等更大的戏剧女高音角色,如今足迹踏遍了纽约,伦敦,巴黎和萨尔茨堡等世界大部分主要歌剧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1</p><p class="ql-block">雷吉姆·克莱斯潘 Regine Crespin</p> <p class="ql-block">Regine Crespin是一位法国歌手,他在1950年至1989年期间在歌剧和音乐会舞台上有着重要的国际职业生涯。她的职业生涯开始于戏剧女高音和女高音歌曲的演唱角色,尤其受到瓦格纳和施特劳斯女主角的好评。她继续演唱更广泛的曲目,从各种音乐时期开始接受意大利,法国,德国和俄罗斯歌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2</p><p class="ql-block">罗贝塔 彼德丝 Roberta Peters</p> <p class="ql-block">罗贝塔 彼德丝(Roberta Peters)1930年5月4日出生,美国著名花腔女高音歌唱家,1950年首演于纽约大都会,扮演采林娜,她那美妙的花腔大受欢迎一举成为继Galli—Curci 和 Lily pons后最受欢迎的花腔女高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3</p><p class="ql-block">玛丽亚·切伯塔利 Maria Cebotari</p> <p class="ql-block">德国歌剧和音乐会演唱家玛丽亚·切伯塔利出生于比萨拉比亚,1931年于德累斯顿首次登台,出演普契尼歌剧《波希米亚人》中咪咪一角。这次成功的出演促成她与著名指挥家、作曲家布鲁诺·瓦尔特签约,接连三年为萨尔茨堡歌剧节演出。此后,切伯塔利由德累斯顿迁往柏林,1947年加入维也纳国家歌剧协会,一度领衔德国、俄罗斯、意大利和法国歌剧中的所有重要角色。她的表演天分在电影中也得到证明。1949年,她告别舞台,并于同年逝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4</p><p class="ql-block">洛特·莱曼 Lotte Lehman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洛特·莱曼(Lotte Lehmann,1888-1976),德国女高音歌唱家,1888年2月27日出生于德国Perleberg,1976年8月26日卒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圣巴巴拉。</p><p class="ql-block">莱曼早年求学于柏林,1910年作为瓦格纳歌剧《Lohengrin》中的角色首演于汉堡歌剧院,1914年首次登台维也纳国家歌剧院,1916年在此出演了施特劳斯的歌剧《Ariadne auf Naxos》,1919年出演了《Die Frau ohne Schatten》,1924年出演了《Intermezzo》,1933年出演了《Arabella》,并且包括几个普契尼的歌剧角色,自1914年第一次登上伦敦科文特舞台以来,尤其在1924年至1935年间经常演出于英国皇家歌剧院,1926年至1937年间在托斯卡尼尼棒下还经常出现在萨尔茨堡艺术节,1930年作为瓦格纳《Die Walküre》中的Sieglinde一角在芝加哥首次登陆美国,接下来出演的角色有《Die Meistersinger》中的Eva,《Lohengrin》中的Elsa,《Tannhäuser》中的Elisabeth,以及贝多芬歌剧《Fidelio》中的Leonore,1938年纳粹兴起后移居美国,主要演出于旧金山歌剧院和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直到1945年,一生共出演了93个歌剧角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5</p><p class="ql-block">内莉·梅尔芭 Nellie Melba</p> <p class="ql-block">澳大利亚女歌唱家。以抒情的花腔女高音驰名。6岁时即在雷蒙德公众大厅登台演唱,并已是技术熟练的钢琴手和风琴手。1882年结婚后,开始专攻声乐。1885年到悉尼,1886年到伦敦演出,旋至巴黎学习。1887年在布鲁塞尔首次正式登台,扮演威尔第《利哥莱托》中的吉尔达,声名大振。此后在欧美各大歌剧院演唱。1918年获贵族爵位。1925年出版《旋律和回忆》。1926年返回澳大利亚任墨尔本音乐学院院长。