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好长的标题,这点我自己先来吐槽一下好了。</p><p> 这次攀登回来已经4个多月了,一开始因为要等凑齐照片、等师父的攀登报告和视频照片先发,后来一直都有各种各样的事情,迟迟都没开始敲文字。Better late than never,我的流水账又来啦。</p><p> 从第一次跟川藏队爬二峰顺利登顶下撤时因为高反胃部强烈反应搞到非常狼狈,第二次跟川藏队爬半脊登顶全程状态完美,第三次跟自由之巅爬雀儿山状态还可以但由于天气原因啥也看不见去到登顶前最后一个冰壁只能返回,第四次跟自由之巅爬大玛雅个人状态很差而且登顶当天出发遭遇暴风雪只能下撤(山上的闪电是真的很美,会害怕,但是很美),到这次,是我第五次登山。终于从加入师父的攀登烧水组开启了第一次的自主攀登,而且是夏季,漫山的野花,想想都要美炸了。</p> <p> 师父和宋师兄的计划是白海子北卫峰、主峰、南卫锋三连登,其中北卫锋和南卫锋都是属于未登峰。出发前,他们给大本营烧水组的我和圈圈找了条“简单”的线路,计划到时我客串航拍完他们路线起步的一段之后,第二天可以轻装一天来回爬一爬。嗯,师父对我们有着多么美好的期待啊~~~</p> <p> 最终确定的集结时间是8月1日,当天下午师父、宋师兄、圈圈、老雷和我到达了康定,摄影师及导演高老师在2日也到达了。很乖的完成了3天3检,最后除了老雷以外的我们5人在3号正式出发前往3900的营地。</p><p> 阳光明媚,我们一路上吃松果、采蘑菇、摘野菜、看还在开着的各种山花,高老师一边指导我们运镜拍摄的注意事项一边拍花絮,全然不想着认路这个事情。就这么轻松愉快地到达有溪水环绕的高山草甸五星级营地,然后发现我那袋食品里面的一罐八宝粥被马驼时的颠簸加挤压爆掉了,整个驼包里面的东西都粘着八宝粥,红枣味的。好不容易清理完,营地也搭建完毕了开火做饭。大家给我唱了生日歌,吹了火机蜡烛,吃了青稞蛋糕,祝福攀登平安顺利。我知道,能收获这么一个特别的生日,有朋友们的陪伴,跟喜欢的大自然在一起,实在是没有办法不年年十八貌美如花的了。</p> <p>清点装备</p> <p>做核酸啦</p> <p>康定河</p> <p>能找到马驮装备最幸福了</p> <p>出发啦</p> <p>不知道叫啥名字的菌子</p> <p>我喜爱的小花花们</p> <p>拍完就吃掉</p> <p>高老师的大片,就是这个关键的位置</p> <p>感谢陪伴</p> <p>祝福大家攀登平安顺利</p> <p> 8月4日早餐过后,我们继续出发前往4800营地,也就是此程我们的烧水组大本营。这天的路就是到了登山必经大小碎石坡路段,中间还下了一点小雨。在比较难走的路段前,师父让我把重的东西给他背,我不客气的把无人机交了过去,开始了小心的攀爬。在最陡峭的一段,背夫从外围很险的路直接走上去了,宋师兄早早上去了在上面做好了保护放绳子下来给我们从中间直上。我清楚记得,师父说了“你们下来的时候可以从旁边走,那里好走一点”。爬上去后的草地好多小小的野花,虽然花季快过了,但是仍然还有好多,是我看着就能感觉到无比幸福的类型。</p><p> 把最险的路段过了之后,师父去追背夫确定营地位置了,一抬头尾灯都看不到了。宋师兄几步一回头的等着我们,最后他也看不到师父的尾灯,然后带着我们多翻了两个山脊,到了一个海子边。虽然知道应该是走错了,但是来都来了开心的拍完一轮照片和视频后,发现了背夫和师父就在左边的山脊上。高老师特别讨厌走碎石路,看到有一段草坡,直接就中央直上山脊,我和圈圈跟着宋师兄继续边往前走边慢慢切上去。