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们的报社——《上海科技报》50周年大庆,12月16日,报社借上海图书馆新落成的东馆举行了庆典活动。 <h5 style="text-align: right;">上海图书馆东馆</h5>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庆典会场的部分图片</h5> 回顾自己与《上海科技报》的邂逅和渊源,不禁感慨万分。<div>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在上海耀华玻璃厂宣传科主编《耀华》报。每天上班拿到报纸后,翻看各种各类报纸,及时了解时事信息是我的例行工作之一。1986年春的某一天,一个很平常的日子,照例在办公室浏览报纸,《上海科技报》一则招聘启事,吸引了我的目光。招聘启事用花边框起来,很醒目,是《上海科技报》社和上海科普出版社(筹)联合招聘编辑记者和经营管理人员,共招聘20人。我看了一遍又一遍,主要条件就是大专以上学历,35岁以下年龄。</div> 由于文革中大学停招了10多年,恢复高考时间不长,据悉,当时上海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者比例很低,仅10% 左右。而《上海科技报》那时发展势头正健,社会影响也不小,仅我们厂每年订阅《上海科技报》40多份,每个车间、主要部门都有。对照招聘条件,我均符合要求,心里不免有些“蠢蠢欲动”。在宣传部门工作,曾接触接待过不少媒体记者,当时记者是无冕之王,社会地位很高,对他们很是有些羡慕。但在那个年代,按部就班,一辈子在一个单位工作是常态,何况是耀华厂这样近万人的大企业,能在宣传科工作,已属脱颖而出,众人羡慕的“上层建筑”了。然而,一则招聘启事扰乱了我的平常心,勾起了我的新闻梦。<br><br> 我感觉到命运之神在向我招手。之前听说有大学同学通过招聘进了有关新闻媒体或政府机关,但因为是内招,知晓者有限,我遗憾自己无渠道无人脉无背景,得不到那样的招聘信息。像《上海科技报》这样把招聘启事刊登在报纸上,大张旗鼓向社会广揽人才的做法并不多见。第一次在报上看到新闻记者招聘启事,所有人只要符合条件均可报考,我决定去试一试。 应聘报名是在上海科学会堂,一座典雅高贵的历史建筑,踏进大门,就给人一种高大上的感觉。前来报考的人非常多,挤挤挨挨,络绎不绝。我的报名编号是270号,据说最后报名编号都排到了600多号。<br> <br> 1986年4月13日进行初试,考时3小时。我坐在教室靠后的位置,拿到试卷就埋头做题,内容很多很杂,题型类型也多。但我原本就从事新闻相关工作实践,并研读了一年《人民日报》新闻函授课程,所以感觉并不很难。而且我自小学、中学直至大学,学习成绩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按时下的流行词就是“学霸”,所以我并不怵考试。我交卷时,离考试结束尚有半小时,教室里没几个人离开,大部分人依然在奋笔疾书。<div><br></div><div> 招聘启事上刊登的复试时间是4月27日,那些天我忐忑地等着复试通知,然而日复一日,杳无音信。因为没有标准答案,无从核对确认做题;因为与报社的人和数百考生一个也不认识,也无从打听消息。难道第一轮就被筛下来了?有点疑虑有点迷茫。但想到山外青山楼外楼,毕竟那么多人报考,考取的概率是非常小的。暗自庆幸自己报考没有告诉任何人,神不知鬼不觉,落选了也不至于丢脸。谁知,劳动节后的第二天,收到了《上海科技报》的复试通知(有资料留存)。看到信封上漂亮老道的毛笔行书,想着报社的人都是有文化有水平的,以后或能加入这一群体了,心里美美的,对这个报社更加向往了。<br></div> 初试虽已淘汰了大部分报考者,但复试还是有80多人。记得是在科学会堂2号楼的阶梯教室。我坐在靠窗一排位置中间,几个监考不时在过道上巡视。考程过半时,一个女监考走到我旁边停下了脚步,看了几秒钟,我自顾答题,也没抬头。却不料她离开时说了一句,“侬考得蛮好。”我心里格登了一下,望着她离开的背影,心想,就看了这么一会儿,后面好多题还未做呢,怎么说我考得好呢?后来得知女监考就是时任《上海科技报》副总编、德高望重的毛秀宝老师。事后回想,她当时是指我初试成绩考得好吧。<br><br> 复试通过后,我又来到南昌路59号,当时《上海科技报》所在地,在楼上的一间小屋进行面试。报社的几个老总,以及相关部门主任围坐一圈。他们向我介绍了《上海科技报》的情况,也向我提出了不少问题。说实话,虽然一路闯进了面试,但对《上海科技报》了解得并不多,对科技知识也是一知半解。因为我爱好文学,大学学的也是中文专业,所以这方面我谈不出多少话题,但我的进取性,我的独特见解,我的淳朴踏实,想必获得众多面试官首肯。我被录取了。进报社后才得知,我竟然考了第一名。毛秀宝老师不止一次地夸我:“小阮你是状元考进来的”。然而我却是最后一名到报社报到的应聘者(约超时半年)。 <h5 style="text-align: right;">那时报社在南昌路59号小洋房(现为市科协思南楼)</h5>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在宝钢炼钢炉旁现场采访</h5> 上海耀华玻璃厂是大型国企,很牛气的,一纸调令轻如鸿毛,在耀华厂搁置了很久很久。<br><br><div> 去报考时,因为怕落选丢人,所以我是瞒着厂领导的。当我把录取通知拿给分管党委副书记,领导觉得很突然很生气,说什么都不同意放我走。《上海科技报》社副总编带人来了多次商调,外调等都做好了,然而,调不动我。