澳大利亚有以她命名的“梅尔巴面包”和“梅尔巴桃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6</p><p class="ql-block">埃玛·柯克比 Emma Kirkby</p> <p class="ql-block">埃玛·柯克比 Emma Kirkby</p><p class="ql-block">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盛行一种复古音乐表演流派,演唱、演奏方法和音响效果都企图恢复古代音乐的纯正之美。歌唱力求采用纯正的发声法(Pure tone),使之更近似歌唱者的声音本色。英国女高音歌唱家埃玛·柯克比(Emma Kirkby)是个代表人物,她那“天使般”透明的声音和自然朴素的唱风,一直受到古乐家的赞赏,英国人说:她那直朴,浅薄的歌声很性感。</p><p class="ql-block">柯克比生于英国萨里郡坎伯利,在牛津学唱,很快就开展了她的演唱生涯,擅唱英国、意大利早期的声乐作品,古乐指挥家帕罗特(A.Parrott)、霍格伍德(C.Hogwood)、鲁里((A.Rooley)对其大力提携有“早期音乐女高音”之称。</p><p class="ql-block">柯克比有时也唱歌剧,不过只限于早期的歌剧剧目,包括:珀塞尔的《狄多与艾涅阿斯》、布洛(J.Blow)的《维纳斯和阿多尼斯》、蒙特威尔第的《奥菲欧》、哈塞(J.Hasse)的《克莱奥菲德》、亨德尔的《奥兰多》等。1989年她首次赴美演出,饰唱《奥兰多》中的多里塔一角,那首快速的咏叹调“我很不幸”她唱得极为精巧,备受好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7</p><p class="ql-block">帕特丽夏·佩蒂邦 Patricia Petibon</p> <p class="ql-block">帕特丽夏·佩蒂邦 Patricia Petibon</p><p class="ql-block">堪称歌剧史上最美的女生二重唱~【法国作曲家德利布歌剧《拉克美》之“ 花之二重唱 ”】法国花腔女高音帕特丽夏·佩蒂邦(Patricia Petibon)&amp; 次女高音~《Flower Duet》</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8</p><p class="ql-block">艾丽·阿美琳 Elly Ameling</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艾莉.阿美玲 (Elly Ameling,1933-) 荷兰女高音歌唱家,1933年2月8日出生于荷兰鹿特丹,原名Elisabeth Sara。先后师从Bodi Rapp和Pierre Bernac。1958年在日内瓦国际音乐大赛上获奖,1961年在阿姆斯特丹首次举办个人演唱会,从此正式走上音乐道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9</p><p class="ql-block">玛格达·奥莉薇萝 Magda Olivero</p> <p class="ql-block">玛格达·奥莉薇萝(Magda Olivero,1912-),意大利女高音歌唱家,1910年3月25日出生于意大利Saluzzo,早年师从Luigi Gerussi,1932年在都灵电台首演Cattozzo的清唱剧《I misteri dolorosi》,此后日益走向成功,1933年在Vittorio Emanuele歌剧院演唱了《Gianni Schicchi》中的Lauretta,1941年结婚后退出舞台,十年后重新登台,在Francesco Cilèa歌剧《Adriana Lecouvreur》中出演了剧名角色,从1951年直到最后退休,演出于世界各地的歌剧院,主演的剧目有《Adriana Lecouvreur》,《Iris》,《Fedora》,《La bohème》,《La fanciulla del West》,《La traviata》,《La Wally》,《Madama Butterfly》,《Manon Lescaut》,《Mefistofele》,以及在《Turandot》中出演Liù,1967年在Dallas主演了Cherubini的歌剧《Medea》,1975年首次登台纽约大都会歌剧院主演了《托斯卡》,71岁时退出舞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0</p><p class="ql-block">克丽斯蒂娜·多伊特科姆 Cristina Deutekom</p> <p class="ql-block">克丽斯蒂娜·多伊特科姆 Cristina Deutekom</p><p class="ql-block">不仅仅是作为花腔女高音的典范,更是作为人声音乐的典范,通常是用戏剧女高音来定义Cristina Deutekom,而在实际上可以直接选择对于戏剧性的漠视,对于角色的漠视,对于舞台形象视觉的漠视,除了女高音正在进行的,对于其他一切的无视,这样的受众欣赏和这样主体表现,Cristina Deutekom绝无仅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对于音符和旋律的驾驭,早已不是象用在其他优秀女高音那样使用‘征服’来形容,游刃有余也不足以形容这样自由的程度。