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阳水鱼雷队的二十五年

海潮

<p class="ql-block"> 莱阳水鱼雷队领导机关营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莱阳水鱼雷队1958年秋组建,1983年5月第七次军队体制改革中被撤编,二十五年间经历了莱阳岁月、海南参战、留守海口、奉命归建、撤并胶县。多次装备更新和隶属关系转变,见证了海航水鱼雷队历史的变迁。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胶东半岛与辽东半岛隔海相望,五十年代相后组建土城子、莱阳水鱼雷队,主要承担海军航空兵轰炸机部队海上训练、作战所需的水鱼雷任务保障。</p><p class="ql-block"> 莱阳水鱼雷队全称是“海军北海舰队航空兵莱阳场站水鱼雷技术勤务队”。从1958年建队至1978年12月转场海南20年间,实现了引进苏联RAT-52空投鱼雷、阿姆德—1和阿姆德—2沉底水雷,到70年代国产沉1、沉2、沉3水雷,国产KJ-1型鱼雷的转变。多次担负六团海上鱼雷投射、水雷布设任务,参加莱阳75年夏季抢险救灾,76年唐山地震救助预备队待命、外场跑道扩建,多次执行上级下达的急、险、难任务,曾派出干部参加援外水鱼雷授教专家组。</p> <p class="ql-block">  1968年小水库建设完工后全队合影,是现存的最早鱼雷队影像资料。</p> <p class="ql-block"> 轰五飞机是水鱼雷主要载体。</p> <p class="ql-block">  苏制鱼雷专用吊车(车前为王补栓老兵)</p> <p class="ql-block"> 宣传画使鱼雷演练场景增添艺术感。</p> <p class="ql-block">  1967年国产化的KJ--1型鱼雷</p><p class="ql-block">  在营区建设中,全队官兵把驻地当做“第二故乡”,从营区建设入手,加强种植绿化、副业生产、道路整治,一直到生活设施完善、营房正规化建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先后在营区道路两侧、河道种植白杨树、垂柳达千余株,库区空地、宿舍周围种植苹果树、梨树、桃树和葡萄树二百余棵,治理水土流失土坡四百多米。 </p><p class="ql-block">  二十多年来,通过全队干部、战士的不懈努力,实现了营区整洁干净、道路宽阔平坦、绿化植被多样、宿舍窗明几净、训练学习有序,成为一个“春有花开飘香、夏有林荫遮日、秋有果蔬丰收,冬有松涛雪景”备战训练、生活工作于一体的美丽军营。</p> <p class="ql-block">  春天的鱼雷队营区梨花盛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1958年9月,来自上海大场水鱼雷队部分干部、战士,与青岛海军航空机务学校当年毕业分配的机械师班、机械员班学员,共同组建了莱阳水鱼雷队。全部装备由苏联引进,苏军事教官担任讲学。</p><p class="ql-block"> 组建伊始,全队编制有四个机械分队,压运排、修理组和电气组为其中一个分队。</p><p class="ql-block"> 第一任队领导:队长张志光、教导员(姓名暂缺)、副队长张亮、副教导员寇保平。队干部大都是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对敌作战的老同志。习惯了使用步枪、手榴弹,对全新的武器装备,格外重视,视如珍宝。 </p><p class="ql-block"> 随鱼雷同行的有一本《KJ-型鱼雷经历薄》,战用鱼雷红色经历簿下方落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足见水鱼雷武器当时在海军装备中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 从鱼雷初步准备到最后与飞行员交接,每一项工作都必须有经手人签名。一条价值24万元的鱼雷,是七十年代华北地区一个经济发展好的公社全年上缴税收资金啊!全队官兵肩上扛着人民的嘱托和军人沉甸甸的责任。鱼雷从离开飞机弹舱到发动机点火,所有分离解锁都是由爆破螺栓执行。鱼雷真可谓是“爆破锁四处连接,炸药满布全身”。鱼雷战斗部装药243公斤,机务准备,全队官兵就是在充满爆炸物的环境中穿针引线。一个纸雷管90公斤爆破力,水雷降落伞切割器,瞬间切割力达200公斤。