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鱼离水则身枯,心离书则神索。疫情虽限制了同学们出行的脚步,却阻碍不了我们从书中寻求瑰宝的步伐。在学校推进的整本书阅读项目中,一年级师生积极参与其中,将书香洒满生活,丰富着同学们居家隔离的学习生活。</p> <p class="ql-block">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和大人一起读”栏目的设置是一大特色,其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了解如何课外阅读,以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培养阅读的兴趣,扩大阅读量,逐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且把课外阅读引入到语文课堂教学,成为语文课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 与大人一起读书,对于孩子来说是阅读的起步,课本是基础阅读的最佳选择,但是其内容远远满足不了孩子的阅读需求。除此之外,课外阅读的延伸是重中之重,读儿歌、读故事需要拓展相似内容和结构的儿童歌谣,让孩子和大人一起继续共读、共唱、安排时间让大人和孩子互相交流。</p> <p class="ql-block">与大人共读有策略</p><p class="ql-block"> 首先,体验提问、思考、交流的共读过程。在共读过程中,大人设置开放性的问题提问,是鼓励孩子思考的良性策略,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是发展孩子思维、锻炼语言的好方法。阅读的故事如果以图片为主,大人就要鼓励孩子看图说话,引导孩子大胆想象,说清重要的句子,适当给予帮助和鼓励。孩子和大人交流的过程会让他们初步形成建构故事主题的能力达到阅读的最佳效果。</p> <p class="ql-block"> 其次,激发识字兴趣的共读过程。和大人共同阅读,对孩子来说是为他们提供了便捷识字的机会。通常,为了让孩子专注参与共读活动,大人会带领孩子逐字指读,偶尔也会根据孩子的识字能力,让孩子自己指读。手指的动作,会引导孩子注意到每个字的字形,在读出字音的同时,孩子会将听觉反应的字音和视觉反应的字形慢慢对应起来,感官通用。多次重复后,孩子自己主动识字的意识增强,识字能力得到提升。共读,会激发孩子识字的热情,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为阅读打下坚实的其础</p> <p class="ql-block"> 最后,故事复现的共读过程。故事的复述是复现故事的过程,孩子还具备如下特点:一个故事反复阅读,讲述许多遍也不会觉得厌烦。通常第一遍,大人主讲,孩子回答问题;第二遍,孩子给大人讲;第三遍,大人和孩子一起阅读文字,轮流补白部分内容;第四遍,大人和孩子共同合作复述,分角色表演。复述故事的过程,是孩子建构合作意识、提高阅读速度的过程,故事的复现共读,让阅读的效果更有效。</p> <p class="ql-block">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相信我们一年级的孩子们,一定会爱上读书,让读书成为习惯,一路书香,以书为伴,让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