高音区域全程无障碍,能够想象出来的音高和旋律的复杂性,她就能够表现出来,并且蕴含着对于作曲家想象力的不断挑战,而不是作曲家对于歌唱家的挑战,达到了极限运动无极限的程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以Cristina Deutekom歌唱,是可以独立出来聆听和欣赏的,是可以无视其他戏剧内容要素和歌词含义要素,直接歌唱本身就凌驾视觉和文化要素之上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1</p><p class="ql-block">米蕾拉·弗蕾妮 (Mirella Freni,1935-2020)</p> <p class="ql-block">米蕾拉·弗蕾妮 (Mirella Freni,1935-2020),著名意大利女高音歌唱家。受教于著名声乐教师康波加里阿尼,1955年在家乡初演歌剧《卡门》中的米卡埃拉,后在意大利各地方歌剧院演出。1960年以扮演歌剧《唐·璜》中的采琳娜,在格林德伯恩歌剧节上博得好评。1963年在米兰·斯卡拉歌剧院成功地塑造了《艺术家的生涯》中咪咪的形象,奠定了在歌剧界的地位,1965年登上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的舞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2</p><p class="ql-block">丽莎·德拉·卡萨 Lisa Della Casa</p> <p class="ql-block">丽莎·德拉·卡萨 Lisa Della Casa</p><p class="ql-block">瑞士女高音歌唱家丽萨·德拉·卡萨(Lisa Della Casa,1919年2月2日 - 2012年12月10日),人们印象最深刻的是她演的莫扎特歌剧和她演唱的理查·施特劳斯德国艺术歌曲,还有她的美丽,她被人戏称为“歌剧舞台上最美丽的女人”。 被称为施特劳斯歌剧女高音皇后的丽萨·德拉· 卡萨(Lisa Della Casa)的全盛时期是二十世纪的五、六十年代,她扮演的众多角色各具风采,亮丽而生动。她的演唱音质纯正,表现力丰富,常常同时集冷漠与热情于一体,营造出完美的氛围。她的声音和气质使她能够成功地把握那些理智又富有热情的女性形象,最突出的是扮演阿拉贝拉一角。她是和玛丽亚.卡拉斯(Maria Callas)齐名的世界两大女高音之一,她是-个传奇的美丽的歌唱艺术家。</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3</p><p class="ql-block">莉丽·庞斯Lily Pons</p> <p class="ql-block">莉丽·庞斯(Lily Pons,1898.4.12-1976.2.13)法国花腔女高音歌唱家(1940年入美国籍)。生于法国德拉吉南。早年在巴黎音乐学院主修钢琴。1925年从戈罗斯梯阿学习声乐。1928年在阿尔萨斯的米卢斯首演歌剧《拉克美》(德里勃作曲,饰女主角拉克美),得到好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4</p><p class="ql-block">洛伊丝·马歇尔 Lois Marshall</p> <p class="ql-block">洛伊丝·马歇尔 Lois Marshall</p><p class="ql-block">加拿大女高音歌唱家洛伊丝·马歇尔(Lois Marshall)1924年1月29日生于多伦多。</p><p class="ql-block">洛伊丝·马歇尔毕业于多伦多大学。这位从小患小儿麻痹症的歌唱家在加拿大获得无数荣誉。其职业生涯也非常长。在巴赫的咏叹调以及弥赛亚,马太受难曲等演出中受到了广泛的好评。