要切上去的山脊的这一边,大面积都是不知道多少年前冰川侵蚀过后风化严重剩下的极其破碎的沙砾层,往上踩一步随即向下滑大半步,再往上走高一点要是一个不小心没踩稳估计得带着石头沙砾往下滑一大段。我们小心的找看着牢固的位置来走,同时防备着上方滚落下来的石头,这对畏高的圈圈来说明显是个很大的考验。在上到山脊前的一段,宋师兄在山脊上接应,我让圈圈先往上走,自己找了一个位置做好了必要时可以拉住她的准备,然后看着圈圈到上山脊前的最后一步竟然用手去抠泥了,哈哈哈哈。最后我们都安全的上到了山脊,到达了营地。</p> <p>出发转个弯就是碎石坡了</p> <p>每一朵都很好看</p> <p>小小的,静静的开着</p> <p>现在已经没有捡石头的冲动了</p> <p>这个坡坡好多枯枝</p> <p>随手拍</p> <p>继续走</p> <p>快要走完最陡的路段了</p> <p>翻了两个山脊到达了海子边上</p> <p>来都来了</p> <p>拍完再走</p> <p>紧张克服畏高努力攀爬的圈圈,到上面忍不住抠泥了</p> <p> 时间还早,整理好帐篷之后,师父和宋师兄就往上走去观察线路顺便去取水了,嗯,真正的烧水组其实是他们俩。营地的东面就是他们对我们美好的期待,蛇海子的南侧卫锋5672。我还记得高老师从帐篷里面休息完出来听我们计划要去爬5672的时候脸上的表情和中肯的建议,哈哈,是啊,我和圈圈也在评估着自己的能力状态和时间。我们拍照晒太阳看风景等师父和宋师兄回来,晚餐泡面吃的挺香,感觉这次海拔适应得挺好的,大概是因为活都给他们干完了。师父跟我们指了线路,计划是明天我和高老师跟着他们出发拍一段就回来,后天可以去尝试一天来回爬一下,又提醒了我们要看体力情况考虑要不要去尝试。商量好明天起床的时间后就进帐篷休息了。</p> <p>白海子北卫峰北壁</p> <p>大本营,烧水组领地</p> <p>我上去看看师父对我们的美好期待——5672路线,超爱这张,谢谢高老师</p> <p>晚安云海</p> <p> 我一时半会睡不着,计算着有限的假期,如果要去攀爬,一天来回还得直接撤回康定才来得及回去,要是实在赶不上,是不是应该请多一天假。圈圈今年没怎么锻炼,这次状态不太好,估计要去爬5672不太可能了,最后决定早上也不跟我们过去师父他们的起步路线了,明天看睡醒了要不要找个地方摆拍玩一下。嗯,先睡觉休息。</p><p> 凌晨4点的闹钟响了,我按掉闹钟后已经听到师父他们的帐篷有声音了。收拾好自己钻出帐篷,漫天的星星,清晰可见的银河,一切美得那么理所当然。整理好装备,吃过早餐,大概早上6点半左右,我们出发了。到达白海子北卫锋北壁路线的起点前,要爬一段大概4段60米绳距的30-40度的冰坡。在导演高老师的安排下,师父、宋师兄和高老师先到冰坡前出发,我在后方先拍两段他们出发的视频。拍完后,去到冰坡前赶快穿好装备,和高老师先用行进间保护的方式开始爬冰坡。</p><p> 装备都在身上之后,我的背包其实就只有无人机和水壶了,重量其实也还好。我知道师父他们早早就到平台等着我们,不想耽误时间,我就开始尽力用自己最快的速度往前走。然后发现,我每次只能“冲”10步,心肺就被拉爆,感觉就像身体到了某个点就直接被刹停,必须停下来大口的喘气,然而喘完不一会就感觉自己又充满了力量,接着继续“冲”,10步后继续被刹停~~~这两年越野跑比赛都被取消完了之后,城市里极度枯燥到完全没有朋友的路跑训练,我实在是没有理由逼自己去坚持了,有氧耐力改成了在健身房边看电视剧边进行。这次实践证明有氧耐力和腿部力量是保障了,但是心肺完全得不到训练,这会心急如焚又欲哭无泪。后面的高老师洞悉了这一切,他跟我说不要冲,注意呼吸一步一步走。