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德玉名师工作室】特色工作坊一一任丽丽 立足教学根本,打造特色课堂

任丽丽

<p class="ql-block">  2001年8月工作至今,21年了,一直在音乐教学的第一线,从未间断。我对音乐学科有着深厚的感情,我爱这个学科,也爱这个团队。</p> <p class="ql-block">  一、“依托地域文化,校本教材的开发” </p><p class="ql-block"> 我深知传承地域文化,民族风情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从此满族文化作为校本资源,走进我的课堂。</p> <p class="ql-block">  《走进满族》《海东青》《满族姑娘》,并参与市教研院“黑龙江省地方特色课程开发研究”负责满族音乐版块,形成省级地方教材。《海东青》被评为优质课;《满族姑娘》一课参加哈尔滨市初中音乐学科精品微课资源展播,并于于2021年荣获哈市精品课程一等奖。</p> <p class="ql-block">  研究怎样在课外活动中注重满族舞蹈、音乐文化的开发。满族音乐舞蹈在运动会、艺术节、校园文化建设、校本课程开设等各类活动中承担重要任务,我校满族传统秧歌“报马鞭”参加了全国秧歌大赛,荣获最佳表演奖,《勇士出征》表演队多次参加各级各类表演,获得各级领导高度好评。小到8人人组合,中到64人方阵,大到全校铺开表演。</p> <p class="ql-block">  我指导的器乐特长生电声组合《铃儿响叮当》参加过区艺术节表演获二等奖;葫芦丝和二胡独奏曾4次荣获艺术节比赛一等奖,谢美琪同学曾参加过哈尔滨市艺术节比赛。其他活动小组如班级合唱、课前律动、小乐器进课堂也逐渐展开。这些满族特色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挖掘了学生的潜质,提高了学生的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p> <p class="ql-block">  二、“师生互动 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开展</p><p class="ql-block"> 1.加强理论学习,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p><p class="ql-block"> 学习《课程标准》及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从根本上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以新的思想指导教学实践。</p><p class="ql-block"> 2.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促进智慧环境下“师生互动 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模式的形成。</p><p class="ql-block"> 3.营造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p><p class="ql-block"> 创设悬念,激发探究兴趣。开放课堂,营造探究环境开放课堂。开放思维,留足探究的空间。尽量给学生提供可进行自主探究的感性材料,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探究,在教学时,多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主动学习,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途径调动眼、口、手、脑、耳等多种感官参与认识活动,探究知识规律,为知识的内化创造条件。</p> <p class="ql-block">  三、积极参加研修,提升专业能力</p><p class="ql-block">2017年我积极参加初中音乐学科研修团队,在声乐、器乐、合唱指挥等方面收获颇丰,业务素养有所提升。通过积极参加教研,提升专业素质。</p><p class="ql-block"> 我做的最对的一件事就是,深入研究课堂教学,参加赛课促成长。我深知教学是第一位的,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课是我给自己定下的终极目标。备课时,遵循新课程标准中的音乐课程理念,反复地聆听音乐作品,抓住音乐作品的要素,挖掘音乐作品的情感因素和审美因素;认真高标准制作课件,并把多年的备课按年级按单元按备课时间整理在一起,形成资源包。在教学过程中,我突破以往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运用全新的教学方法,把学生结为“合作伙伴”,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审美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我坚持学习,及时更新教育观念,捕捉新的教学信息,大量订阅教学刊物,坚持业务自学,认真做好笔记,广泛汲取营养,及时进行反思。我常向同学科老师学习教学经验,借鉴优秀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积极参加公开课研讨课,只要时间允许,我一定是拿着摄像机去录课,回来反复研究、模拟、形成自己的风格。