</p><p class="ql-block">洛伊丝·马歇尔1997年2月19日在加拿大多伦多去世,享年73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5</p><p class="ql-block">洁姬·伊凡可 Jackie Evancho</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洁姬。伊凡可,2000年4月9日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古典跨界唱法(Classical crossover)的著名童星。2010年9月15日成为第五届美国达人秀的亚军,2010年唱片销量最高的首发片歌手。2010年12月10日被美国唱片工业协会鉴定成为史上最年轻单张唱片销量过百万年的歌手;2011年11月7日又成为史上最年轻在林肯中心举办独唱音乐会的歌手。其本人也是联合国“人道——仁慈社会”的形象大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6</p><p class="ql-block">桑德拉·拉德娃诺夫斯基 Sondra Radvanovsky</p> <p class="ql-block">美国女高音桑德拉·拉德娃诺夫斯基(Sondra Radvanovsky,born April 11, 1969) , Radvanovsky 被称为优秀的威尔第女高音之一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7</p><p class="ql-block">艾琳·奥格 Arleen Auger</p> <p class="ql-block">艾琳·奥格 Arleen Auger</p><p class="ql-block">1939年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长滩,是一位抒情花腔女高音,演唱莫扎特的专家,但很可惜她于1993年病逝终年51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8</p><p class="ql-block">鲁丝·安·斯文森 Ruth Ann Swenson</p> <p class="ql-block">鲁丝·安·斯文森(Ruth Ann Swenson,1959-),美国女高音歌唱家,1959年8月25日出生于纽约Bronxville,成长于长岛(Long Island),曾就读于费城声乐艺术学院和西哈特福德的Hartt音乐学院,1983年作为莫扎特《Così fan tutte》中的Despina一角在旧金山歌剧院做了歌剧首演,随后与著名女中音Marilyn Horne合作出演Handel《Orlando》中的Dorinda获得突破,从此作为新一代杰出的花腔女高音展开了辉煌的舞台生涯,1991年作为在莫扎特《Don Giovanni》中的Zerlina一角首次登台纽约大都会歌剧院,1993年赢得Richard Tucker音乐基金奖,之后出演于法国巴黎,伦敦Covent英国皇家歌剧院,柏林国家歌剧院,日内瓦大歌剧院,汉堡国家歌剧院,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芝加哥抒情歌剧院等足迹遍及世界各地,出演的主要剧目角色包括:《图兰朵》(Turandot)中的liù,《塞维里亚的理发师》(The Barber of Seville)中的Rosina,《霍夫曼的故事》(The Tales of Hoffmann)中的四个女主人公,《I Puritani》中的Elvira,《Ariadne auf Naxos》中的Zerbinetta,《弄臣》(Rigoletto)中的Gilda,《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朱丽叶,《茶花女》(La Traviata)中的Violetta,《Lucia di Lammermoor》中的Lucia,《L'elisir d'amore》中的Adina,《Faust》中的Marguerite,《The Marriage of Figaro》中的Countess,以及《Rodelinda》的剧名角色等,2006年4月由美国三藩市音乐学院授予名誉博士学位,并在那里举办了大师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9</p><p class="ql-block">道恩·厄普绍 Dawn Upshaw</p> <p class="ql-block">Dawn Upshaw 道恩·厄普紹 美國女高音歌唱家,1960年7月17日出生於田納西州納什維尔(Nashville),1985年贏得Walter