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盼天云收冬色,旧疾“疫”去万物新!在这个学期接近尾声的时候,我们迎来了齐鲁科学大讲堂第88期网络教研活动。 为了进一步提升全县科学教师的教学素养,县教研室高辉主任组织各小学科学教师齐聚钉钉平台,认真观摩学习本期齐鲁科学大课堂线上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分为三个环节:课例展示、专家评课、专家总结。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一、 课例展示</font> </h1> 第一节是由青岛市海岱小学的王琼老师带来的《植物的蒸腾作用》。王琼老师上课伊始,先让学生们观看了一段“不一样的房子”视频,进而引入今天要研究的问题:植物多了,会不会让空气变得湿润,引发学生研究问题的积极性。通过实验结合显微镜观察、视频展示等让学生们明白了植物蒸腾作用的过程及意义,构建了生物课堂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第二节是刘军老师带来的《植物的光合作用》,刘老师从学生的生长引入到植物的生长。刘老师的这节课充分体现了《标准》中“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的课程理念,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最后还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形成过程。 第三节课是高密市的孙晓璇老师执教的《植物的一生》。孙晓璇老师以马齿苋这一植物为例,通过学生课前的观察及记录,让学生经历了一般植物从“种子--种子萌发--生长发育--开花--结果”生长过程,更懂得了:野火烧不尽,春风春有生的意境。拓展部分,通过介绍土豆、绿萝等植物,继续让学生们走进更精彩的植物世界。<div><br><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二、专家点评</font></h1></div> 郝兴敏主任主要从核心概念、课标要求等对三节课进行点评。对三位老师的教学设计环节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针对每节课指出了亮点之处,并提出了中肯的改进建议。<div><br><div><br></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三、专家总结</font></h1></div> 最后,寿光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范则超主任受卢主任所托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总结:<div><br></div> 通过认真观摩本期的齐鲁科学大讲堂,我县科学教师学习了更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更有效的教学策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相信我们在日后的学习和研究中,定能更加精准的把握学情,设计出符合学生发展特点的教学设计,切实提高学生的科学学科素养。<div><br></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四、学习风采</font></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五、听课记录</font></h1> 齐鲁科学大讲堂送来的课程,不断促进我县科学教师的专业化成长。“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我们要向名师看齐,学思悟行,立足课堂学习理念,基于课标,基于学情,注重孩子的科学思维发展,切实提高自身教学设计能力和执教水平,提高教学效果,更有效的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