为了方便教学,特别是音乐课件的制作,我特别研究过视频和音频的剪辑,使用过多款软件,现在能胜任三机位的,甚至更多机位,不同层次的,不同要求的如配音、字幕、音乐、转场等一次性编辑。在积淀了一定知识能力储备之后,我萌生了打造精品课的想法。</p> <p class="ql-block">  《船工号子》是我教学人生中的里程碑。</p><p class="ql-block"> 在2017年12月的“金源杯”赛课上《船工号子》获第一名;2018年5月的哈市“烛光杯”赛课上《船工号子》获得一等奖,此课在2018年12月作为全省唯一的一节初中课,被省教研院推荐到国家级参加赛课。自己更是在区教研员任德玉老师的指导下奋力备课,最后在没有录播教室的条件下,完成三机位的联合摄制,再一次挑战了极限,荣获国家级赛课二等奖。成功的背后其实就是不断挑战的过程;努力终不负己。2019年6月我被评为阿城区中学音乐骨干教师,再一次见证了专业素养提升;作为骨干教师,我潜心磨课,用更专业化的素养引领示范,2019年6月在区级骨干教师汇报中做优质课《G大调弦乐小夜曲》,在教材重组加工方面创新拓展;2019年12月区级“金源杯”赛课-《万马奔腾》评为一等奖;2019年12月参加区级“特色课堂”优质课交流讲座-《我的这三年》受到好评;身为骨干教师,要做好引领和辐射的表率,2020年4月《鼓乐》一课参加哈尔滨市初中音乐团队“停课不停学”微课展播;教育云平台的资源征集,于2021年荣获哈市精品课程一等奖;2021年哈尔滨市“奋进杯”一等奖。2020年10月《黄鹤的故事》在阿城区“金源杯”赛课评为特等奖。 2021年4月、2021年3月《铃儿响叮当的变迁》一课,在黑龙江省骨干教师国培中作为优质观摩课展示。</p><p class="ql-block"> 2022年3—7月参加阿城区教学设计比赛,无生赛课荣获特等奖,哈市级无生赛课中获得一等奖、省赛一等奖。</p> <p class="ql-block">  科研引领、以研促教,我先后参加五个科研课题。</p><p class="ql-block"> 2016年参与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初中校本和谐德育途径方法研究》通过验收,结题。2019年1月省级“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策略研究”分项课题;“培养中学生公民素养的方法途径研究”,符合结题要求,予以结题。2020年12月,我参加的省重点课题“黑龙江省地方特色课程开发研究”成功结题。2021年4月阿城区教育科学规划信息技术专项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音乐导学式教学方法的研究》,2021年11月,《信息时代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策略的研究顺利开题》。  这两个科研开题启动了新一轮课题研究的良好开端,专家的指导使我明晰了课题研究的思路,领导的要求让我感受到肩上的责任任重而道远。</p> <p class="ql-block">  六、线上教学及效果。</p><p class="ql-block"> 从2020年开始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使线上教学变成教学工作者的常态,也推动了新一轮的教学改革。</p> <p class="ql-block">一、课前准备</p><p class="ql-block">固定使用一个会议号,可设置周期会议,不用反复发会议通知。</p><p class="ql-block">课前调试好设备、课件,课前提前20分钟进入会议室,并向班级群发链接提醒学生上课,提出具体上课准备用品和要求,监督学生及时上课并打开摄像头。</p> <p class="ql-block">  二、课中</p><p class="ql-block"> 1.会议录制生成视频和文字版会议纪要,便于后续整理和使用。</p><p class="ql-block"> 2.分享屏幕授课,视频头像开启后录制视频不遮挡教学屏幕。</p><p class="ql-block"> 3.需要学生看教师的动作等示范时,停止分享屏幕。让学生更直观看到教师的演示。</p><p class="ql-block"> 4.及时通过连麦或查看学生打字交流,通过手机另一个号进入同一会议室,及时查看学生动态,保证课堂反馈及时有效。</p><p class="ql-block"> 5.与听课教师或班主任多配合,联合教学加强课堂中对学生的管理。</p> <p class="ql-block">  三、课下:</p><p class="ql-block"> 及时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需求,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整。</p> <p class="ql-block">  音乐就像一颗水晶,它能澄澈自己,也能清凉别人。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之中还浸润着艺术,更是一种流连于心悦的德行。智慧的工作、愉悦的生活,并实现两者统一,是我要的教育人生!</p>

教学

音乐

学生

探究

参加

满族

课堂

一等奖

骨干教师

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