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中国的万里长城,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建筑工程,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是中华文明的鲜明标志之一 。</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镇羌堡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城西偏北80里的新民村,在<span style="font-size:18px;">明代两百余年间,这里是西部的一道重要的边塞防线。</span>据《榆林府志》记载,镇羌堡于明初先置于东村,成化二年(1466年)尚书王复奏从东村堡移至高寒岭,更名为镇羌堡,后由延绥巡抚卢祥移至新民村,明万历年间用砖包城墙。后在500余年的风雨沧桑中,镇羌堡的大部分古建筑已不复存在,城墙砖也被人为拆除自用,仅城墙夯土墙体尚存,整体轮廓依然清晰可见,古城堡仍然具有重要的历史科考价值。</p> <p class="ql-block"> 镇羌堡内原有纵横通贯东西南北的十字主街两条,小巷若干条,楼铺10座,今大都被毁,仅存鼓楼、古佛楼、城隍庙、三官庙、观音寺、古民居等少数古建筑。</p><p class="ql-block"> 2014年,镇羌堡被列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对象是城墙和堡内的鼓楼、城隍庙、观音寺等4处文物保护点。</p> <p class="ql-block"> 镇羌,顾名思义,针对羌族等北方游牧民族犯边入侵而建的军事堡垒,带有浓厚的边塞色彩。“健儿拍马力追风,手挽长弧射两鸿。三千齐选征荒服,十万匈奴定可攻。”这首由明朝嘉靖年间出任神木道的张邦教题写的《镇羌阅武》,描绘了驻守镇羌的战士正在进行征战前的操练场景。镇羌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被称为“秦晋咽喉”“榆关保障”。</p> <p class="ql-block"> 东村堡长城遗址。</p> <p class="ql-block"> 守口墩</p> <p class="ql-block"> 府谷县境内的明长城于明成化年间修筑,由"大边"和"二边"两道长城并行的防线组成,呈不规则条带状分布,总长约144.934公里,计有墩台196个。大边长城东起麻镇梁龙头,西至新民镇城弟,墙体长约68.014公里,有单体建筑215座、关堡10座。</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二边长城,位于"大边"长城南,东起墙头,与山西省河曲县长城隔河相连,西至新民万家墩,西南接神木市明长城二边,墙体长约76.920公里,单体建筑38座,沿线有相关遗存4处。2017年4月陕西省政府将长城墙体及其附属设施一次性全部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个别照片摘至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