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循环往复,线上线下教学形式来回交替,前几天家访过程中,问孩子在家上网课情况怎么样,他无奈一笑,说:“你想想,孩子整天对着手机和电脑,她还能有心思上课吗?”<br>我想这不是因为疫情才产生的,只是因疫情而起的学习环境及方式的变化,将孩子平时的学习习惯展现得更彻底了,甚至没有了平日里老师学校的监督,在家里舒适且放松的环境里,孩子更容易懈怠。12.19日早读统计:不起床不参加早读课的学生占据了1/3.很可怕的数字。<br>对此,不妨仔细想想,你的孩子真的做好开学准备了吗?假设明天就开学,他现在的状态是开学状态吗?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心态:线上教学是被动环境中的正课</font></div>事实上,网课不是禁锢我们的“魔掌”,而是一个新的挑战和对话方式。孩子上网课的状态,就是他的学习状态,家长应对网课的状态,也反映了家庭教育的状态!我们应该如何配合乃至推动孩子的学习,从中获取家庭教育的养分和动力?有两句话值得深思。<br>第一句话:孩子对网课的状态,就是学习的状态。<br>网课网课,重点不在网,而在课。孩子上网课,重点也不在于网速,而在于专注度。比网络信号强不强更重要的,是学习兴趣浓不浓。古有凿壁借光,今有天台蹭网,村支部蹭网,悬崖借信号,更有感染肺炎的女孩在方舱内学习……其实,网课给了家长一个完整的视角,看孩子究竟是如何学习的,时间安排怎么样,学习状态怎么样,自我管理怎么样。<br>第二句话:家长对网课的状态,就是家庭教育的状态。<br>这次的疫情,打了很多家长一个措手不及。这样我们就知道了,这其实非常真实地反映了当下一些家庭对教育的状态。虽然时代已经不由分说地把教育的重任放在家长身上了,但是很显然,有些家长还没有准备好,还没有意识到家庭在教育这件事上应该主动做些什么。整天面对调皮的孩子,终于有很多家长体会到老师的不容易。被迫在家辅导学习,终于有很多家长知道教书育人的不容易。<br>那么在如此情景下,我们又该怎样做家长呢?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垂范:站起来,在孩子前面走两步</font><br><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身教胜过言教,最好的教育是榜样示范。</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倘若我们走在前头以身作则,对孩子提出要求的底气自然也就足了,有底气的教育才是有效的教育。</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即便没有对孩子提出要求,孩子在不知不觉中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建议1:自己学起来,也很有必要</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学习是一场需要持续投入时间和精力的长久战役,在途中往往会遭遇不可预估的困难,使孩子和痛苦相伴。</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所谓的快乐学习,不过是理想的追求,给身处学业沼泽的学子以希望。</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总体来看,人是群居动物,一个人在家学习,更容易滋生消极情绪。</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倘若你没有去单位上班,在孩子学习的时候,身为家长的你也不妨读读书,看看报,做点同样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来提升自我的事。</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如此,孩子内心会更加宁静,一些小的走动,诸如上厕所喝水的频率也会下降。</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建议2:你够笃定,孩子也信心满满</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疫情之下,难免会有焦虑、担心、害怕等消极情绪,而我们需要做的便是坦然面对,正视它们,接纳,不回避、不抗拒。</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换个角度,此疫何尝不是和睦亲子关系的契机?何尝不是学会和自己相处的契机?</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我们放松,孩子便会放松;我们焦虑,孩子也会焦虑,我们宽松的心情,平和的态度,是陪伴孩子战胜疫情的一剂良药。</span></div></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互动:看似务虚,意义往往非同凡响</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教育的真谛是关系!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教育,一定基于和谐的关系。</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学校教育如此,家庭教育也不例外。关系的建立,看似和学业无关,却是基石,意义非同凡响。</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建议3:多和孩子“随便”唠两句</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心理学研究发现,不给孩子机会的教养方式,不允许孩子表达想法的“专制”型教养方式,往往会使孩子缺乏沟通技巧,在人际交往中比较被动,容易盲从于权威,不太自信,幸福感也较低。</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只有将孩子视为独立的生命个体,给予充分的平等和尊重,才能让孩子未来成长为参天大树。</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当然,要和孩子唠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孩子要不要和你唠是个问题,你唠不唠得过他们也是一个问题。</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这些都是家长家庭教育能力的试金石,能试出家长家庭教育水平的高低优劣。</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家长好好学习,孩子才更可能天天向上。