M.Naumburg声乐大奖,此后演出於萨尔茨堡,巴黎和英國Glyndebourne节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50</p><p class="ql-block">奥罗佩萨 Lisette Oropesa</p> <p class="ql-block">美国当红抒情花腔女高音利塞特·奥罗佩萨 (Lisette Oropesa)</p><p class="ql-block">具有古巴血统的39岁美国当红抒情花腔女高音奥罗佩萨(Lisette Oropesa)是当代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她所演唱的剧目广泛,包括格鲁克、亨德尔、莫扎特、罗西尼、瓦格纳、多尼采蒂等多个时代和地区(语种)的作曲家。她曾获包括贝弗利·希尔斯奖、理查德·塔克奖在内的多项国际大奖,并入选歌剧名人堂。不久前(2023年)在多特蒙德歌剧院揭晓的国际歌剧(OPER! AWARDS )大奖颁奖典礼上获得“最佳女歌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51</p><p class="ql-block">塞西莉亚·芭托莉(Cecilia Bartoli),</p> <p class="ql-block">塞西莉亚·芭托莉(Cecilia Bartoli), 1966年6月4日生,意大利著名歌唱家。通过演绎莫扎特和罗西尼的经典作品而扬名于世。</p><p class="ql-block">芭托莉同时对巴 洛克音乐和古典乐亦有所涉猎。能够演绎女高音和女中音的角色的她被认为是当世最为杰出的次女高音之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52</p><p class="ql-block">Olga Peretyatko 欧尔嘉贝芮蒂雅可</p> <p class="ql-block">Olga Peretyatko 欧尔嘉.贝芮蒂雅可,俄罗斯女高音,1980年出生于圣彼得堡,多次在声乐比赛中获奖。现签约Sony。被誉為Anna Netrebko接班人,是当今炙手可热的罗西尼歌剧演唱家。Olga Peretyatko欧尔嘉‧贝芮蒂雅可,是意大利罗西尼音乐院的高材生,从小就在俄国首屈一指的歌剧院马林斯基演唱儿童合唱团,后来转到德国柏林著名的汉斯艾斯勒高等音乐学院留学,虽然年纪尚轻,但她已经在柏林德意志歌剧院、慕尼黑国家歌剧院、巴黎香榭丽舍歌剧院、威尼斯凤凰歌剧院等地演唱过。她在罗西尼音乐学院的训练,让她成为当今炙手可热的罗西尼歌剧专家,更有唱片公司连续邀请她灌录全本的罗西尼罕见歌剧,过去五年意大利罗西尼音乐节更几乎每年都邀请她回去演唱一部的罗西尼歌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53</p><p class="ql-block">朱莉娅‧列兹涅娃(Julia Lezhneva)</p> <p class="ql-block">朱莉娅‧列兹涅娃(Julia Lezhneva)俄罗斯次女高音,1989年出生于俄罗斯的南萨哈林斯克,5岁开始学习钢琴,08年获得莫斯科音乐学院钢琴演奏与声乐的双学位,是卡迪夫歌唱家培训计划的成员。她从2006年起就开始在国际赛场上崭露头角,获得了多个国际比赛的大奖。20岁时在巴黎歌剧大赛中夺魁,而且她还是所有参赛者中年龄最小的。2013年3月她在Decca发行了首张专辑大获好评。《留声机》杂志认为“她拥有银铃般纯粹的声音……其精湛的技巧可媲美年轻时的Bartol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54</p><p class="ql-block">松娅.永切娃(Sonya Yoncheva)</p> <p class="ql-block">松娅.永切娃(Sonya Yoncheva)1981年出生于保加利亚普罗夫迪夫,自幼学习钢琴与声乐。她在日内瓦音乐学院跟随丹尼尔.博斯特学习,并以古典声乐硕士学位毕业。永切娃曾获得无数声乐类大奖,以2010年多明戈歌剧大奖震声国际乐坛,用永切娃自己的话形容便是“现今歌剧演唱者们最大的梦想”。</p><p class="ql-block">  松娅.永切娃将于2014年秋天在索尼古典旗下发行其首张专辑,将收录向19世纪巴黎文艺大繁荣时期致敬曲目,而这座城市也是她歌唱事业的始发地与大本营。威廉.克利斯提选中永切娃作为他年轻歌唱家学院“花园之声”的一员;2012年,永切娃与明考斯基指挥的卢浮宫音乐家合奏团,在巴黎香榭丽舍大道旁的普雷叶音乐厅合作,首次公开亮相演唱《霍夫曼的故事》;2013年,永切娃参加法国国庆音乐会,与郎朗、维托里奥.格里高洛、菲利普.雅罗斯基以及丹尼尔.戛迪指挥的法国广播电台国家管弦乐团共同演出。