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小知识—二十四节气之《冬至》

漳县盐井镇幼儿园

<p class="ql-block">  冬至,又称日南至、冬节、亚岁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祭祖节日。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冬至习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在中国南方地区,有冬至祭祖、宴饮的习俗。在中国北方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p> 冬至特点 <p class="ql-block">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2个节气,斗指子,太阳黄经达270°,于每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冬至是太阳直射点南行的极致,冬至这天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太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太阳高度角最小,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冬至也是太阳直射点北返的转折点,这天过后它将走“回头路”,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南回归线(23°26′S)向北移动,北半球(中国位于北半球)白昼将会逐日增长。</p><p class="ql-block"> 冬至这天,太阳虽低、白昼虽短,但是在气象上,冬至的温度并不是最低。实际上,由于地表尚有“积热”,冬至之前通常不会很冷,真正的严寒在冬至之后。由于中国各地的气候相差悬殊,这种气候意义的冬季对于中国多数地区来说,显然偏迟。时至冬至,标志着即将进入寒冷时节,民间由此开始“数九”计算寒天(民谚:“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数九)。</p> 冬至三候 <p class="ql-block">  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p> 一候,蚯蚓结 <p class="ql-block">  冬至之日“蚯蚓结”,蚯蚓感阴气蜷曲,感阳气舒展,六阴寒极时,纠如绳结。</p> 二候,麋角解 <p class="ql-block">  冬至后五日“麋角解”,鹿属阳,山兽,感阴气而在夏至解角。麋属阴,泽兽,感阳气而在冬至解角。</p> 三候,水泉动 <p class="ql-block">  再五日“水泉动”,水乃天一之阳所生,现在一阳初生,所以,水泉已经暗暗流动。</p> 冬至习俗 祭祖 <p class="ql-block">  祭祀祖先是我国许多节日里常有的习俗活动,冬至也是其中之一。《中华全国风俗志》里,就有“冬至节,祭扫坟墓,亦名“鬼节””之说。在我们中国人的观念里,祖先的灵魂对于家族的意义,与天地诸神对于国家的力量完全可以相提并论,不可马虎,不可怠慢。祭祀或者是在家庙,或者是在坟地,都是把好吃好喝的东西,尽可能地供奉给祖先。</p> 吃饺子 <p class="ql-block">  在我们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有冬至吃饺子的节日习俗。吃饺子,又称吃“捏冻耳朵”,源于汉代的一个传说。当年张仲景在长沙做官,他告老还乡时,恰逢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很多人的耳朵都被冻烂了。他非常难过,就让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棚子,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的药材放在锅里煮熟,然后捞起来剁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的样子,再放到锅里煮熟,施舍给百姓吃。大家吃了以后,耳朵就都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就模仿这做“捏冻耳朵”吃,后来就称它为“饺子”。</p> 吃馄饨 <p class="ql-block">  冬至吃馄饨,最早流行于南宋。相传宋高宗赵构非常爱吃御厨做的馄饨,因为有一次馄饨没有煮熟,有人就要送这位御厨去大理寺治罪,但因为只有这位御厨会做馄饨,赵构就赦免了他。后来馄饨的制作方法就流传到民间,品种和花样越来越多,每逢冬至节时,家家户户都包馄饨吃,从而有了“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p> 九九消寒 <p class="ql-block">  冬至一到,就进入数九寒天。从冬至开始,每九天分为一个“九”共分9个“九”吗,数到81天时,便是“九尽桃花开”。</p><p class="ql-block"> 老北京自清代起,就有吃“九九火锅”、“九九酒肉”等九九消寒的饮食习俗,在九九当中要吃十次火锅,十次火锅还有十种不同的内容,但都一次火锅,一般都是涮羊肉,这在清代和民国时期很盛行。</p> 吃汤圆 <p class="ql-block">  冬至节吃汤圆的传统习俗,在明清时代就已经约定俗成。尤其是在江南一带,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象征着家庭的和谐与吉祥。</p> 吃赤豆糯米饭 <p class="ql-block">  相传,共工氏有个儿子,作恶多端,最后在冬至这一天死去,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赤豆饭吃,用以驱邪避鬼,防灾祛病。</p> 温馨提示 <p class="ql-block">☁️ 由于冬至临近,气温骤降💨 ,特别提醒您💕 ,及时给孩子添加衣服,注意保暖☀️ !尤其要注意孩子的“衣、食、住、行”。</p><p class="ql-block">🍒 1.穿衣注意“三暖”:一是手暖,二是肚暖,三要足暖。</p><p class="ql-block">🍒 2.加上小袜子,足部要暖和</p><p class="ql-block">🍒 3.按时进餐,少吃生冷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p><p class="ql-block">🍒 4. 适当户外运动,晒太阳,增强体质!</p><p class="ql-block">㊗️ 大家冬至快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记得吃饺子呦🥟</p> <p class="ql-block">漳县盐井镇幼儿园</p><p class="ql-block">2022年12月22日</p><p class="ql-block">文字、图片来源:百度百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