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鹿 成 增</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这是近半个世纪前的一桩往事了,但它却让我终身难忘,至今记忆犹新……</p><p class="ql-block"> 那是1978年,大概是初夏的5月的一天。</p><p class="ql-block"> 只记得那一天阳光明媚,晴空万里。</p><p class="ql-block"> 早早地,我就随便吃了口早饭,爬上公交车向济南铁路局急奔而去。</p><p class="ql-block"> 干什么去?去看张建国开火车。</p><p class="ql-block"> 张建国是我们连一排三班1971年入伍的兵,我是他的排长。</p><p class="ql-block">建国1975年初复员,分配到济南铁路局济南机务段当上了一名蒸汽机车司炉。</p><p class="ql-block"> 转眼我与建国分别三四年了。我也早离开连队了,到军分区当起了新闻干事。这次,我想借来济南公差的机会,一面去看看建国战友,一面看看这火车是怎么开的。</p><p class="ql-block"> 那时,没手机,普通人家也没固定电话,分别这么久了又没有联系过,怎知建国现在住在那?省城济南这么大,找个人真是大海捞针,太难了。</p><p class="ql-block"> 思念老战友的心切,也凭着我有一付好脑子,我隐约记得他爸妈的家的大体位置。于是,在一个晚上,经过打听,终于如愿地摸索着找到了他父母家。</p><p class="ql-block"> 建国一家对我印象颇深,尤其是他小妹美慧,总说我长的像雷锋,叫我“雷锋排长”。交谈中,我知道建国刚刚上班跑车去了。我说明天再去找他。他父母说,建国听了,-定会高兴的。</p><p class="ql-block"> 于是像文章的开头,我如意地来到了机务段,</p><p class="ql-block"> 看着突突冒着黑烟,“喘着粗气”,又黑又亮的雄狮般的火车头,我真为建国骄傲。</p><p class="ql-block"> “建国,建国!”我高声地喊着。</p><p class="ql-block"> 机车门前穿着一身油包工作服的张建国听到喊他声,疾步向我走来。他没想到我这么快就来到了他的面前。</p><p class="ql-block"> “鹿排长,可盼你来了?!”</p><p class="ql-block"> “我来看看你,看你怎么开火车!”</p><p class="ql-block"> “哎呀!真没想到。”他一边感叹,一边向司机师傅介绍着我,师傅们见一位解放军上车,还要跟车出乘,都非常高兴!:“欢迎,欢迎!”</p><p class="ql-block"> 就这样,开始了我一生唯一一次在蒸汽机火车头里的旅行!</p><p class="ql-block"> 蒸汽机车 的 司机室空间特别小,就四个座位,我坐在副司机背后的座位上。看着车上的各类仪表和一会儿一张嘴的大锅炉门感到异常新鲜,我目睹了建国挥舞着大铁锨,汗流浃背地往炉中扬煤烧火,驾驶员师傅目不转睛地看着信号,嘴里不停说着些什么。</p><p class="ql-block"> 我问“这一铁锨煤多重?”</p><p class="ql-block"> “25公斤左右。”</p><p class="ql-block"> “排长你也来试试!”</p><p class="ql-block"> 我离开座位接过铁锨,铲了一锨煤,建国帮着一踏炉门,我把煤投进炉内,看着炉堂熊熊烈火,发出刺眼的白光!我知道火车头胸中这团烈火,正化作牵引列车前进的动力!</p><p class="ql-block"> 实践了司炉投煤,建国又让我坐回副司机座位上,体验瞭望前方,进入我眼帘的是火车头五个大红车轮铿锵有力的奔驰,两条铁路线如抽丝般的在眼前穿过!回头望整列列车如长龙般地紧跟着车头前进着,前进着!</p><p class="ql-block">我感到了为什么人们说“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要做时代前进的火车头!”它给人以力量,真是催人奋进!</p><p class="ql-block"> 整整四五个小时过去了,车到兖州,建国说:“该返回了”。于是,开始了一连串的动作:摘钩、倒轨,重新编组,又是长长的一列车开行了,不同的是,来时的方向向南,回去的方向向北。</p><p class="ql-block"> 中午饭是在车上吃的。建国提来一个铁饭盒,我一看,这不和《红灯记》中李玉和藏密电码的饭盒一模一样吗?看来这种饭盒是铁路工人的传家宝呀!我也吃上这盒中饭了。这盒中饭说不上好,但我却吃的倍倍香。为什么?毕竟是体验到了火车司机的生活,找到了点“李玉和”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夕阳就要下山了,随着几声长笛,列车驶进了济南机务段。下车了,透过车上的后视镜,我看到我已变成了个“灰鬼”,那灰灰的脸,衬着那落满炭黑粉的绿军装,我竟然认不出自己是什么军种的军人了。</p><p class="ql-block"> 啊,这难忘的“火车头”之行,这是友情之行,这是喜奇之行。</p><p class="ql-block"> 我感叹:在自己生命的征程上,竟也有了开“火车头”的经历。 </p><p class="ql-block"> 建国也深情地对我说“排长!你是全过程跟我一起开火车的第一人,没有之一,只有唯一。”</p> <p class="ql-block"><b> 编外语 :时光流转,文中的主人公建国也已是七旬老人了。从火车司炉工干起,再从副司机到司机、指导司机。他亲眼见证了中国蒸汽机车事业的兴衰,也目睹了中国铁路高速发展的前世今生!然而老人与机车结下的情缘却是深深刻在骨子里的一种印迹!</b></p> <p class="ql-block"><b> 2022年12月 冬至</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