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分为五大系统:<br><br>按顺序来记忆,浇注系统,成型系统,冷却系统,排气系统,顶出系统。<br><br>在做模具设计进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br><br>1、壁厚应尽量均匀共同,脱模斜度要满足大。<br><br>2、过渡部分应逐渐,圆滑过渡。<br><br>3、浇口。流道尽可能宽大,粗短,且应根据缩短冷凝进程设置浇口位置,必要时应加冷料井。<br><br>4、模具外表应光亮,粗糙度低(最好低0.8)<br><br>5、排气孔,槽有必要满足,以及时排出空气和熔体中的气体<br><br>6、滑块导轨的高至少要为滑块高的1/3<br><br>7、?有滑动摩擦的位置注意开设润滑槽,为了防止润滑油外流,不宜把槽开成“开式”,而应 该为“封闭式”,一般可以用单片刀在铣床上直接铣出。<br><br>8、固定模仁的型腔,对小模一般用线割,这样可以提高模具的精度;而较大模的模腔一般铣 削的形式加工出来,加工时注意其垂直度,并且为了防止装配时,模仁不到位,模框的四周应该用铣刀铣深0.2。<br><br>9、固定侧的拔模角应该大于可动侧,以便离型留在可动侧;而且可以防止部品变形,尤其是 壁薄,件长容易变形的零件,固定侧对它的拉力不均容易使部品翘曲,或留在固定侧。<br><br>10、对于侧面抽芯力大而部品精度要求又严的零件,最好采用二次抽芯结构<br><br>11、为防止潜伏式浇口在部品顶出时刮伤部品,在流道离潜伏式浇口2-4mm处增加一锲形块, 高约为流道一半,夹角为单边10°,供顶出时折断浇口。<br><br>12、模具设计中,为了不影响部品的使用,常需在部品表面凹进一块,让浇口剪断残余低于部 品表面,内凹深度以满足浇口残余低于部品表面的前提下越浅越好,一般为0.3-0.5mm,太深则会影想成形时的尺寸,<br><br>塑胶件常见的成型不良<br><br>1、缺料:塑件边缘光滑,形状不规则,有不整齐之感。常发生在①离水口最边的地方;②又 细又长的骨位。<br><br>2?、缩水:因部品收缩导致啤件表面有凹痕,不平整,对光看显示波浪状,常发生在①胶件 厚度不均的地方;②胶厚部位;③柱位,骨位。<br><br>3、披锋:塑件边缘多出一块很薄的皮,常发生在①分模面;②模具活动芯位;③顶针位, 柱位,孔位,扣位。<br><br>4、?气泡:塑件表面有一与周围颜色不同的泡泡,一般分为①由未及时排出之气体、空气、 水气形成的气泡;②热冷缩引起的真空泡。透明件要特别注意。<br><br>5、熔接线:两股以上的料流融合时在啤件表面形成一条很深之熔结痕。一般发生在多股料 汇合处。<br><br>6、?烧胶:表面不平,有深色或黑色焦痕,一般发生在难走胶、易困气的部位。<br><br>7、黑点:有黑色之点状杂质在啤件表面,一般由材料里混有杂料异引起的。<br><br>8、变色:与签办颜色不对。透明件易变色,一般由色粉材料或调试比例不对,或模温不对 引起。<br><br>9、皱纹:塑件表面有波浪纹,由于树脂向一边流动一边冷却引起的。<br><br>10、变形:塑件扭曲,不平,不直,?一股发生在柱位,骨位,细长胶件,盒状胶件。PP料 尤为常见。<br><br>11、?用错料:与规定用料不同,可以通过查包装标签,啤件密度(放水中)及燃烧持续性, 火焰和烟的颜色进行识别。<br><br>12、粘模:塑件的局部残留模腔,致使塑件冷却出后结构不完整(但不同于缺胶)或因设计 模具顶出装置系统欠缺,致使啤件难以从模腔中顶出,一般发生在薄壁,胶骨位,扣位,胶柱位上。<br><br>13、?拉伤:胶件在出模过程中与模腔表面磨擦使胶件表面出现擦花痕迹。一般发生在多胶、 柱高、柱底。<br><br>14、多料:因模腔损伤致使胶件表面多出,一般发生在活动科、柱位,顶针位,分模面。<br><br>15、?混色:因料不干净或温度过高使胶件表面或内部形成与胶件不同的颜色点(混料不均匀 以引起)。<br><br>模架的基本结构?<br><br>模架根据其浇注系统结构可以分为以下三大类﹕大水口系统﹑细水口系统和简化型细水口系统。<br><br>模架的基本结构如下图所示(以大水口系统为例)<div><br></div><div><b>有任何问题可以随时联系我哦<br>地址:木渎天虹广场旁边新华大厦11楼1107<br>刘老师:18100685873<br>微信同号</b><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