我说好,然后就把速度放慢了一点,变成了一次走20步再被刹停。我很清楚这样的节奏尽管已经很慢了但是是目前的我维持不了的,我也很清楚绝对不可以乱来绝对不能滑,但是来助力变成耽误师父他们的时间就太过分了啊。就这样压力和内疚感爆棚着,整个人又崩溃又要极力地守住安全的底线。</p> <p>横切过去起步点</p> <p>开工啦</p> <p>Action</p> <p> 冰坡到了差不多整段中间的位置,坡度变大了一点,高老师估计在后面看着我硬撑着越看越不靠谱,在某一次我被刹停了喘气的时刻,他问我说:“你知道滑坠制动怎么做吧?”滑坠制动我发誓我是真的知道的,但是当时正确的答案已经被我满脑子的崩溃内疚和忙着集中精神注意脚点和重心压得完全调动不出来,只有《垂直极限》里面那个滑坠制动的画面蹦出来了,我就随便回应了一句“打镐吗?”高老师绝望的跟我解释了一下动作,哈哈哈哈哈。好,继续走,没走两组,高老师忍不住了,再问我,要不我们结组吧?我让自己冷静下来反应了一下,好啊好啊。高老师冷静分析观察正确决策1次。</p><p> 然后高老师就开始领攀,在上方保护我上去,我依然急得喘不过气继续走一段就被刹停,但是安全感强太多了。好不容易磨蹭着到达靠近平台的位置,看到师父和宋师兄已经开始攀爬了。我直接往山坳平台的位置过去准备航拍,高老师就去师父他们那边到路线上先拍一段。</p><p> 我在平台安全和相对平缓的位置,平整了一块无人机的起降场地出来后,等高老师拍完过来再起飞。原本很好的蓝天,等到高老师撤下来可以起飞的时候,周围四面八方开始云雾不断,我们刚才上来实在是太慢了耽误了好的拍摄窗口。我和高老师等啊等,眼看着师父他们越爬越高,来都来了,怎么都得拍一段啊,继续等。期间看到师父他们的路线右侧冰川和岩石的交界处,不断的有大大小小的落石,落下来滚落的方向正好就是我们上来的冰坡,而且落得越来越频繁,等下高老师和我就要原路返回。就这样坚持着等了至少2个小时以上,终于有个小窗口在下一波云雾来之前起飞了。拍了几段之后云雾到达,整个山坳全部被云雾包围,机子刚好飞到了远处想着拍远景,屏幕里什么都看不见了,有点紧张,这时候炸鸡了不知道去哪捡,前面拍的就啥也没有了啊。高老师说自动返航吧,对哦,果断返航。等到降落下来,发现机子表面有些许水珠。终于搞定了,师父宋师兄平安顺利加油啊,高老师和我赶快收拾开始下撤。</p><p> </p> <p>高老师要去线路上拍一段</p> <p>帅炸了</p> <p>我也是</p> <p>等待起飞2小时</p> <p>眼看着师父越爬越高</p> <p>云雾都还不消散</p> <p> 我们上来的时候走的是冰坡右边靠近岩壁的一侧,下撤前高老师早就观察好了,那一侧坡度大原路走要降多很多段,耗时很长我们辅绳还会不够,而且落石太频繁了全砸在路线上。然后他就带着我先从另外一边坡度较缓的位置先直接行进间保护往下走避开最陡和落石最多的一段,在走完缓坡到那一侧的冰裂缝前打冰洞切回去原来的路线上降,冷静分析观察再决策2次。高老师看我又没力又喘得崩溃的样子不靠谱,每一段都是算了还是他先降,降下去一段等我一边降一边打冰洞,一边怀疑人生,期间还被落石砸中了一下。那些登山苦逼时刻对自己的灵魂拷问,每次回到城市不久就会被忘得烟消云散,变成“下一次什么时候出发?”。此刻典型代表---高老师。我们降了一共5段后,辅绳也用完了,剩下最后小段可以慢慢走下去。大概4点左右吧,终于回到了可以脱冰爪的地方。我们坐着吃喝聊天休息够了再继续往营地走,我不要脸的把重的装备全给了高老师背,答应他来顺德吃饭都算我的。</p> <p> 休息够了终于舍得起来继续撤回营地,来时横切过的小河随便一个位置都可以过,这会儿融化得很厉害,我找了好一会都找不到合适的位置过河。