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读书有感</b></p><p class="ql-block"> 《幼儿园自主性区域活动》一书中指出:对儿童来说,物理知识和逻辑数理知识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两者相互依存,共同发展。这两种知识都依赖于操作。幼儿在进行操作时,教师的角色是多面的,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操作情景做灵活转换,体现在反思性思维、观察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及时评价等。下面就以一次关于孩子进行的飞行棋游戏来说说教师的观察和师幼互动。</p> <p class="ql-block"><b>活动背景:</b></p><p class="ql-block"> 对于大班幼儿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对有挑战性的益智游戏感兴趣,所以我们在区域里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些棋类游戏,这段时间一直有小朋友在尝试玩飞行棋。</p><p class="ql-block">观察时间:2022年11月3日 </p><p class="ql-block">观察地点:大四班益智区</p><p class="ql-block">观察对象:阳阳、小宇、寒瑀、翼博、小桃子</p> <b>第一回合:放手——规则就这样来了</b><div> 8点05分,区域活动开始了,阳阳拿出自己新带的飞行棋向小宇、翼博介绍到:“这是我带来的飞行棋,你们玩过了吗?”小宇说:“我家也有的,我玩过了,我经常跟爸爸玩的。你看,飞行棋里面有四种颜色的棋子。”小宇边说边摆:“下棋需要个骰子”,“谁走到这里,谁就赢”,“走到和飞机一样颜色的格子里面还可以飞。”约定规则后,阳阳一声令下“开始,你先!”小宇第一个,寒瑀第二个,翼博第三个、阳阳最后。小宇掷到了数字“5”,他点数了骰子上的小红点,拿起棋子反方向直接跳到黄色的直线路线1、2、3、4、5,边数边走。这时,小宇马上说:不是走这边,错了,是顺着从这边绕过来,这里有箭头,到这里才转弯。于是,阳阳回到起点重新走,寒瑀说,从这儿走,只能一步一步走。小宇再次强调,棋在这里,按箭头方向走1、2、3、4、5,就走五步。边说边手把手教阳阳,这次终于成功了。轮到第四个翼博,他掷到数字“3”然而,他仍然反方向跳着走三步,这时,阳阳马上示范从这里走,走三步,这样才对,就这样四个人掷到几再顺时针方向走几步依次轮流。</div> <b>基于游戏过程分析: </b><div> 从第一回合中看出,游戏时阳阳、小宇、寒瑀、翼博四人在游戏前先说规则再游戏,体现了大班幼儿较强的游戏规则意识。四人按顺序进行游戏,当阳阳掷到5,到底往哪儿走,走几步引发了大家的争论,在这个过程中,阳阳四次尝试操作都被否定,小宇前后五次示范讲解,每一次都会耐心的重复游戏规则,最后在小宇手把手教的过程中顺利准确的执行规则。而当翼博在操作时发生和自己一样的错误时,阳阳马上指出并主动示范正确的操作。可见,在这个过程中飞行棋的规则从口头约定走向动作操作时出现了分歧,孩子们通过自主协商,示范讲解尝试解决。特别是小宇对飞行棋的游戏规则不仅知道而且能用语言和动作示范,愿意并耐心的教同伴,还会运用充分的理由告诉同伴为什么这样操作,显而易见小宇对规则很了解而且思维逻辑能力较强。而阳阳从不会到会的过程中,完全是基于同伴间的自主学习,以及他耐心倾听接受建议,不怕失败坚持挑战的良好品质。<br></div> <b>老师的支持策略:</b><div> 整个游戏过程中,教师以观棋者身份参与其中,观察参赛者的游戏进程,放手让孩子充分进行自主学习、协商解决问题。<br> 1.利用游戏后的分享时间与幼儿讨论飞行棋的游戏规则,配以图片、视频的方式,让幼儿能更直接形象地感知规则的含义<br> 2.请几位对飞行棋有相关经验的幼儿作为下棋的“教练”,其它孩子可以在想要游戏时选择自己“教练”。一方面其他孩子会在“教练”的指导下逐渐熟悉游戏规则,另一方面“教练”也可以在高频率的游戏中提高自身游戏水平。<br></div> <b>第二回合:提问——下一局我也要来</b><div> 时间到了8点20分 ,一个回合后,翼博说我不玩了马上就走开了,小宇、阳阳、寒瑀仍然继续着。