</div><div><br></div><div> 我在宣传科主编厂报,而且又是党员,工作岗位和发展前景其实都挺好的,如果不是那次招聘,我本没有跳槽的念头。但是既然幸运地考上了就不想失去这一机会了。然而,单位不肯放人,报社也没办法。按说,录取后报到时间是有规定的,超过时间就视为放弃,报社再从应聘者中择优录用,大有人在。我不免忧心忡忡。招聘负责人,报社副总编朱培宽慰我说:“你什么时候来都可以,我们肯定要你的,报社大门向你敞开,我们等着你。”我听了很感动,也更坚定了去《上海科技报》的决心。<br></div><div><br></div><div> 现在跳槽是平常事,但在30多年前这可是大事呢,如果调动也是在单位内部,跨行业调动确实鲜见。然而如有好的去处,单位一般也不会阻拦。同时考入的几人早就成为报社的记者或编辑。<br><br></div><div> 我一次次地找党委分管副书记、组织科长软磨硬泡。领导对我说,“你在厂里除了党委会不能参加,哪里都可以去,到报社去做三等公民有意思吗?”我知道他们不舍得放我走。因为厂报是我在主编,虽说全厂有30多个通讯员,但是一下子要找一个替换这么重要岗位的人也非易事。我答应领导,培训好通讯员队伍,找到合适的人选再离开。我专门请来大学老师对通讯员的采访写作进行了系列培训,又安排他们对厂长进行集体采访,并带领全体通讯员赴本厂苏州矿山实地采访,开展作品讲解评选等。在提高通讯员采访写作水平的同时,也物色到合适的接班人,向领导进行了推荐保荐。如此再三,加上多方力量斡旋说服,在拖了半年后,厂组织部门终于为我办理了离职手续。赶在1986年年尾,我终于到《上海科技报》报到,成为了一名正真的新闻记者。 <br></div> <h5> 上世纪九十年代在上海工业大学(现为上海大学)采访,中间为钱伟长校长,右一为常务副校长徐匡迪,左二为市科委副主任,左一为《文汇报》记者</h5>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在采访现场模拟操作</h5> <h5> 上海市第一位博士副市长严隽琪上任才一周,本人便到人民大道200号她的办公室进行了人物专访</h5> 当时的《上海科技报》蒸蒸日上,人才济济。领导关心帮扶压担子,老同志悉心指教传帮带,自己努力学习新闻业务、科技知识,我很快适应了报社的工作环境和节奏。从此,我的舞台从一个企业拓展到面向上海,我的人生与《上海科技报》的发展紧密相连。在《上海科技报》工作至退休长达24年,长期从事记者、编辑工作,曾先后担任过新闻部代主任、报社值班长、总编办主任等职。报社的整个流程,从采访、写作、编版面、做专版、管理协调新闻团队重大采编活动,一直到审阅签大样,各个岗位我都做过。记者职称从初级、中级、副高级、一直到正高级(正教授)。 <h5 style="text-align: right;">采访同济大学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品先</h5> <h5 style="text-align: right;">2006年参观雪龙号极地考察船</h5> <h5 style="text-align: right;">2006年6月在洋山深水港</h5> <h5 style="text-align: right;">2007年11月飞赴北京参加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年会并上台交流论文</h5> <h5 style="text-align: right;">与参加中国科技新闻年会的其他专家学者参观鸟巢</h5> 几十年的新闻生涯收获颇丰,曾获得上海新闻奖、上海新闻论文奖、全国科技新闻论文奖、全国科技优秀作品奖、中国科学院科星奖、上海科技新闻奖、华东六省市科技新闻奖、上海教育新闻奖等各类奖项30多个。所写的各类报道,有上百篇文章被《人民日报》及《人民日报海外版》、《文汇报》、《解放日报》、《报刊文摘》、《新民晚报》、电台、电视台以及诸多外省市报刊等转载、转播。所写的报告文学、长篇通讯等作品被编入《大上海骄子》、《中国教育群英谱》、《奉献者之歌》、《师表》、《见证荣光》等约20本书中;在《科技潮》、《科学新闻》、《今日上海》、《中国科技新闻研究》、《行政与人事》等10余种杂志发表作品几十篇。我还出版了28万字的人物通讯专著《生命放歌——上海当代科技精英、杰出人物风采录》一书,并参与了《上海科普年报》创刊及以后多年的编写工作。2008年,当时的上海市科教党委编写改革开放30年丛书《智慧在创新中迸发》(45万字),我被聘为统稿专家之一,对最后的书稿提出修改方案,并作终审。2009年,受聘复旦大学,我为大学生讲授选修课《科技采编与评论》课程,每周2课时,共持续了一个学期;还曾先后在上海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等为大学生、研究生开设讲座等。 <h5 style="text-align: right;">采访现场</h5> <h5 style="text-align: right;">2016年参观位于张江的商飞公司</h5>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在讲坛上发言</h5> 我感谢《上海科技报》引领我走上新闻从业者道路,为我的人生打开了链接大千世界的窗口;我感恩《上海科技报》这个平台,让我在担当记者崇高使命的经历中经受住了种种磨难困苦,助我成长成熟,收获理想和信念。如今的《上海科技报》已发展成为纸媒网媒综合性的融媒体。衷心祝愿50周年的《上海科技报》厚积薄发,继往开来,在新的时代重新出发,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