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如何养生

泰陽(专注健康管理)

<p class="ql-block">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p><p class="ql-block">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p><p class="ql-block">冬至又被称作“小年”,一是说明年关将近,余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也是从这一天起开始“进九”,我国步入严寒季节。</p> <p class="ql-block">  仲冬过半,隆冬将至,冬至是农历24节气中的第22个节气,也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自古以来人们就对冬至节十分重视。</p><p class="ql-block"> 而冬至过后将进入全年最寒冷的季节,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此时节数九隆冬,西北风袭,几番寒起。</p><p class="ql-block">那么冬至时节的气候变化特点是什么?而我们又应该如何养生保健呢?</p> <p class="ql-block">  冬者,终也;至者,极也。</p><p class="ql-block">对北半球而言,终藏之气至此盛极,又一年的阳气萌茁也由此开始——太阳直射点即将从南回归线北移,白昼会逐渐延长,天光破晓的时间也会越来越早。我国有冬天“数九”的习俗,一般是从冬至日起。</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冬至气候特点</b></p><p class="ql-block">《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将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p><p class="ql-block">”古人认为在这个节气里,天寒地冻,蚯蚓也蜷缩着身体,蛰伏于地下来躲避寒冷的冬日,麋鹿因感受到阳气的萌动而解角,此时山中的泉水,也因感受到阳气的初生而缓缓流动。</p><p class="ql-block">因此,此时节阴气最盛,阳气初生;故养生要“顺天时”而为之。</p> <p class="ql-block">冬至如何养生?</p><p class="ql-block">护阳气,避寒为宜;数九寒天,阳气易为寒邪所伤,因此要增衣御寒,保暖护阳。</p><p class="ql-block">尤其注意对头,腹,足的保暖;但要根据外界气温的变化,着衣适当,不可衣着过厚,额头冒汗,汗湿衣襟,以免冒触风寒。</p> <p class="ql-block">冬至后,天气寒冷,阳气伏藏,顺应这一变化,此时养生当注重于“藏”,早睡晚起,保持充足的睡眠,勿过度操劳。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p><p class="ql-block">不可大汗淋漓,同时保持精神畅达乐观,不为琐事劳神,不要强求名利,患得患失,避免急躁发怒,以免扰动闭藏在内的阳气,阴精蓄积,不可大汗淋漓。</p><p class="ql-block">同时保持精神畅达乐观,不为琐事劳神,不要强求名利,患得患失,避免急躁发怒,以免扰动闭藏在内的阳气。</p> <p class="ql-block">  饮食以温热为主,补阳气,进补适宜。</p><p class="ql-block">冬至是冬令进补的最佳时节,因为冬至过后,人体内阳气蓬勃生发,最易吸收外来的营养以发挥其滋补功效,所以在冬至这一天前后进补最为适宜;在饮食上以温热为主,如食用糯米、大枣、桂圆、芝麻、韭菜、荔枝、胡桃肉,木耳等食品等,不但味道鲜美,且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钙、磷,铁等多种营养成分,不仅能补充因天气寒冷而消耗的热量,还能益气养血补虚,对身体虛弱的人尤为适宜,不吃冷饮,冷食,海鲜等寒性食物。</p><p class="ql-block">还可食用一些花生、核桃、栗子、榛子,杏仁等坚果,也是大人小孩都喜欢的食物;由于坚果性味偏温热,在其他季节吃容易上火,而此时天气较冷,适当多吃一点坚果有御寒的作用,还有助于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不过,吃坚果也要注意适量和因人而异哦!</p><p class="ql-block"> 冬至阴极阳生,气候寒冷,故可适量吃一些性温趋补的食物,这样既可以补阳祛寒,又可以顺应阳生的节气特点。</p><p class="ql-block">如牛肉,羊肉,栗子,龙眼等食物,或枸杞,阿胶等滋补品,但也要注意的是,炎症体质,癌症,肿瘤患者不可食用,百害无一利,健康群体也不要过食,易生火生痰。</p> <p class="ql-block">养阳气,晚起得宜</p><p class="ql-block"> 这段时间昼短夜长,故要调整作息时间,要早睡晚起,延长睡眠时间,蓄积阴气,阴气充足,阳气自生。</p><p class="ql-block">反之,晚睡早起,失眠失衡,则阳气易耗,不利于阳气的蓄养。</p><p class="ql-block">这个季节,可以经常泡泡脚</p><p class="ql-block">正所谓“寒从足下生”,在中医的阴阳属性上,寒邪属阴,下半身属阴,所以冬天腿脚的保暖尤为重要,对于血寒的人,可以每天坚持用热水泡脚,泡脚的时候,最好选用高一点的塑料桶或足浴桶。</p><p class="ql-block">一是可以将整个小腿的下半段都泡到。二是水量比普通的盆大些,也不容易凉;如果头部微微出汗是最好的,根据个人喜好,还可以加入几片姜或些许盐(友情提醒:晚上不用艾草,生姜,红花等升阳气的药草🌿),也有助于驱寒和治疗脚部皮肤等疾病;经常泡脚,发汗驱寒还有助于预防疫毒,记得出汗后,要及时擦干或更换衣服。</p><p class="ql-block">此外,怕冷体寒的朋友,早上起来的时候,也可以喝杯姜糖水,能温脉养血。</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要重点说明一下古人的作息和我们今人有很大的区别。</p><p class="ql-block">古人所谓的“晚睡”,指的是晚上9点钟左右,这个时间也被称之为亥时初。</p><p class="ql-block">而今天的我们,则认为能在晚上11点以前睡觉就叫做早睡了,而古人说的早睡,是指晚上7点左右,内经中认为这是秋冬两季最佳的睡觉时间。</p> <p class="ql-block">根据古人的经验,秋冬两季我们能在晚上9点多入睡,春夏能在10点半以前入睡,就基本符合“早睡”的条件了。</p><p class="ql-block">很多喜欢熬夜的人,晚上一两点才睡,一觉睡到自然醒,一看表9:00~10:00点了,看着也睡了七八个小时,似乎睡够了,但起床后身体却很疲乏,觉得很累;只要你能每天10点半以前睡着,同样也是睡七八个小时,甚至时间更短,但早上起来一定会神采奕奕,一天的精神都很好,试过一两次,你就心服口服了。</p> <p class="ql-block">藏阳气,动静相宜</p><p class="ql-block"> 冬季户外寒冷,人们多久居室内。但此时阳气初生,故我们要顺应这一特点,适当增加运动,以助阳气的生发。但运动要做到静中有动,在顺应冬季阳气潜藏的趋势下,做一些平和的运动(瑜伽,太极拳等),以达到藏阳而不泄阳的目的。</p><p class="ql-block">其次,要进行适当的御寒锻炼,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和耐寒能力。另外,外出时注意保暖,老人在早晚气温较低附近最好不出门,尤其是有晨练习惯的人也应当注意,最好不要天不亮就出门锻炼,此时天气阴冷寒气重,而锻炼后皮肤毛孔是张开的,特别容易受凉,诱发感冒和偏头痛等疾病。</p> <p class="ql-block">正所谓:天之大宝仅此一轮红日,人之大宝仅此一点真阳。</p> <p class="ql-block"><b>版权声明:本人注重分享健康养生知识,部分文章及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我会及时删除。</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咨询营养学知识,手诊面诊,食疗养生,调理身体咨询,请加微信13705032503</p>

阳气

冬至

养生

早睡

寒冷

节气

古人

此时

坚果

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