以雷汞为主的水雷引信,六、七十公分的高度掉落都会引起爆炸,水雷装药量足足300公斤,那怕稍有不慎,都将是灭顶之灾。水鱼雷机务工作安全大于天,慎之又慎,如履薄冰。</p><p class="ql-block"> 改装伊始,教学保密工作要求甚严,所有的教材和笔记均不得带回宿舍。五十年代的兵员中小学文化占绝大多数,面对水雷教程中的磁场感应等物理概念、鱼雷讲义中三角函数计算,视若天书。武器装备更新,对部队官兵军事文化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p><p class="ql-block"> 在抓紧新装备改装的同时,部队把建设“第二故乡”作为大事来抓。在河滩用石头围堰筑墙填起了“大寨田”,建起了自己的菜地;利用营房周边的荒地,开垦出耕地十余亩,种植了多种果树。从进入营区小桥开始一直到一号库区尽头,长达600多米的道路两侧种下了两行白杨;阳春三月的营区,梨花开放,一片“柳色烟相似,梨花雪不如”的景色。</p><p class="ql-block"> 1961年开始,莱阳水鱼雷队在开展创建四好连队、五好战士运动中,连续10年荣获“四好连队”的光荣称号。对加强部队建设,提高战斗力,发挥了积极作用。</p><p class="ql-block"> 1964年至1966年,队长陈汝奎、教导员陈才,副队长张会午、赵马年,副教导员赵国玺。全队仍设四个分队。</p><p class="ql-block"> 1966年,赵马年、陈才,糜万勤、雷通志等同志,分别在山东和北京等地参加了“支左”任务。</p><p class="ql-block"> 1968年赵马年担任队长、教导员申江盛,副队长任奉忠,副教导员赵国玺、曹承琪。袁桂生由军械股助理调回鱼雷队担任副队长。</p><p class="ql-block"> 1968年4月,鱼雷队组织全体官兵进行小水库建设工程,利用开展跑步、训练到白藤口采石场人工搬运石头进行筑坝填土,在宿舍东南侧的山沟里自力更生建起了一座长度50余米,顶宽4米的拦水坝一座。当年莱阳场站入伍的新战士入伍训练在鱼雷队进行,来自安徽、山西和上海籍的全体新战士除了完成入伍训练外参加建设小水库劳动。同年8月份,小水库建设顺利完工并开始蓄水。</p><p class="ql-block"> 1969年,面对来自北部边境陈兵百万的巨大压力,部队开始落实“深挖洞,广积粮”的战备任务。4月份开始,利用汽车班车库背后的黄土坡,全队紧急动员,开展了挖掘防空洞的战备活动。每分队挖掘战备窑洞一个,用于核爆炸和空袭时紧急避险,洞内存储了应急所需的饼干、点心等食品。</p><p class="ql-block"> 1969年胶县鱼雷队撤销,潘作先分队长以及陈同文等三名机械师合并莱阳鱼雷队。此时,鱼雷队增加为五个分队,修理分队单独设立。</p><p class="ql-block"> 70年代初,赵马年调任莱阳场站副站长,申江盛调莱山场站任职,袁桂生担任队长、宋绍训任教导员、副队长张守良、副教导员曹承琪。副教导员赵国玺调食堂股。副队长任奉忠调通信营。李铁民机械师调政治处。</p><p class="ql-block"> 1971年,老兵们种下桃树已经挂果,又大又甜的桃子喜获丰收,吃不完的桃子,队里组织人员,带着一筐筐桃子慰问场站休养所伤病员。</p> <p class="ql-block"> 1982年建起通往库区小桥,伙房建起了围栏。</p> <p class="ql-block">  80年代末鱼雷队营区四号库。</p> <p class="ql-block">  宿舍北门处有一台饮水锅炉,供饮用洗漱。每逢冬季,战友们围在这里,用锅炉喷发出的蒸汽为军帽整理军容,梳理好军帽倒下的栽绒。</p> <p class="ql-block">  营区入口处道路两侧曾栽有高大的杨树,道路右侧的岗亭还在。</p> <p class="ql-block">  相邻的航材股仓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七十年代,鱼雷队番号为莱阳县驻军4143部队48分队,驻地地址为:莱阳县白藤口驻军48分队。</p><p class="ql-block"> 1972年,北航军械处拨出专款,在临时家属招待所西侧开挖山坡,建成500多平米的折叠水雷降落伞水泥平台。平台周边设有夜间照明设施,可供四个机组同时进行昼、夜间降落伞折叠训练,保证了布水雷应急战备需要;因有照明设备,晚上也可作为篮球活动场地。曾经是航二师最好的篮球场之一,多次场站和二师篮球比赛都把这里作为赛场之一。