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书圣”王羲之与颜真卿是中国书法史上各体书家的两座高峰。据史料,颜真卿一生留下了大量的书法作品,截止目前存世的能看到的有45件作品,楷行草皆有,以楷书居多,行书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可以这样说,从历史至今凡习书者无不以颜真卿为师。</p><p class="ql-block">王羲之(左)颜真卿(右)</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颜真卿书法显著特征是雄强、壮美。颜体书法起笔以逆锋为主,行笔讲究中锋,收笔强调回锋,这种运笔体系追求的是书法线条的圆厚、拙朴、大气河张力。</p><p class="ql-block">颜真卿《颜家庙碑》</p> <p class="ql-block">颜体书法笔画几乎是笔笔藏锋,几乎是“藏”的不漏痕迹,许多笔画在起笔处都因多个点画的相交而被藏得严严实实,只有右上方的“点”和右下方的“撇”,逆起笔清晰,因逆得圆的外形,有钝的视觉效果。如颜体“国”字柳体“国”字转的动作,其作用之一在于取势,通过这个逆,使图得接下去的用笔更为有力,这也是古人所说的欲右先左”;作用之二是便于铺开笔毫,让笔锋与纸面接触,以收到中锋行笔的效果。</p><p class="ql-block">左:颜真卿 右“柳公权”</p> <p class="ql-block">颜体书法还强调回锋,与起笔的逆构成一种回应,体现着“藏头护尾,力在字中”的用笔精神。中锋用笔强调的是圆锥的毫挺立在纸面上,使储藏于笔囊中的墨汁能够均匀地流注,使形成的笔画从墨色上看产生中间偏黑而两边偏淡的效果。中锋是相付于侧锋而言的,侧锋太过容易产生扁薄,适当的侧锋则可以起到活跃线条的功效线条姿态多端,爽爽有神。</p><p class="ql-block">我们在临摹颜真卿书法时注意颜体一大特点,那就是颜字用笔中的折法非常丰富,如:</p><p class="ql-block">1.顺势而下法</p><p class="ql-block">这种方法往往是在横画写到一定长度时略作提锋,使笔锋聚拢,顺势向右下按笔并向下用笔。如“南”字。</p> <p class="ql-block">在这周的美术网课期间,愿同学们从单个字的练起,从单个字中的重点笔画练起。学习书法就像切割打磨一件玉石一样,在足够的耐心里面反复细心“雕刻”。只有如此书法的美,书法的意义才可能逐渐被体悟出来。同学们加油!</p> <p class="ql-block">这两个单字的临摹很用功谨慎。从字面上看出用墨有些粘稠。一般情况下,我们要把买回来的现成墨汁在倒出一点后,要加入适当的水来调和一下。切记水的量要以滴来计算,或者用毛笔蘸水后转移到墨汁里面。用毛笔调和几下后在用过的宣纸上试试看,以运笔流畅又没有过分的水渍洇开而模糊笔画为适当。慢慢就找到感觉了,像做试验一样慢慢调试本身就是书法的一种独特美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