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深入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的会议精神。我班按照学校安排结合实际,开展实施“劳动教育”,让学生正确认识劳动,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p> <p class="ql-block">在家庭生活中,给予孩子做家务的机会,让学生熟悉身边的各种家务,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分担父母的劳务,减轻父母负担,懂得感恩家人的付出,增强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的担当意识,形成阳光、自主、独立的个性品质,从而拥有获得幸福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传承已久的美好品德,古往今来,从娃娃抓起的劳动教育也在不断地深入人心。其实,劳动教育并非是单纯地进行动手能力的培养,引导孩子身体力行地感受劳动之美,更对孩子的三观塑造大有裨益。居家学习生活,看看这些学校如何精心筹划,让孩子们在劳动体验里乐在其中、学在其中。</p> <p class="ql-block">做家务,不仅可以让孩子不断学会新的家务技能,也有利于孩子身体系统不断发育完善。通过让孩子学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他便会多一份自信,那种感觉是任何其他奖励都无法替代的。那么未来当他在独自生活时,他都会将自己的生活打理得很好,拥有在这个世上独立生存的最基本的技能,毕竟真正能跟随孩子一生的,不是父母的呵护,而是他自己的能力。同时,在劳动的过程中,还能让孩子体验团队合作,学会分担责任。我想,这才是我们教育的真正意义。其实,教育很简单</p> <p class="ql-block">热爱劳动是一种高尚的思想品德,为了让孩子成年后有一定的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创造能力,我们必须从少儿时期开始培养学生的劳动情感,使学生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为了进一步培养孩子们集体责任感和动手能力,体会父母的辛劳,珍惜劳动果实,学校会定期给孩子们布置特殊任务,让孩子们回到家后帮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孩子们回家之后“各显神通”,有帮助家长洗碗的、有拖地的、有捶背的、还有洗脚的等等,瞧,从孩子们脸上洋溢的笑容可以感受到孩子们在劳动中的快乐心情。</p> <p class="ql-block">通过以上劳动教育,不仅使学生增长了知识,增加了技能,同时还陶冶了他们的情操,净化了他们的心灵,丰富了他们的生活。学校是劳动教育的主体,同时也需要家长和社会的支持,形成一种教育合力,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力所能及的家务、校内事务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劳动增强实践能力和合作能力,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和感恩。为让孩子懂得“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我们一起努力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