</p><p class="ql-block"> 70年代初期,为应对日益趋紧的国际形势,部队加强了战备应急训练。压运排建议队领导利用柴油压气机定期检修之际,请生产厂工程技术人员协助,将其中一台柴油压气机搬上工程车,以适应外场挂雷应急需要。在厂家工程技术人员支持帮助下,经过三个多月努力工作,成功改装成流动高压气工程车一台。为此,压气班荣立集体三等功一次。</p><p class="ql-block"> 1973年,上级拨发的修理工程车相继下到部队。定深器、小部件,陀螺仪工程检修车各一台。不久,自贡市机械厂生产的一套(3台)流动制氮工程车也到部队。这种一种用特殊条件,利用空气分解氮气的新技术。为此部队成立了专业制氮气组,推动了水鱼雷保养维护的高质量发展。</p><p class="ql-block"> 1974年初冬,一台采买自北京的18英寸电视机按放在俱乐部靠墙中央。场站通信连派人竖立安装了20多米高的接收天线架杆。当时电视机只有8个频道的容量。从平度差转台转播的节目只有中央台一套节目还算清晰。队里做出规定,每晚新闻联播为全体必看节目。</p><p class="ql-block"> 1974年,鱼雷队队长袁桂生、教导员宋绍训、副队长张守良、副教导员曹承琪,副教导员姜玉盛由汽车连调入。</p><p class="ql-block"> 1975年7月,场站番号为莱阳县驻军37297部队,以后又改为91930部队。鱼雷队地址为:莱阳县白藤口驻军52分队。</p><p class="ql-block"> 1975年5月,为迎接场站组织的军事比武,利用驻场的独一团轰侦五飞机,组织了一次水鱼雷应急挂雷训练。6月份,场站组织军事比武,鱼雷队设置的项目有降落伞折叠、水雷最后准备、水鱼雷悬挂和默写沉1水雷电路图。四个分队都派出机组参加。</p><p class="ql-block"> 水鱼雷勤务配发有夏季蓝色夹克工作服和冬季皮工作服、大头鞋、皮帽子、皮手套。冬季工作服表层是细帆布,夹层全羊皮,衣领子是棕色栽绒。棉裤膝盖处内衬羊皮。翻毛大头鞋,厚厚的橡胶底,鞋面黄牛皮,内衬有羊毛,不论是雪地还是寒夜站岗保暖效果都很好。</p><p class="ql-block"> 1975年,接收第六机械工业部662厂制造的沉3水雷80条。这是第一种由音响--感应--音响,三种物理场驱动引信的沉底水雷,具有工作可靠、抗扫能力强的特点。同年,装备南京513厂试制成功的水雷2甲型降落伞60具,该伞由化纤面料代替天然纤维,有效提高了降落伞使用强度,降低了生产成本。</p><p class="ql-block"> 1975年场站举办运动会,鱼雷队组队参加了十公里武装越野、4×100米接力赛、1500米长跑、拔河、篮球等项目比赛,均取得了好成绩。4×100米接力赛由孙福臣、曹里明、云贵成、韩喜龙组成。十公里武装越野:侯桐、张广玉、关联文、翟土苟等十人。拔河由文治安、徐树义、杨国俊、闫潞安、韩喜龙、黄仁国、李树庭、潘明才、张树林、李锡富。</p><p class="ql-block"> 篮球队由潘明才、文志安、杨国俊、徐树义、杨约丛、王云飞、曹礼明、池金元、王忠远、吴福全、蔺玉明、关联文组成。76年以后增加了韩维发、刘庚亭、张富强。</p> <p class="ql-block">  1976年水鱼雷队篮球队全体合影。</p> <p class="ql-block">  1982年春,航二师运动会鱼雷队荣获武装急行军第一名。</p> 1977年5月,航二师运动会,鱼雷队派员参加了场站代表队 。 <p class="ql-block">  81年炊事班合影。70年代地勤灶,每天伙食标准九毛二。早餐小菜品种多样,晚餐一星期每日不同。经常在饭堂包饺子、做馄饨,官兵一起动手,亲密无间,其乐融融。</p> <p class="ql-block">  炊事班李新良老班长,鱼雷队伙房荣获“北海舰队航空兵食堂卫生流动红旗”、“航二师食堂卫生先进单位”的荣誉,他功不可没。</p> <p class="ql-block">  驻地在柏林庄公社白藤口村。</p> 白藤口村房子大都是石头为主要建筑材料。 <p class="ql-block">  1979年队部全体合影。</p> <p class="ql-block">  实习鱼雷外表颜色是银白色,作战使用鱼雷外表为深灰色。</p> <p class="ql-block">  折叠降落伞是水雷准备重要环节(从左二开始分别为徐继发、仇正祥、朱清龙)。</p> <p class="ql-block">  站岗佩有半制动步枪。(照片中为耿邢汉)</p> <p class="ql-block">  进入白藤口村拐弯处,有一个水泥板桥。