轮到寒瑀掷到数字5,小宇和阳阳两人先后点数验证,确实走了5步。当轮到翼博时,阳阳大声叫了翼博。就在这时,他指着旁边桌子摆放的一盒斗兽棋说:“这个里面还有个一样的棋子。”小宇说这个是别的棋盘的,不能拿来。游戏又重新开始了,可小宇和寒瑀争执着谁第一个开始。阳阳提议说:“石头剪刀布决定吧。”寒瑀第一个,小宇第二个。轮到阳阳时,他发现棋子被弄乱了,生气地问到:“谁给我弄倒的”。小宇有些委屈两手举起说:“我不玩了,你自己玩吧”,寒瑀轻声说我也不玩了,道默默的也走开了,这时阳阳一边摆着棋,一边嘀咕着:“谁来和我一起玩。”时间就这样过去了三十秒.....<br> 我走到阳阳面前,问道:“游戏结束了吗,这局加个我好吧?”,阳阳顿时露出笑容。我问“怎么玩?”阳阳马上站起来手舞足蹈的示范讲解游戏规则。一旁的寒瑀,走过来说“红色是我的。”接着我、寒瑀和阳阳三人依次进行游戏。第一个是我,阳阳两手合拢再分开向我演示掷骰子的方法,当我掷到“3”时,阳阳马上示范1.2.3.这样走,轮到寒瑀“6”,边数边走了六步,阳阳“3”走了三步,当第二次阳阳再次掷到点数2却少走一步时,我发现了问题,说道“3不是走三步吗,你再试试。”当第四次阳阳掷到点数3,一旁观看的小宇就像现场解说员指着箭头说:“你从这里可以飞过去了。”我提问道:“为什么可以飞过去?”小宇说:“你看,这里颜色一样,走到一样颜色的是可以飞过去的。”就这样,我们下了一个回合,这时一旁的马翼博说下局我也要参加。<br></div> <b>基于游戏过程分析:</b><div> 飞行棋游戏是具有明确规则的游戏,它需要孩子具备一定的规则意识、合作意识,同时遵守轮流玩耐心等待的游戏规则。游戏中的翼博略显烦躁不愿等待在中途离开了游戏。而散落在桌上的其他游戏材料,引起了阳阳的注意,而且一颗同类的飞行棋棋子的出现暂停了飞行棋游戏。当每个人都摆满五颗棋子后,第二轮游戏开始了,自主商量决定游戏顺序,不料意外倒塌的棋子让阳阳很生气,也让刚刚开始的游戏遭受了意外的解散。我分析了飞行棋解散的原因可能是:</div> 1.翼博的独自离开,减弱了其他人的兴趣;<br> 2.新材料的干扰中断了游戏,让原本下棋的热情又少了些;<br> 3.是阳阳棋子的意外倒塌并不是同伴所为,没有人愿意承担;<br> 4.是阳阳首先停止了游戏,才导致其余两人离开。<br> 因此,就像飞行棋这种需要合作的规则类游戏,它需要孩子们具备较强的合作规则意识,同时尽可能的减少干扰游戏的因素,才能助力游戏持久顺利的进行。<br> <b>老师的支持策略:</b><div> 1. 调整区域格局,将竖排桌子摆放调整为两个横排,避免相互干扰。 <br> 2.游戏中的直接介入是教师做的最智慧的决定。情境中当阳阳等待持续了30秒后,教师以棋友的身份介入其中,让阳阳的情绪从失落失望到兴奋积极的状态,呈现了一次闪电式的变化,可见,教师的及时介入是阳阳所需要的。然而,教师的介入也吸引了寒瑀的再次回归,三个人的规则约定让飞行棋游戏正式进入新的状态。接下来的游戏中,教师马上调整角色秒变一个不会下棋的孩子,灵魂三连问 “不会” “这棋怎么下”,“掷到3可以走吗”,“你为什么可以飞,我可以吗?”激起了阳阳急切去表达的激情,以及帮助同伴的一颗热心。因此,阳阳自然而然成为了一个下棋小老师,他耐心的、认真的、详细的向同伴讲解游戏规则,还不断的进行动作示范,在讲解中约定规则。正是机智的介入,让教师有机会变成学生,让学生有机会成为教师,从而让这次游戏变得格外有吸引力和趣味性,也让大家看到了他们融洽的、专注的、友好的游戏精神。<br></div> <b>第三回合:接纳——我们就这样下</b><div> 教师参与过后,一旁的小桃子也想来试试。孩子们首先以剪刀、石头、布的方式来决定。小桃子第一次就掷到了“6”,她派出了一架飞机,紧接着其他三位孩子也陆续派出飞机进行比赛。游戏了持续了15分钟,进入了白热化状态,小桃子、寒瑀、阳阳三人依次进入了最后的直线通道,小桃子掷到了“4”,她喊道“1、2、3、4”正好到达终点,“哇,胜利了”,小桃子兴奋的手舞足蹈。轮到阳阳,他掷到点数5,他数到1、2、3,这个时候,棋子已经在终点了,“但是还要退两步”他失落的说道,一旁的小宇开始掷骰子,他投到了“6”,小宇说:“你看我要回去更多步呢。”阳阳和小宇又接连投了好几次,要么不是差几步,要么就是多几步。阳阳忍不住说道:“都投好几次了,怎么就没有刚好投到那个步数啊,时间太了。”小桃子也说:“我都等不及下一局了。”我估算了一下时间,这局差不多快15分钟了,于是询问到:“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小宇说:“那我们现在投,无论投到几只要超过了终点就算赢好不好?”