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2年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简称“新十条”,它标志着在武汉通报第一例“不明原因肺炎”三年后,中国抗击新冠疫情行动迎来了重大转变。全国各地对三年防疫进行松绑,广州塔已经亮出了标语: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p> <p class="ql-block"> 钟南山院士表示:奥密克戎病毒并不可怕,99%的感染者可在7–10天完全恢复。</p><p class="ql-block"> 李兰娟院士表示:无症状感染者,都不是病人,无症状感染不是疾病,无需恐慌。 </p><p class="ql-block"> 张文宏表示:新冠病毒最终会成为季节性流行病,它正在进入最后一程。呼吁大家加强营养,用自身免疫力对抗病毒。</p><p class="ql-block"> 国家疾控中心原副主任冯子健直接放大招,说最终可能80%—90%的人都会经历感染! </p><p class="ql-block"> 专家们的话,说明病毒面前人人平等,大家可能都要面对病毒考验。网上有幅画:再过十天半个月,满大街都是神雕大侠了,杨过(阳过)、杨康(阳康)、王重阳。</p> <p class="ql-block"> 每次去医院给老妈配药,医院里人很多,什么都需要排队,大多数人是配药。看着我前面几位取的药大包小包的,都大同小异预防新冠病毒的感冒、咳嗽用药,显得我特另类,只是几盒治心血管疾病的药。出门看了一眼发热门诊,好像没什么人。</p><p class="ql-block"> 我所居住城市的许多人都囤好了药,坐等第一波疫情的到来。<span style="font-size: 18px;">市媒体报道,某医院一天内开出255盒连花清瘟颗粒,该数据是平时一个月出量的4倍。</span>俗话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如今是:手中有药,心中不怕。我没囤药,家里有8颗退烧片,还是上次老妈发烧医生开的吃剩下的,有两盒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我囤了口罩、免洗手消毒凝胶、酒精消毒液。对于囤药防疫情,我更注重自身防护,如果这些药能治新冠病毒,病毒早就不存在了,而且发烧、咳嗽不一定会死人,只是难受,但乱吃药会死人的。</p><p class="ql-block"> 据说南京一家医院,一个上午就接诊了18名病人,其中有4人被送进了ICU。症状都一样,全是急性肝损伤。这18名患者并未得新冠,全是因为怕感染,每天吃各种药预防,结果把自己吃进了ICU。</p> <p class="ql-block"> 传染病有三类40多种,有些传染病得过一次轻易不会再得了,比如我小时候得过的流行性腮腺炎、麻疹,曾一度流行的风疹、甲肝等。原因与这些病原微生物特性有关,感染后,身体会利用之前形成的免疫机制进行自我防护。</p><p class="ql-block"> 新冠病毒是属于另一种,感染一次並不能终生免疫。具有类似的特点还有流感,由于病毒型别多、变异快,容易从人体免疫机制中发生逃逸。这也是流感疫苗为何每年都要接种,因为重复感染的概率很大。</p> <p class="ql-block"> 人类真正消灭的传染病只有天花,能完全控制的也只有极少数病毒,99.99%病毒都无法被消灭,但它们最后会演化成一种普通疾病,与人类长期共存,虽然一提到与病毒共存,有的人就恨得牙痒痒,但这就是客观事实。</p> <p class="ql-block"> 钟南山说:奥密克戎的表型可以说是“新冠上呼吸道感染”,致病性已经大大减低,近期致死率已降低至0.1%左右,跟流感差不多。但他也提醒,由于奥密克戎的传染性仍远远高于流感,对它的防范还是要更加注意,重点要放在对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等群体的保护上。</p><p class="ql-block"> 在病毒第一波冲击中,我最担心的是92岁的老妈能否平安度过,她因是癌症、肾衰竭、心脑血管等多种疾病患者未接种疫苗。现在又倡导老年人打疫苗,老妈这身体能打吗?谁也说不准。我告诉老妈这病毒惹不起躲得起,您老尽量别出门,在阳台晒晒太阳,出门一定要带好口罩,回家要洗手。她告诉我出门会带双层口罩。网上看到一个小笑话,让我很有感触,小时候大人不让小孩子出门,说外面有狼。现在我们不让老人家出门,说外面有羊(阳),如今的羊(阳)跟狼一样利害。当年的小孩与当下的老人一样的害怕。</p> <p class="ql-block"> 2022年12月13日我们与<span style="font-size: 18px;">陪伴我们走过1034天的通信大数据行程卡说了</span>再见!社会面已不做核酸检测,也不需要核酸检测报告。我居住的城市唯医院需要健康码、48小时核酸检测报告才可以进医院。现在核酸检测只做单检,以前5、6个小时就出报告,现在得24小时,因核酸公司撤了,现在仅医院在做核酸,造成做核酸排队,出核酸检测报告时间长。有的核酸公司为了利益弄虚作假,但是不能因噎废食,谁出问题谁受法律制裁,核酸检测本身没有问题,而且对疫情期是有贡献的。</p> <p class="ql-block"> 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分析四种血型哪种更易感染新冠病毒,还附了图。A型血感染风险37.75%,是四种血型里最易感染的。因为我是A型血,当时把图截下来了,只是觉得好玩。</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们家除了老妈,我们都已接种三针疫苗,我是我们家第二个阳的,我们家的领头羊(阳)是在北京的儿子。儿子一直居家办公,此前因有事去了一次公司,回家七天后,突发高烧,连续高烧三天,吃退烧药也降不下来,第四天终于不发烧了,咳嗽。