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中庸大概是最实用最有智慧的哲学概念了,“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过犹不及”,中庸之道要求人们待人处事始终能保持不偏不倚,保持一个“度”,这种“度”,就是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边界、分寸、适度,所谓真理往前多走一步就是谬误,“度”就是最接近真理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论语》有云:“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数”即为“度”,为君主服务,交往过于频繁,说话做事就会忘乎所以失去分寸,反而会招致羞辱;与朋友交往,关系过于亲密无间,可能触及其忌讳和隐私,冒犯了朋友也不知道,反而会交恶导致关系疏远”。不得不佩服夫子的敏锐和智慧,世间大多数人做事,关注的只是做得不到位,汇报不够频繁,交往不够密切,待人不够热情,关心不够无微不至,很少会想到用力过猛,做过了头也会出现问题。但社会学意义的“度”并没有一个具体量化标准,做到何种程度才是适度,完全依靠个人稟赋悟性去揣摩把握,没有固定规范的程式,这也是中庸之道固然高妙,却鲜有人能事事做的恰当得体恰如其分的原因。即使高人,也只能一直在追求中庸的路上,力求至善至美。</p><p class="ql-block"> 中庸的至真境界难以企及,却可以通过各种修炼无限接近,最终达到“随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境界。窃以为达到中庸之境可以通过三种途径。</p><p class="ql-block"> 首先要在行事中求真知。“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个人认知领悟能力固然有天生的因素,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天资和灵性,但形而上的认知只有在实践中与具体事情相遇,通过各种不同场景情境中具体问题的处理,才能最终找到那个隐藏于事情深处的“度”。经历阅历造就人们对“度”的掌控能力。闭门造车,枯坐空想是难以达到中庸之境的。</p><p class="ql-block"> 其次要在磨砺中求定力。聪慧之人固然能凭借悟性感知事物之“度”,然中庸之道是行动的哲学,能否在行事中做到不偏不倚,切中肯綮,就需要对自我心性加以磨砺,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行为,始终保持适度,无过也无不及。冲动时以中庸告诫自己,收敛适度,知止而后定,做人行事绝不越权越界。一旦越界也能激流勇退,及时控制事态发展,始终保持中庸的尺度,《道德经》云:“知止不殆,可以长久”。</p><p class="ql-block"> 最后要在达观中求通透。中庸不仅是待人处事的哲学,更是一种通透达观的人生态度。“发而皆中节”的中庸哲学也向我们提供了一种有轻奢又有简朴,有欲望又有克制,有出世又能享入世的理想平衡的智慧人生选择。清朝学者李密庵的《半半歌》就向我们描绘了这种中庸生活的美好图景。</p><p class="ql-block"> 看破浮生过半,半之受用无边。半中岁月尽幽闲,半里乾坤宽展。</p><p class="ql-block"> 半郭半乡村舍,半山半水田园。半耕半读半经厘,半士半婚民眷。</p><p class="ql-block"> 半雅半粗器具,半华半实庭轩。衾裳半素半轻鲜,肴馔半丰半俭。</p><p class="ql-block"> 童仆半能半拙,妻儿半朴半贤。心情半佛半神仙,姓字半藏半显。</p><p class="ql-block"> 一半还之天地,让将一半人间,半思后代与沧田,半想阎罗怎见。</p><p class="ql-block"> 酒饮半酣正好,花开半时偏妍。帆张半扇免翻颠,马放半缰稳便。</p><p class="ql-block"> 半少却饶滋味,半多反厌纠缠。百年苦乐半相参,会占便宜只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