看着高老师在还下游一点的地方观察,我犹豫了一下,我的体能情况实在不想冒险跳,想到上游找窄一点的地方过,爬升就爬升吧。然后我就往上爬了好长一段终于找到了旁边连着有雪覆盖的位置过了河。高老师呢,最后从他原来站着观察思考的位置,不知道怎么的就过来了,并没有额外增加一点海拔,冷静观察分析再决策3次。</p><p> 我们最后横切回到营地的时间都接近傍晚6点了,圈圈说看着你们好慢啊终于回来了,然后体贴的跋涉去取了水回来煮晚餐。她说早上起来看着我们在冰坡上移动的超级慢,幸好没有跟着过去。对于师父给我们定的5672攀登的路线,我们也一致认为,他是对我们有非常美好的期待的,也同时应该是对我们的能力有一定程度的误解,哈哈哈哈哈哈哈。5672,有机会再见哈,明天我们就先撤了。</p><p> </p><p> </p> <p>快回到大本营了,好累,先摆烂坐一会</p> <p> 这次营地的最后一晚睡了应该接近12个小时,睡太久了,我醒了好多次,半夜听到帐篷外面下着挺大的雨,在睡袋里面转来转去腰都睡累了。圈圈由于长时间没锻炼,第二天上来的时候又差点被拉爆,这次一直都没适应好,醒来脸都是水肿的。接着我们收拾好行李,重的装备全部放驼包给背夫背,早上9点半左右,三个人轻装开心下撤,正式开启了这次攀登真正的探险。</p><p> 营地的这段山脊挺好看的,我们决定把无人机的电池用完再飞一段。我后来想了一下估计是在那一段起飞的时候,其中一只桨翼已经有受损,才导致一起飞就不稳还晃下来刮了一下旁边的草。当时我强行继续提升让飞机给过去在圈圈旁边想着跟拍,结果还没到达刚要调整距离和角度,一阵风过来飞机直接就炸下去了旁边的坡,好吧,还是炸了。但是炸的很近摔的也不重,还好,捡起来收拾好继续走。回头看到白海子北卫锋的北壁冰川上,师父和宋师兄也继续开干了,加油呀。</p> <p>那一段山脊太美啦</p> <p>圈圈和云</p> <p> 我们在山脊上看到背夫迎面走来,到营地去拿驼包,走着走着他们又超到了我们的前面。从营地到上来时我们用了绳子辅助的最陡峭位置的这一段,我们三个上来的时候就走错了的,所以高老师就紧跟着背夫走,我尽量跟着让自己至少能看到他们,同时让圈圈能看见我。等到我们到达和这个最陡峭位置的时候,背夫早就下撤了,都能在碎石坡下面的草地看到他们的身影了。高老师说背夫是沿着山体的下山方向左侧外围下去的,那边太危险了。但是如果从我们上来的正面直下,需要倒攀,没有绳子保护一失足就再见也来不及说了。怎么办?应该选哪一边?师父说了让我们下撤走旁边,可是路在哪?高老师也知道他们十多年前来走过的路啊很安全啊,只是不记得了啊一时找不到了。他一边挣扎着一边不放弃的努力回忆上上下下左右来回的找,几次找不着抓狂一下又继续找。然后在很大的一声文明宣泄的吼叫中,终于找到了。真的就是在旁边沿着山体的一条小路,在下山方向的右侧,只是口子被有点隐秘。不轻易放弃不冲动判断,高老师冷静分析英明决策第4次。</p><p> </p> <p>花花们</p> <p>开的好乖</p> <p>碎石路段</p> <p>下完这个碎石坡就基本安全了</p> <p> 我们顺利下撤完最危险的路段,接着走完碎石坡,穿过我们第一晚的五星级营地,继续往下走。到这里,我们又继续探险了,到处都是路,就是不知道那一条是来时的路,在海子周边辗转了两三次后干脆就直接就错过了从树林切过来沼泽的关键路口,直直地往草坡下面走了。越往下走大家就越不想再又爬升海拔回去再找路,在一个草坡上看着山谷下面的康定,除了折返回去之外旁边都没有其他的路了,算了,错就错了,继续走,有路就能走回去。