</p> <p class="ql-block">  相邻单位军械股大门。</p> <p class="ql-block">  军械股墙外沙土路,往北走不远就是鱼雷队营区。</p> 大杨树位置是原来洗澡堂,边上有一个洗车台。 <p class="ql-block">  1977年建成六间队部宿舍。</p> 1982年领航科康参谋与糜万勤队长留影。 修理分队张二平机械师在宿舍前。 队部办公室(从左至右为柴呈斌机械师、司机班马宏旗,制氮组运志忠) 1976年冬,一分队一机组吴怀德、韩学军与本人合影。 <p class="ql-block">  1982年间水雷准备场地。(照片中为韩炳德)</p> 运志忠保存的学习笔记本。 寄往鱼雷队的信件。(运志忠老兵提供) 1982年在鱼雷队驻地拍摄的全队合影。 <p class="ql-block">  1982年,某军工厂来我队进行水雷定型试验时,与师机关有关单位、队领导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77年的6月,海军命令莱阳场站归海军航空兵第2师建制。副教导员姜玉盛调出,张二平机械师调出。</p><p class="ql-block"> 1977年8月份,在保障六团海上鱼雷训练时,发生一起鱼雷沉没事故。</p><p class="ql-block"> 1977年初春,新建晾衣场北面队部办公室用房6间。</p><p class="ql-block"> 1978年12月20日,二师司令部来宣布命令,要求鱼雷队转场执行对越自卫还击128作战任务。留守人员:一分队长刘希宝、机械师许继瑞。</p><p class="ql-block"> 1979年,队长袁桂生、教导员曹承琪、副队长张守良,副队长糜万勤。纪增政由场站调回任副队长,以后文治安副教导员调航材股。8月份,袁桂生调任莱阳场站副站长。</p><p class="ql-block"> 1980年,队长张守良、教导员曹承琪、副队长纪增政、副队长糜万勤。</p><p class="ql-block"> 1980年的9月奉海军命令,水鱼雷队归建莱阳场站。9月9日在海口乘船,经海路和陆路转场,于17日到达莱阳驻地。</p><p class="ql-block"> 1980年以后,换装由武汉汽车改装厂制造的液压鱼雷吊车,苏制吊车全部被淘汰。</p><p class="ql-block"> 1981年9月21日,莱阳水鱼雷队海南留守分队与河北褡裢场站水鱼雷队,在海南海口机场进行水鱼雷守护任务交接之后全部撤回。本年度,教导员曹承琪转业,队长张守良转业。副队长纪增政、分队长孙福臣调出。</p><p class="ql-block"> 1982年,队长糜万勤、教导员刘德勤、副队长陶江城、副队长王志庆。葛长兴由油料股调入任副教导员。</p><p class="ql-block"> 1982年,新建三号库区二层楼教学实验室一栋,建筑面积260余平米。整治宿舍周边道路、重建伙房东侧护墙、新建宿舍通往库区小桥一座。六月,在掖县靶场飞机布设水雷训练中,因降落伞未打开发生摔雷事故一起。</p><p class="ql-block"> 进入八十年代后,现代舰艇的防空能力大幅提高,防空导弹大量出现,轰五飞机航程短、载弹量小而逐渐退役,KJ--1型鱼雷射程短不适应海战需要。随着轰五飞机的退役,374厂鱼雷停产,水鱼雷队撤并势在必行。</p><p class="ql-block"> 1983年5月17日,按照中央军委精简整编命令,莱阳水鱼雷队装备整体移交土城子水鱼雷队,与胶县场站水鱼雷队合并,组成了新的胶县水鱼雷队。</p><p class="ql-block"> 25年间,鱼雷队走出少将两名,李铁民(南京海军学院副院长)、纪增政(海军航空兵后勤装备部部长)。大校两名,陈茂贵(海军航空大学装备技术研究所所长),谭登驰(某军工厂军代表)。上校四名,李树人(北航后勤部副部长)、李福生(航二师政治部副主任)、陶江城(某舰载机反潜鱼雷队队长)、张树林(莱阳场站副站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撰稿:王祥生</p><p class="ql-block"> 2022年12月21日</p><p class="ql-block"> 2022年12月23日补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此美篇使用了战友照片,其间老首长、老战友提供了许多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