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比较特别,我用另一种方式跟大家上课!先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因为这一次的线上课,我是负责21级7个班的幼儿故事的科任老师,我是卢凌辉老师,接下来的两周时间,我同学们复习幼儿故事创编与表演里面的一些重点难点与技巧。</p><p class="ql-block"> 在本学期,我们其实已经完成了幼儿故事创编与表演的课堂学习了。大家在课堂作业中,也已经把幼儿故事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有小组故事表演,也有个人故事讲述的训练。老师一方面把好理论讲解难关,另一方面深入浅出结合具体作品供同学们学习训练。</p><p class="ql-block"> 在第二章幼儿故事讲述里,主要学习内容是幼儿故事讲述的语言表达技巧、讲述的特点与策略。</p><p class="ql-block"> 无论是日常说话、交流,抑或是朗诵、演讲等,好的声音一定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于幼儿来说,他们的听觉更加直观,声音是否悦耳、动听,能够使他们在第一时间决定是否“听话”,因此,掌握正确的方法,科学发声,是讲好幼儿故事的基础和前提。</p><p class="ql-block"> 掌握了正确的发声技巧后,我们拥有了动听的声音,而要想表达好一个故事或者一个文艺作品,需要有一定的表情达意的基本功与技巧,可分为内部技巧与外部技巧,简称内三外四。</p><p class="ql-block">(一)内部技巧</p><p class="ql-block"> 表达的内部技巧,指表达者在理解感受作品时激发内心感受与真情实感的方法。内部技巧有三个:情景再现、内在语、对象感,简称“内三”。</p><p class="ql-block">(二)外部技巧</p><p class="ql-block"> 表达的外部技巧,是指将理解感受作品后产生的思想感情进行外化的方法,也称为表达的体现技巧。外部技巧有四个:停连、重音、语气、节奏,简称“外四”。</p><p class="ql-block"> 每个人的声音都有自己的特点,在这样的基础下,当遇到不同的情境、诠释不同的角色、产生不同的情感的时候,我们的声音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不同的变化,如高兴时语速轻快、气息足、音高,伤心时语速缓慢、气息弱、音低,激动时声音明亮、气息强等,除此之外,人的一生中声音也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变化,孩童时期和老年时期声音已经完全发生改变。在故事讲述的过程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情况,而当下我们的声音都有一个基本状态,因此,适当使用技巧和方法来使声音发生一些变化,使其产生更好的表达效果,显得至关重要。</p><p class="ql-block"> 我们把书上看到的或听到的故事,用口语形式绘声绘色地讲出来,就是讲故事。讲故事几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门艺术,这种艺术形式今天依然活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好的故事,有助于人们认识生活、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思维,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陶冶高尚的思想情操。一个好的故事讲述者,能把故事的人物形象、环境事件等立体地呈现于听众面前,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听众能从中受到强烈感染和教育。</p><p class="ql-block"> 幼儿故事内容较单纯浅显,篇幅较短,情节生动有趣、完整连贯,语言活泼、简明上口,适合幼儿听赏,幼儿故事讲述深受幼儿喜爱,是幼儿学习语言、培养幼儿语感的极佳方式,是寓教于乐的重要手段。因此,能用清晰规范的普通话口语,投入地、绘声绘色地讲述故事是对幼儿教育工作者的职业要求,是幼儿教师的基本功之一。</p><p class="ql-block"> 那么接下来,我们跟视频学习一下声音如何转换。</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好了,看了视频中老师的示范,想必很多同学都觉得这样的声音转换练习有难度,因为比较难为情,但是要想在日后考试、比赛或者幼儿园工作中能获得考官、评委和孩子们的认可,声音转换是必不可少的技巧,请同学们务必多听多模仿多练!下面我们来听一个完整版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以上是今天的幼儿故事创编与表演复习内容,课后作业是请同学们灵活运用今天的内容,复习、练习好各自期末本科的考查内容“自选一个幼儿故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我们下周继续,谢谢大家的观看和聆听!</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