儿媳目前没有症状,在家照顾儿子,给家中消毒,北京正是疫情高峰期,很幸运两个孩子没有同时感染。我们远隔千里,只有在电话中相互关怀。</p> <p class="ql-block"> 因给老妈配药每月要去四次医院,现在进医院除了健康码,必须有48小时核酸检测报告。2022年12月13日下午2:20在医院做核酸检测,等了24小时也未看到报告在手机健康码上显示,下午3:30医院打来电话告知我阳了,阳性的报告不在手机上显示出来。我就这么阳了,没有一点感觉,没有什么症状,一切如常的阳了,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无症状感染?!</p> <p class="ql-block"> 如果不是进医院要核酸检测报告,我也不会去做核酸检测,阳了也不知道。我最担心的是老妈,做核酸检测当天还去老妈家帮她买了几天的菜,让她别出门。会不会传给老妈?她可是没接种过疫苗的92岁的老人,我从监控里看,老妈在家一切正常,还有邻居老朋友到家里来与她聊天。</p> <p class="ql-block"> 按大数据推算江苏的感染高峰在2023年1月14日。我们每个人的体质各不相同,我在江苏应属于第一波感染者了吧,每个人感染新冠病毒后的症状轻重也不一样,目前世界上还没有研发出能够治愈新冠病毒的特效药物,现有的药只是缓解症状。</p><p class="ql-block"> 疾病的价值在于让人锻炼出日渐强大的人体免疫系统。人体的免疫力是一个多维度、多成分、立体的防御性网络,是人类战胜各种传染病最强有力的后盾。每一次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病原微生物都可以激发和锻炼人体免疫。人体免疫是战胜疾病的基本武器,当人的免疫系统有严重缺陷并且无法恢复时,医生也无能为力。</p> <p class="ql-block"> 我确诊阳了,没有任何症状,也没有吃药,该干嘛干嘛,只是不出家门。现在羊群也开始分类了,阳了后分为:“喜羊羊”、“懒羊羊”、“美羊羊”、“沸羊羊”、“暖羊羊”、软羊羊”、“慢羊羊”、“哑羊羊”。我应该属于“喜羊羊”,儿子应该属于“沸羊羊”。我是家里防护做的最好,我却先阳了。只能说:不是防护不到位,而是病毒太狡猾,防不胜防啊!</p><p class="ql-block"> 12月15日钟南山院士走进中山大学“全国高校抗疫大讲堂”,讲述《新冠(Omicron)疫情动态及应对》的科普讲座。他说:现在致死率0.1%左右的奥密克戎约等于普通季节性流感,因为已经不存在肺炎症状,所以现在已经不适合叫新冠肺炎了,现在发展到的阶段实际上是新冠上呼吸道感染,或者简单说就叫新冠感冒。目前众多数据显示,感染过一次奥密克戎后,一年内再次感染的比例非常小。他说,感染一次奥密克戎后,体内会产生抗体,等于打了一次疫苗。</p><p class="ql-block"> 按<span style="font-size: 18px;">钟南山院士的说法,我的这次感染等于打了一次疫苗,与之前的三针疫苗相加,我的身体岂不是接受了四次疫苗。</span></p> <p class="ql-block"> 2022年12月16日上午有朋友发消息进医院不再需要核酸检测报告,当大家还在疑惑真假时,晚上,媒体发布<span style="font-size: 18px;">市防疫</span>公告:政策调整,医院对门急诊就诊人员不再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结果(口腔、耳鼻咽喉、血透等高风险科室防控政策由各医疗机构另行制定),住院病区防控政策保持不变。</p> <p class="ql-block"> 居家坐等阳转阴,前几天还在猜高峰什么时候来我居住的城市,转眼间,高峰就在眼前了,确实比预想的更快。昨晚市里防疫政策公告,除了初三,高二、高三的学生到校上课,其他年级的学生都在家上网课。</p> <p class="ql-block"> 12月17日晚,市知名公益网友“一分钟公益”发起人“我爱刘德华”在朋友圈发了一条求助信息,很快,这条信息点燃了众多市民的热情,“我家有药!”“我帮你送过来!” 当晚9时,“我爱刘德华”已经收到爱心网友的80余颗布洛芬。一颗颗小小的药丸凝聚了整座城市守望相助的温暖。</p> <p class="ql-block"> 十二月国家防疫政策由封控转向放开,十二是个意蕴深刻的数字,也被人们赋予了特殊的寓意——“难忘”。因为“朋友”“恋人”“爱人”“家人”的笔画都是十二画。网上有一句流行语:如果你的朋友中还没有人得新冠,请检讨一下你的社交能力。</p> <p class="ql-block"> 我的核酸检测报告已显示阴,在这个十二月,我做了回神雕大侠,圆了一次武侠梦,现在告别杨(阳)过、见到杨(阳)康、未来阳光。</p><p class="ql-block"> 儿子的抗原检测也快见到杨(阳)康,很幸运,目前我们家其他成员还依然是牧羊人。</p> <p class="ql-block"> 疫情三年,随着<span style="font-size: 18px;">奥密克戎</span>病毒减弱,防疫政策的调整,那个进门扫码的时代,终于结束了。可是这一天真正到来之后,有些人心中却多了一些忐忑和焦虑,因为我们将与新冠病毒短兵相接。</p><p class="ql-block"> 在没有研发出治愈新冠病毒的药物,唯有靠自身免疫力。中国科学院王福生院士说:好心态,是最好的免疫力。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自己的免疫屏障自然会更强。一方面不容易感染,另一方面,就算感染,也可以很快康复。</p> <p class="ql-block"> 进入十二月,2022年剩下没多少天了,似水流年,不可追复。十二月是岁末的终章,又意味着新的开篇。未来总是充满未知,试图掌控不确定性最终只是徒劳,以后的日子,只有增强自己的免疫力,才能在不确定的后疫情时代,更好地安身立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