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医侯保军

从文科

<p class="ql-block">我认识侯保军医生,有将近20年了。当时我还在我的老家教书,一天中午正吃着饭,有人打电话说我们同村的一位孩子(也是我从前的学生)出车祸了,是驾驶摩托车从街上返回出的车祸。我放下碗筷骑车到了事发地,很严重,残不仁睹。村医己到现场,120还没到。不大一会儿,救护车到达了现场,从车上下来一位二十多岁的小伙子,身穿白大袿,胸前挂着一副听诊器,看上去十分干练,迅速对伤者进行了处理,拉走了。后询问起来才知道方才的医生叫侯保军,是我们卫生院的医生。</p><p class="ql-block">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位医生也被人们慢地所熟悉。</p> <p class="ql-block">保军医生在白河卫生院工作了很多年,在老百姓心目中是一位医术过硬,本领领先,仁心仁术,平易近人的好医生。常言说:金碑银碑,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就这样在广大老百姓的广泛赞誉声中,保军医生为家乡的父老乡亲默默无闻地工作着。多少个不眠之夜,多少次餐风露宿,把多少个濒临死亡的人从奈何桥上又拉了回来。然而,就这样一位好医生,在白河工作数十年之后,不声不响的离开了工作岗位,不知去向。这件事使我不禁想起从前在白河卫生院工作过的小刘医生,当时是工资待遇和工作量挂勾,体现的是多劳多得,由于小刘医生门前排着长队,其他医生门前冷冷清清,所以被几个庸医所挤兑,被迫离开白河到县妇幼保健院工作,退休后被嵩县博爱医院反聘,虽然走了二十多年,这位年轻有为的好医生仍然没有被白河人民所遗忘。今天侯保军医生的离开,在人们心目中,仍然是个谜。</p> <p class="ql-block">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保军医生又回来了,又回到了白河人民身边,又回到了白河人民心中。这次回来他没有再到卫生院坐诊,而是接手一个大药房,于是白河人民奔走相告,人们信赖的好医生侯保军又回到了人们身边。大药房里,他那忙碌的身影再一次证明了白河人民对他的信赖!</p> <p class="ql-block">保军医生回来后用他的真心,用他的热情在为家乡人民提供着最优质的服务。疫情发生后,可以说侯保军医生,撑起了白河人民防疫抗疫的半壁江山。自从白河放开以来,保军的药店前,天还没有亮,购药的人就已经在大街上排起了长队。早已到了下班时间,来问医寻药者还是络绎不绝,弄得保军医生一连几天中午都吃不上饭,晚上已经很晚才拖着疲惫的身体才回到家里。</p><p class="ql-block">信誉至上,是保军医生遵守的信条,在买药过程中,听到保军医生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别买那么多,我给你包的,拿回去吃吃都好了。由于疫情肆虐,老百姓不放心,都想买点药放在家里,以备急需,所以当提出想多买点时,总会被医生苦口婆心的劝回去。比起那些大发国难之财,哄抬物价,买空卖空的不法商人,保军医生的高风亮节很值得我们颂扬。</p> <p class="ql-block">每次买药,都要经历一次漫长的等待,一等就是大半天,可是大家秩序都很好,按部就班,没人说话,没人插队,没人去打断侯医生的思考与诊视。</p><p class="ql-block">侯医生的医述高超,在白河是有目共睹的:前段时间我有一位亲戚因筋下疼痛,多次吃药无果,就到县医院检查,抽血,拍片,诊断共花一千多,最后确定为肺炎,让回来输液,遵医嘱,回来输了一星期,仍是疼痛难忍。不敢怠慢,二一翻身又到洛阳三院诊治,到了三院又和在县城检查程序差不多,看了一天,也没查出个所以然,弄很多药让回来吃,等回来把药吃完,还是疼痛难忍,于是拿着两次检查结果找到保军,保军医生对两次检查结果进行研判,很快就确定了病情,结果几包西药,花不到三十块钱就全愈了,最终被侯医生确定为“蛇丹疮”,对症下药,只几包就好了。</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屏幕上看到的背影,是保军医生的生活伴侣,事业上的助手,现在为药店的司药。我也不想拍她的背影,可在我等待拾药的两个多小时当中,一直没有抓拍到她的正面镜头,把她忙的连扭头的机会都没有。更别说吃饭了,那简直成了一种奢望。当足足站上一天,晚上拖着疲惫的身躯步履蹒跚地回到家中,能不饿吗?能不累吗,其中的痛苦,无以言表!为了白河人民的身心健康,你们付出的太多太多!</p> <p class="ql-block">一阵乳香知母到,半张故纸防风来。是贴在药店门上的对联。写到最后很想给保军医生送面锦旗,可上面写啥呢?写上"杏林春晚,桔井飘香"。“或是华佗再世,扁鹊还阳”都不能表达对保军医生的爱戴与崇敬之情!因为保军医生是人民的好医生,大众的守护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