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选科 家长该如何应对——南康二中致高一家长的一封信

木 木 巾 凡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br>  大家好! 高一年级本学期已开展两次新高考模拟选科。第一次模拟选科我校推出6种组合供学生选择,选科的结果是物理方向800多人,历史方向600多人。第二次模拟选科我们在结合第一次摸底数据和我校学生实际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推出5种组合供学生选择,选科的的结果是物理方向700多人,历史方向700多人。原本计划在第三次月考后再开展一次模拟选科、期末考试后最终选定。但由于疫情导致突然停课,原本的工作计划被打乱,新高考选科工作只能由线下改为线上。 结合其它学校的实践经验及我校的实际情况,本次线上选科我校推出5种组合(A:物理化学生物,B:物理化学地理,C:物理生物地理D:历史政治地理,E:历史政治生物)。本次选科既是下学期开学编班的依据,也将确定学生2025年的高考科目,请各位家长与孩子充分沟通后,做出最后选择。<div><br></div><div> 依据我校学生成绩基础、以及前两次模拟选科的结果等实际情况,我们建议应有更多的同学选择历史方向(尤其是理科更为薄弱的同学),而不是盲目跟风。下面就选科的几点建议仅供家长和学生参考:<br></div> 一、转变观念,提早规划<br><br>  家长一定要尽早转变思想观念,在教育中不能止步于照顾好学生的生活起居,培养孩子的目标不能停留于对分数的关注,而是要在尊重孩子个性发展的基础上,深度参与到整个高中学习过程中来。要与孩子共同做好学习生涯规划,辅助其进行信息获取与理性决策,让家庭教育高质量地伴随和助力孩子成长成才的全程。 二、选科的大原则<br><br> 1.兴趣原则。选科的时候,首先要考虑个性及兴趣爱好,若抛开兴趣爱好,纯粹为了考试,将来的职业生涯或许会比较尴尬,甚至痛苦。再说,随大流作出不符合兴趣爱好的选择,也未必能学得轻松、学出成效,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br><br> 2.优势原则。在充分考虑个性及兴趣爱好的基础上,认真分析自身的思维优势、能力优势等等,作出科学合理的选科决策。优势直接影响成功的概率,尤其是在考试、择业等环节表现更为突出。<div><br> 3.综合兼容原则。我校新高考共有5种选科组合,不同的组合在高考志愿填报时的受限程度不尽相同,这就需要我们在考虑学习兴趣、学科优势的基础上,再综合考虑选科与大学的学科门类、二级专业的兼容问题,确保录取时少受限制,提高被录取的机率,让兴趣和优势能最大程度地得以发挥。<br><br>  4.持续性发展原则。热门专业、工种在社会分工中经常发生变化,没有一个职业永远是“香饽饽”,但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选科要认真分析未来行业热点、职业含金量,往往技术要求高的工种会是持续热点行业,像现在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精算师等等。考虑了持续发展的选科往往才是正确的决策。</div> 三、面对“选科走班”,给家长的几点建议<br><br> 1.避免盲目选科。盲目选科包括以下四种情况:冲动型:情感冲动,为了某个好朋友或舍不得原班级和班主任老师而选科;盲从性:一边倒,班里选哪科的人多就跟着选哪科;或家长让选哪科就选哪科等。传统型:根据传统观念,认为哪科将来有前途就选哪科;逃避型:学习态度不好,认为哪科省力就选哪科。这些选科的出发点都不利于学生后续发展,学生应该依据自身发展、兴趣爱好、学校条件,自主选择,切忌盲目!<div><br> 2.在选科时要重视四大要素。①学科成绩:选择孩子当前成绩好或成绩上升潜力大的学科。②生涯目标:选择与孩子兴趣、潜能与价值观匹配的学科。③支持资源:选择学校学科教学资源强的学科;规避本省竞争强度大的学科。④招考要求:明确理想大学或专业的高考科目要求。<br><br>  3.选科完成后适时关注孩子。选科尽量一次到位,避免中途更换,浪费时间和精力。家长一定要从心理上开导孩子,切忌让孩子在选科后左右摇摆,反反复复。和老师沟通,鼓励孩子调整心态,努力学习,攻克难关。</div>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高考选科是孩子高中阶段的一项重大决定,与志愿填报、大学录取、甚至未来职业都息息相关。南康二中将抓住这一改革契机,积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充分尊重学生自主发展的权利。同时,恳请家长朋友们一定抓紧研究起来,做好孩子成长的帮手,与孩子共同亲身体验新高考改革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最好的自己! 策划:刘成辉<br>审核:林康 邱开顺 石峰<br>图片:林帆<br>责编:林帆

选科

哪科

家长

高考

孩子

我校

学生

兴趣爱好

学科

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