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展风彩 互学共成长 ——理化生教研组

静待花开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为持续落实“双减”政策,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课堂效率,落实分组教学,打造优质高效课堂。我校有计划地开展了新一轮公开课活动。我们理化生组九位教师参加了讲课和说课,理化生教研组全体成员参加了听课和评课。</p><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分三个阶段:先进教师示范课课,新教师汇报课,青年教师评估课。</p><p class="ql-block"> 本次参与评课的领导:副校长田校长,教导处主任曹洁。</p><p class="ql-block"> 本次参与评课的老师:各学科教研组长和各学科备课组长及同学科教师</p><p class="ql-block"> 本次参与讲课的理化生教师:</p><p class="ql-block"> 物理老师:孙继会 刘洋 王嘉威 高纯秀</p><p class="ql-block"> 化学老师:李俊祎 高静 王雪飞</p><p class="ql-block"> 生物老师:郭小光 崔丽娜</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优秀教师示范课</p> <p class="ql-block">郭小光老师</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郭小光老师讲的《病毒》一课能创设情景,引发学生思考讨论,促进师生互动,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动手、动脑,训练基本技能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结合实际生活中的病毒,引发学生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合作精神。</p> <p class="ql-block">王雪飞老师</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王雪飞老师《质量守恒定律》一节示范课很好地体现了课程三维目标的整合,特别让学生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上得益非浅。整节课围绕质量守恒定律的推出开展教学活动,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教学活动形式丰富,尤其学生分组实验,探究实验内容多,整个课堂教学有序,气氛活跃,效果良好。 </p> <p class="ql-block">新教师汇报课</p> <p class="ql-block">王嘉威老师</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王老师讲的《电功》一课,能够认真研读课标,教学设计思路较清晰,教学目标能体现课程三维标。了解学生的实际,整节课知识点衔接的都很到位,特别是通过抢答的方式来梳理学过的内容,并且应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实现师生互动,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调动学生的学习的方式很值得我们学习。</p> <p class="ql-block">高纯秀老师</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高老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引导探究和学生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领者、参与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高老师教学语言清晰亲切,处处体现对学生的爱护和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活动,语言表达能力和科学素养得到提高。</p> <p class="ql-block">高静老师</p> <p class="ql-block">  高静老师《书写化学方程式》一节课课堂结构: 设计严谨有序,本节课教学设计结构可谓有板有眼,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先是回顾文字表达式,符号表达式,再引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重点讲解配平方法。层层深入的引导,教学效果好。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到位。 并且运用多媒体和教学资源相结合,配合分组教学课堂气氛轻松愉悦,学生参与率高。 </p> <p class="ql-block">青年教师评估课</p> <p class="ql-block">孙继会老师</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孙老师一节《凸透镜成像规律》分组实验探究课,课堂最大限度的减少了教师讲授,满足学生自发展的需要,做到了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智,在探究中创新,教师适当拨将学生提出的问题提高一步,深化一层,拓展一圈,培养了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科学思维的习惯,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p> <p class="ql-block">刘洋老师</p> <p class="ql-block">  刘洋老师《焦耳定律》一课,课堂内容设计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层层深入,符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并且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巧妙的配合多媒体 ,设计问题,问题有深度有广度,分层次提问,尤其是让做的准确快的同学检查并帮助错的同学,这一环节既务实又高效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课堂气氛活跃轻松,参与率高,值得我们学习。</p> <p class="ql-block">李俊祎老师</p><p class="ql-block"> 李俊祎老师《碳》整节课的感觉是“真实、平实、 充实、扎实”。所谓“真实”,指的是课堂上没有预演的身影,毫无娇柔做作,真正地反映了 课堂真实的一面;“平实”指的是教学过程中虽没有波澜壮观的场面,却真真切切向我们展示了一堂朴实的教学过程;所谓“充实”,指的是本节课教学设计充分,内容材料丰富多样;所谓“扎实”, 本节课下来教师教得扎实,学生学得也扎实。 尤其是本节课老师精选了许多精彩的视频和图片,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增强了学生的探究欲 ,特别值得我们学习。</p> <p class="ql-block">说课</p><p class="ql-block">课后几位老师分别从学情,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本节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以及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讲解了自己的设计想法。表现了几位老师雄厚和扎实的基本功。</p> <p class="ql-block">集体评课</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公开课结束后,同一学科同一教研组的教师相互评课,在交流活动中,各位听课教师都交流自身的想法和预期目标的落实,围绕这几节课的课堂组织、教学设计、整体特点等项目认真点评,各位听课老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给出宝贵的意见。交流活动在融洽的气氛中进行。通过此次活动,在锻炼自己帮助他人的同时,提高了全体理化生教研组教师的合作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lt;</p>

学生

老师

教学

教师

课堂

本节

教研组

探究

理化生

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