阳阳说可以。一旁观战的蕊蕊说:“这样不对,飞行棋不是这样玩的,要遵守规则。”以渃说:“你们问问小桃子她同意吗,她也参加游戏了。”阳阳询问了小桃子,小桃子同意了。于是他们就以这种“新规则”继续游戏。<br></div> <b>基于游戏过程分析: </b><div> 在最后胜利的边缘,人人都渴望成功,而且在持续了长达15分钟的飞行棋游戏后,走进终点是游戏者迫切的目的,当小桃子第一个进入终点后,阳阳和小宇都有些着急。在进行了几轮尝试之后,两位孩子都没有最后进入终点。通过老师的询问,阳阳出现了想要改变游戏规则的想法,虽然一开始遭到其他幼儿的质疑,但是最终三位孩子还是达成一致。《指南》中指出要支持幼儿与同伴合作探究与分享交流,观察中发现阳阳在发现比赛较难进行下去之后,能够与同伴商议,制定出新的游戏规则。在此过程中,教师以观战着身份,在出现问题时提点幼儿,支持幼儿的想法。<br></div> <b>基于《幼儿园自主性区域活动》的反思</b><div> 《幼儿园自主性区域活动》一书中指出,教师经过深思熟虑做出的回应,要挑战儿童的思维,增强他们的自信,促进他们的学习。整个飞行棋游戏,是追随幼儿兴趣、经验、需要,自主产生的规则游戏活动。从飞行棋怎么走到教师介入游戏,就是孩子们从制定规则走向执行规则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成就一个个“守规则”的孩子,让我感受到小规则有着大作用,老师的有效支持助力孩子们的新成长。同时,机智的回应也助推了游戏的进行,当围观孩子都想参与时,教师回答“我们玩好了你们再玩”,隐性的告知幼儿做事情需要有始有终的完成。 “如果你们玩,可以用这种方法玩”,助推新的游戏规则产生。可见,教师的支持策略让孩子又向新的基点再出发。<br></div> <b>从本次游戏观察后的一点感悟:</b><div>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时时处处有规则,规则是行为和活动的准则,很多时候自由的、有序的生活环境都是建立在相对的规则之上的,因此必须要让孩子们在理解约定规则的基础上去遵守与执行。比如:游戏前孩子们约定骰子掷到几,棋子就走几步,棋子走到终点才为胜,整个游戏中让每一个游戏者学会遵守与执行规则。小小的一条游戏规则从约定到理解到执行,孩子们慢慢的懂得了规则的约定需要协商,协商需要倾听,倾听才能互相学习,学习才能理解执行。因此孩子们在游戏中提升的不仅仅是遵守游戏的规则,而是全面发展了孩子们的学习、交往、操作规则。<br> 维果斯基指出,游戏创造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作为教师,在读懂幼儿游戏行为及真实需求后,教师的有效支持能够促进幼儿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因此,游戏中教师的有效介入就是基于他细致的观察,当孩子情绪低落快要放弃最需要他的时候进行了介入,并以同伴的身份扮演了一个不会下棋的同伴,适时的向同伴寻求帮助,让他们觉得被信任、被需要。基于幼儿的视角,教师的理念必须智慧,把问题“还给孩子”让他们“讲解游戏规则”,使孩子成为游戏的主动者。教师适度的“示弱”,给予孩子自我解决问题的机会。以教师退后,幼儿在前的理念和幼儿游戏、交流,成为幼儿游戏的“助推剂”。<br></div> <b>写在在最后:</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场飞行棋的对决,</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孩子们在一次次示范交流、约定执行、点数验证中,</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让自己成为一个“守规则”的人。</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教师在一次次观察、分析、支持中读懂孩子助推游戏,让自己成为一个“会观察”的人。</div></div>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泊中心幼儿园 丁玉供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