</p><p>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给马夫打电话问路确认方向,圈圈也在努力回忆着上一次来的时候下撤的路,说是走着走着会看到一大片草地,然后就很快可以到能比较宽可以跑车的山路上,到了宽路走一段然后很快就可以正式出山下撤到泊油路边了。我们并没有担心走不出去,只是懊恼要走多这么多的冤枉路。</p><p> 在下撤前我们就盘算着吃火锅的安排,是下撤到康定吃了再走,还是直接回到成都再吃,还是直接到了成都洗了澡再吃。整个下撤的过程我是估计着要5-6个小时左右的,高老师很乐观的认为我们只要3-4个小时,完全可以直接回到成都慢慢吃。好吧,这回不知道要走多久,我们开始又饿又渴,但是谁都不愿意再喝保温杯里面的水,也不想再吃干粮,高老师甚至早早就把杯子的水倒光了。我们边走着边云点菜,毛肚,腰片,牛肉……吃完一盘再来一盘!我渴得整个人满脑子都是可乐,但实在是不想再喝一口杯子里带味道的水,啊,我要喝可乐!!!</p> <p> 我们穿过了好多片小草地,我一直在往前面各个方向看,一路期待着看到圈圈和马夫说的那一大片草坡,只要到了就可以很快到宽路上了。可是等我们走到了传说中的宽路上,都没能看到那片传说中的大草地,好吧,算了,至少是走到了车可以到的地方了。只是大家看到可以走车的路更加不愿意走路了,行尸走肉一般都在靠想着好吃的麻木自己坚持着。那里的信号还叫不到滴滴,如果说打120来接有点太过份,骑人家的马不太好,骑人家的牛好像难度更大,来头猪其实好像也都可以的……</p><p> 这一段宽的土路一点都不短,我不能明白圈圈说的到了宽路很快就到柏油路的那个很快究竟是什么意思。继续走啊走,我跟高老师在路的左边,圈圈在路的右边,突然间,圈圈“啊”一声大叫了起来,我往她的方向一看,一条超过一米长的黑白斑的大蛇直直地躺在圈圈的脚前!我随即也开始大叫起来,同时本能反应地一把抓住旁边高老师的右胳膊,圈圈一边叫着一边往我们这边跑过来抓住了高老师左胳膊,高老师被我们一左一右抓着夹在中间,竟然也跟着叫了起来。三个人原地看着蛇的方向“啊啊啊~”叫了几秒,接着一排齐齐的一边叫一边往前跳着蹦了好几步,才开始哈哈大笑。这一幕要是能被录下来,那是可以欢乐很久的。随后大家开始交流各自究竟叫的是啥,圈圈说她是看到蛇身上布满了苍蝇好恐怖,我是因为一开始看到以为蛇还活着好可怕,接着虽然不敢聚焦仔细看但是看轮廓知道它不会动之后其实已经不那么害怕了,然而叫都叫了,就继续多叫一会吧。高老师呢,大家都叫了,那就一起啊,他还顺便仔细观察了一下,他说这条蛇是直接被压扁了头的。我们欢乐了一番之后,发现蹦跳了几下,竟然整个人都感觉疲劳被缓解了不少。</p><p> 这段传说中很快可以到达柏油路的宽土路不知道还要走多久,圈圈请解释一下“很快”是什么意思。在某一个转弯的位置,我看到了一辆车!旁边是几个建筑工人在刷一间小屋屋顶的防水。我两眼放光,马上跟后面的高老师和圈圈说要不我们坐车吧?一致赞成,我们就走到车前开启了卖惨模式。那几个工人小哥一开始不愿意载我们,给钱也不愿意,后来应该是因为我们长得实在是可爱,他们还是决定帮一把载我们一程。就这样我们愉快的坐上了工人小哥的小面包回到了城里。最后给钱他还是坚持不要,说买几瓶饮料给工友们就好,今时今日这么实诚的年轻人不多了。最后下撤全程用时接近8个小时。</p><p> </p> <p>开心乘坐小面包</p> <p>从炸机完开始记录,坐面包车回到城里按停</p> <p> 我们开心的喝了可乐,联系上了等待已久的马夫整理好行李,吃着火锅喝了N瓶北冰洋,接着直接往成都开。深夜到了成都炸炸还安排了宵夜,蹄花汤原来这么销魂,太赞了!