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四新线管理处简史系列(之七)

远昌🌈在线

怀柔北站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四新线管理处 1975至1980年机关所在地 怀柔北站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四新线管理处 1975至1980年机关所在地 <h1><b><font color="#ed2308">勇战京通——攻坚克难,京通线上亮高风</font></b><br><br></h1><h1><b><font color="#ed2308"> ────铁道兵第四新线管理处简史系列(之七)</font></b></h1><br><h1><b> 作者 王发仂</b></h1><br><br><br> 襄渝线移交后,1976年10月,第四新管处奉铁道兵命令,回师北京,与新组建的第三新管处共同临管京通铁路,配属铁道兵第三指挥部领导。<br><br> 京通线通贯北京、河北、辽宁、吉林4省市,(1979年后,途经辽、吉两省之地区重新划归内蒙古自治区),是沟通我国华北和东北地区的又一条重要铁路干线。这条铁路从京包线的昌平车站出岔,经怀北、滦平、隆化、四合永、赤峰、奈曼,至通辽车站与大郑线接轨,全长801公里;连同与(北)京承 (德〉、锦(州)承(德)线相接的怀柔联络线和承(德)隆(化)支线,共870公里。这条铁路的修建,不仅在经济上,而且在政治上、军事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br><br> 京通铁路线长站多。怀柔至四合永段由第四新管处负管理,四合永站外至通辽段由新组建的第三新管处临管。第四新管处还负责临管怀柔至怀柔北联络线和承(德)隆(化)支线,长达70公里。<br><br> 第四新管处接受任务时,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难。一是线长点多,全线的铺轨架梁工程,由于新旧线多处接轨,采用分段多口平行作业的施工方案,由第13、第14和第9师分别在怀北、隆化、赤峰、通辽等4 处设铺轨基地,分南、中、北3段同时进行作业。1974年先铺通了怀柔至怀北的 联络线;1975年6月赤峰以北地段顺利接轨,1976年承德经隆化至赤峰段开通,到1977年12月4日即全线接轨通车。面对这种情况,兵力分散,给运营管理带来新的挑战。二是根据铁道兵的指示,要抽调大批领导干部和人员支援组建第三新管处,1978年底,全处军职工总数降至2750人。三是沿线环境艰苦,特别是唐山大地震不久,经常发生余震,军职工们大多住在临时搭建的帐篷内,为了躲避余震,常常吃不好,睡不安,给工作和生活造成严重干扰。<br><br> 在这种困难的情况下,第四新管处广大职工迎难而上,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顽强地与余震作斗争。1977年12月4日全线接轨通车后,他们向困难开战,及时开站运营,精心组织运输,沿线不少地方人烟稀少,穷乡僻壤,尤其古北口长城两侧,环境艰苦,在处长陈子俊、政委黄立起、张金亭的带领下,他们克服工作上、生活上的种种困难,认真搞好客货运营,临管四年,年年超额完成运输任务。1976年根据新管处的实际情况,处党委决定为安置老职工家属,在襄樊市肖湾设立基地,抽调200多名员工,自建家属楼20多栋及学校、面条厂等。<br><br> 为了缓解关内外的铁路运输,争取京通铁路早日交付国家使用,1979年春,万里副总理视察了京通铁路,认为这条铁路已基本配套建成,应尽快发挥效益,并确定 “五一”联运、6月初验、年底交付使用的总原则,据此,第四新管处积极配合施工部队,搞好工程材料运输,加快上碴整道进度,1980 年4月,国家组成京通铁路验收交接委员会,进行了正式验交,确定从5月1曰 零时起,分别交付北京、锦州两铁路局接管运营。同时,第四新管处向两个铁路局移交了数百名干部职工,为正式运营提供了人才支撑。 <br><br> 这期间先后任职的处领导有:处长陈子俊,政委黄立起、张金亭。副处长高化安、潘文忠、李春芳、郑国光、顾大均、玄德贵。副政委黄风兴、吴文政、王守清。政治处主任张世友。 昌平北站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四新线管理处一营所在地 隆化站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四新线管理处三营所在地 石塘路站 梁底下站 京通线上的白河大桥 <h1> <b>与此同时期于197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四新线管理处二营,进驻山西太原北站,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二、四师接管太岚线,为晋煤外运補设通道</b></h1>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四新管处列车,奔驰在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2师修建太岚铁路的汾河6号特大桥上。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四新管处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4师修建太岚铁路的铺轨队快速向前铺进 <h1> <b>古交站</b>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2师 建于1979年。离太原站54公里,离镇城底站10公里,</h1> <h1><font color="#ed2308"> <b>镇城底站 </b></font>在山西省古交市镇城底镇。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2师建于1979年。离太原站64公里,隶属太原铁路局管辖。现为三等站。</h1>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四新管处一营乘务队乘务员于火车头留影 (王金萍提供)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兵第四新管处处机关军职人员住通坨线工作组留影(执着提供) <h1> <b> 滦县站</b></h1> 1980年8月中国共产党铁道兵第四新管处第三次代表大会全体同志合影 于北京怀柔(王发仂提供) <h1> <b> 王发仂<br></b></h1><br><font color="#ed2308"> 简史系列作者介绍</font>:王发仂<br><br> 原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四新建铁路管理处政治处副主任、处党委委员、处纪委副书记。他长期在该处政治处工作,见证了从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十一师新管科成立至兖石铁路临管前期的全过程,后因工作调转,四处撤消过程他未能参与。调任铁道部人民铁道报社后,曾任记者部主任,所写新闻作品,曾获中国新闻的最高奖――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中国铁道工程建设协会理事,曾任长达九年的协会秘书长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