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敦煌

L'AMOUR ETERNEL

<p class="ql-block">我第一次接触中国舞的时候是初三那年,当初因为文化课不好上了高中为了考一个好大学,我选择了学校里的艺术特长舞蹈,当我第一次走进教室的时候看到快到我肋骨高的把杆,我不禁有些退缩,我在怀疑我的腿能承受这种高度吗,没办法既然来了就要硬着头皮上,在日复一日的压腿下,我的腿终于从弯腿压成直腿,我不禁感叹学舞的不易。</p> <p class="ql-block">敦煌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她在历史长河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直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她有着很多像鸣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山月牙泉那样的自然奇观,但无疑莫高窟,这支悠远回旋的古曲成就了她的辉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敦煌莫高窟 ,它的面积很大,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近代发现的藏经洞,内有5万多件古代文物,由此衍生专门研究藏经洞典籍和敦煌艺术的学科——敦煌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墙壁上一个个飞天画像那婀娜的体态、丰富的颜色、柔和的线条、复杂的笔画,敦煌壁画形象逼真,尤其是:“飞天”图案,被唐朝人赞誉为“天衣飞扬,满壁风动”,成为敦煌壁画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我们学的敦煌舞也是来源于壁画,什么是敦煌舞蹈-敦煌舞蹈的意义是什么?</p><p class="ql-block">如何将满壁静止的舞姿连接为动态的舞蹈程式是对中国舞蹈家们最大的考验。经过无数次模仿和研究,舞蹈家们才渐渐摸索出各个经典舞姿的起承转合。敦煌112洞窟中的“反弹琵琶”是最经典的舞姿,想要展现那一瞬间的姿态美必须兼顾头、肩、胸、胯、膝、踝的异向扭动。1979年,《丝路花雨》的编导和演员7次走进石窟,经过几个月的潜心研究,用连贯的舞蹈动作呈现出了壁画上S形曲线流动的韵律。依照此思路,壁画上静态、孤立的舞姿渐渐动了起来,连贯成流畅的舞蹈,在和敦煌音乐、服饰搭配之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舞蹈风格</p> <p class="ql-block">曾经在法国学习法文和绘画的常书鸿是首位“敦煌艺术研究所”的所长,他1943年来到敦煌,把毕生心血都倾注在敦煌艺术的保护和研究事业中。他和妻子李承仙组织修复壁画,搜集整理流散文物,临摹了大量的壁画精品,多次举办大型展览,出版画册。1996年10月,常书鸿的儿子常嘉煌和72岁的母亲一起回到敦煌,开始开凿现代石窟,他继续着父亲守护莫高窟的意愿。</p> <p class="ql-block">今年我已经升到了大三,并且上半学期已经结束,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 ,我希望在不久的大三下半学期可以向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坚韧不拔的完成自己选择的专业,好好把握机会,一定会为自己打造一片灿烂的新天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