</p><p class="ql-block">  自2007年进入花园之声学院,永切娃便登上了格莱德堡歌剧院、巴黎夏特雷剧院、伦敦漫步音乐会的舞台。此后,她还参与了马德里皇家剧院、布拉格国家歌剧院、苏黎世音乐厅、巴黎音乐城、纽约林肯艺术中心、伦敦巴比肯艺术中心、法兰克福老歌剧院、布鲁塞尔美术宫、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厅等地的歌剧制作。永切娃除了与歌剧艺术家的合作之外,还延伸至其他领域:有古典艺术家多明戈、乔纳斯.考夫曼,也有流行、摇滚界的明星斯汀、艾维斯.卡斯提洛合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55</p><p class="ql-block">纳丁·塞拉(Nadine Sierra)</p> <p class="ql-block">美国当红女高音歌唱家纳丁·塞拉(Nadine Sierra),1988年生于美国,她是玛丽莲·霍恩基金会声乐大赛奖和纽约市大都会歌剧全国理事会决赛最年轻的冠军得主。15岁时成为棕榈滩歌剧院的年轻艺术家,当时演唱了“O mio babbino caro”</p><p class="ql-block">被喻为当今歌剧界最有前途的新星之一,2013年德国“新声音”国际声乐比赛女声组一等奖。</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56</p><p class="ql-block">阿依达·嘉丽弗莉娜Aida Garifullina</p> <p class="ql-block">阿依达·嘉丽弗莉娜,1987年出生于俄罗斯联邦鞑靼自治共和国喀山,阿依达·嘉丽弗莉娜的母亲是一名合唱团的成员,她自幼受到母亲的影响,热爱音乐。并在母亲的支持和鼓励下,进行专业的音乐训练</p><p class="ql-block">2005年进入纽伦堡音乐学院学习,2007年加入维也纳音乐学院深造。</p><p class="ql-block">2013年,阿依达加入圣彼得堡的马林斯基剧院,成为一名歌剧演员,先后出演多部歌剧。2014年,她因出演在英国导演格雷姆维克执导的电影战争与和平,获得关注。</p><p class="ql-block">2018年6月12日,国际足联官网公布了俄罗斯世界杯开幕式的3名嘉宾,他们分别是英国著名歌手罗比·威廉姆斯、俄罗斯女高音歌唱家阿依达·嘉丽弗莉娜和巴西传奇球星罗纳尔多。</p><p class="ql-block">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开幕式上,俄罗斯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阿依达·嘉丽弗莉娜将一展歌喉,全球会有上亿观众观看开幕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57</p><p class="ql-block">意大利女高音罗莎·费奥拉Rosa Feola</p> <p class="ql-block">意大利女高音Rosa Feola</p><p class="ql-block">意大利女高音歌唱家——罗莎·费奥拉是大剧院的老朋友,曾出演国家大剧院制作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唐·帕斯夸莱》,她将通过优美的歌喉和精湛的演唱为观众带来艺术的享受。被广大观众美誉为“小玫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58</p><p class="ql-block">朴慧尚(Hyesang Park)</p> <p class="ql-block">朴慧尚(Hyesang Park)</p><p class="ql-block">她是世界当红的韩国女高音歌唱家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林德曼青年艺术家,是当今亚洲乃至全球人气最高的女高音新秀</p><p class="ql-block">毕业于首尔大学、美国纽约朱莉亚音乐学院</p><p class="ql-block">美国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林德曼青年艺术家</p> <p class="ql-block"> 沙龙微信号:Z10301Z</p><p class="ql-block"> 2022.12.2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