吃完发现核酸结果未出酒店都不给入住,只能打扰圈圈住到她家里,第二天飞回。</p><p> 至此我们的部分已经顺利完成,烧水组客串了一下航拍,心里虚得很,最后即便走了冤枉路怎么的也算探险了一回挺开心的。高老师尽管这些年感觉都是靠骑车、宵夜、喝咖啡,以及偶尔走扁带来维持体能,但是攀登的底子简直是太扎实了,安全感满满。无论多久没有锻炼上来都是跑10公里恢复的圈圈,这次没有适应好,我们能看到美景和拍到好看的照片就很开心。师父和宋师兄在几天后完美地完成了白海子北卫锋,主峰,南卫锋的三连登,又是一次无比漂亮的小作文要看很久的美妙攀登。</p><p> 有目标,有行动,有美景,有欢笑,有坚持,有鼓励,有相助,有关爱。感恩遇见,感谢陪伴,生活本该如此。</p><p> </p> <p>干了这瓶可乐</p> <p>开吃啦</p> <p>Yeah</p> <p>到成都继续宵夜</p> <p>蹄花汤太赞啦</p> <p>销魂</p> <p>烧烤不能少</p> <p>师父和宋师兄完成了线路的攀登</p> <p>天线宝宝师父</p> <p> 去年换工作后,正常应有的年假少了整整一半,我没有办法像以前那样可以很从容的选择跟商业队的行程。对于我这种并没有花太多时间训练和钻研登山各种知识技术的人来说,跟商业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只是跟商业队那就意味着要和不认识不熟悉的人介绍自己、寒暄交流、相互加油打气、登顶了还得逼自己配合拉个小横幅喊两句口号,多多少少都有些被迫营业的感觉。所以跟熟悉的朋友一起出发,无比轻松的说笑,不管能爬到哪,都实在是太美好了。</p><p> 这两三年以来,看着整个行业陨石般的坠落,被迫见证着一言难尽的历史变迁,短途的长途的出行计划一个个被搁置被取消,生活质量直线下降,每天仿佛只剩下工作吃饭睡觉~~~不对,还有做核酸。2021年初换工作到了一个到今年11月是他们先出的手终于离开了的全程一年半都不愿意让自己融入的公司,被“方1正厕”逼疯了在微信群吐槽两句结果不小心就干成了一票“大的”,干到原来的微信号被永久风了,接近10年的碎碎念不能随时翻看对于像我这样为了防止自己忘记美好事情而记录生活的人来说是过份严重的惩罚了~~~</p><p> 不过,在这个话都不能好好说了的时代,我还是庆幸自己参加高考比较早,要不然估计作文0分大学都考不上。换公司即便再怎么不愿意让自己融入,当初也是自己的选择,没有后悔药吃,我也不喜欢吃,现在离开了是有那么一点压力但是也解脱了。回来的这一年半有了更多的时间跟家人在一起,多了陪伴、方便照顾;这段时间工作环境一言难尽为了调整自己转移注意力到攀岩上也认识了好多很棒的朋友,跟原来相亲相爱团队大家的友谊和感情非但没有变淡而且还增添了更多的欣赏和理解,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啊那家公司全是职场的反面教材。</p><p> 这些都是收获,人总不能什么都想要。理解平衡,懂得感恩,接下来要面对的,那就积极面对。毕竟拥有一个完整的冰季和雪季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哈哈哈哈哈。</p><p> 好了,再写就自己都看不下去了,Again & Again,看到这里的都是真爱。谢谢一路上遇到的你们,是你们让我成为今天的我自己,爱你们哟。</p><p> 愿我们的每一次攀登都平安顺利,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