</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建议4:不妨来一点“共同关注”</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网络世界浩瀚无边,信息真假难辨,极容易使孩子迷失方向。</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作为家长,要多给孩子传播官方的、真实的信息,过滤情绪宣泄的文字,推送理性思辨的文章,和孩子一起收看高价值的影视节目,从源头上进行把关,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健康肥沃的土壤。</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磨刀不误砍柴功,唯有精神的成长,才能给予孩子更充沛的内在力量。</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如果能够好好利用这些闲暇时光,必能使孩子的学习如虎添翼。</span></div></h3>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融入:加盟其中,扮演好合伙人的角色</font></div>教师通过网络授课,尽管学校安排线上辅导和批阅,但始终缺乏线下互动反馈及时的优越性,客观上给学习带来了更大的风险,从严重的情况来讲,可能造成前功尽弃的局面,家长切不可缺席,不可置身事外。借助家长的力量,能一定程度上弥补教师监督缺失的先天不足。当然,父母要分工合作,谁有权威,谁承担主要责任,另外一个打下手配合。千万不要演绎“中国式家庭教育”:孩子不努力,爸爸不出力,妈妈用蛮力,到头来却只怪孩子是叛逆。<br>建议5:学校的那些事门儿要清<br>自律的孩子有,高度自律的还是少,我们成人都会放松自己,何况是孩子。作为家长,要同步关注学校的信息,了解学校的要求,知道学校是如何组织教学的。唯有了解,才有可能帮扶。这并不是要求家长大包大揽,而是从旁观察,做好补台的准备,必要的时候提醒监督。这和信任不信任无关。你上心了,孩子也重视。你不重视,孩子随意的可能性大增。<br>建议6:约法三章,丑话说在前头<br>坦坦荡荡的告诉孩子,作为家长,在网课期间,你会做什么,你会怎么做。让孩子心里有准备,有预期,不至于每一次参与都变成一场有损亲情的战役。这里也提醒家长一句,在孩子学习期间,请家长们尽量以身作则,保持家里安静,减少杂音,以便于孩子提高课堂效率。<br>建议7:走进看看,胜过千言万语<br>无数实践证明,有监督的学习行为,往往更高效。作为家长,有必要履行观察,提醒,反馈的职责,否则,学习容易徒具形式,缺乏实效。走进并非走近,而是一种零距离接触,深入其中,包含两层意思。<br>1. 走进房间,看看有没有在听课,听课的状态是不是良好,有没有做课堂笔记。<br>2. 翻开作业本看一看,看看书写的数量,初步了解完成的质量,你无须是专业的人才,但你只要打开他们的作业,翻开他们的书籍,基本上能了解八九不离十。网课期间,孩子需要一个较真坚持的家长。孩子还小,毕竟是学生,爱玩是天性,没什么不对,不爱玩的孩子很少见,除非是自律性非常强的孩子,这样的孩子很少,即使有也是家长坚持不懈培养的,绝大多数的孩子自律性或多或少是欠缺的,这就要家长付出多一点。当然也有家长觉得没啥啊,短短几天网课,能有什么影响。对,时间可能不长,但对学习常规的破坏,却是影响巨大的。如果家长疏于约束,孩子就会在学习的过程中慢慢被落下,直至崩盘。孩子自律性差,家长就较真坚持一点。辛苦一下,把孩子盯住了,只要带顺了,成为习惯了,孩子自律性有了,就会进入良性循环了。真不希望,疫情结束后,家长朋友心酸地发现:别人的孩子脱胎换骨,自己的孩子却原地踏步甚至是每况愈下。可以预计,网课期间你和孩子少不了纠纷、冲突,区别在于数量的多与少,但我们不能妥协,更不能退缩,让我们在斗争中提高战斗力。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正视:现在的线上教学就是线下的课堂</font></div>网课不过是将问题暴露出来,我们的孩子,可能已经“假装学习”很久了。有人说网课是一块“试金石”,学生真学还是假学,一测就知道了。有学生天天爬悬崖,翻山越岭,顶着寒风只为上好一堂网课;也有学生作业不做,上课不听,迟到了还辱骂老师。要知道,现在的家庭就等于学校,现在的网课就等于上课。等到网课结束后,学生纷纷回校聚首,到时候高下立判,一分耕耘就是一分收获!<br>同学,当你对网课嗤之以鼻,言之凿凿地说“上网课没用”时,有没有想过:你放任自己混日子,其实日子也在混你!<br>1、你以为放弃的是网课,但真正失去的是人生。<br>从前,同学常说“有人不读书照样当首富”,现在,学生竟然说“上这种网课有什么用,浪费时间而已”。他们在沾沾自喜,自以为众人皆醉我独醒,却根本不知道自己输掉了什么。<br>同样是高三考生,有学生舒舒服服地在家享受暖气和零食,却不上课,不做作业,对学习不以为然。你以为自己只是少上了一两堂课,却不知道自己一点一点输掉了未来。有一个大哥哥刚毕业就被华为以年薪201万录取,当别人还在羡慕他的高薪时,却不曾了解他每天泡在图书馆多长时间,在实验室做了多少实验。<br>网课也是课,全国大中小学生都在坚持上网课。学习要学,大家都在努力,你凭什么放弃?<br>2、你以为你在混日子,其实日子也在混你。<br>一位跟你们一样大的同学说:上学时,大家都在较着劲学习,现在放假了,谁都不知道谁有没有学,学得好不好。可真正能使我们进步的,只有对自己的狠与自律。这次网课是最公平的试炼,大家都隔着屏幕学习,没有老师监督,没有父母陪伴,也没有同桌“打扰”。学与不学,都是你自己的选择;学得好不好,也是你自己要承担的后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大多数孩子对学习的态度。还有半途而废的画画,学了一个月就不学的舞蹈,明天再背的古诗……它们总会在未来某个猝不及防的瞬间,跳出来为难你。时间不等人,你不努力,看似是在原地踏步,实则,已与别人越行越远。在你无所事事虚度时光时,时光也在悄悄抛弃你。你以为自己在混日子,其实是日子在混你,最后的输家只会是你自己。一时混日子一时爽,一辈子混日子一辈子慌,最后是你自己毁掉了未来。<br>3、今天你多学一点知识,明天少一句求人的话。<br>你说你不知道读书的意义何在,学习到底是为了什么,觉得很迷茫。于是,你因为困惑而放下了书本,因为迷茫而停下了脚步。老实说,大多数学生都不明白读书的意义,可他们从未因此而停步。因为,好好读书才是我们现在的唯一选择。曾经有一个学生,认为读书无用,所以休学出去赚钱。半年后他回来了,因为残酷的社会让他意识到:不读书,只能做最苦最累工资却最少的工作。重新拾起课本的他学得很刻苦,高考时考了全市第一,710分的成绩为他的人生开启了新的征程。长大之后没有儿戏,校园之外没有温室!你可以质疑读书是功利的,但你无法否认,读书是让你最接近成功的一条路。曾经有年轻读者问杨绛,觉得自己很迷茫,很困惑,不知何去何从。杨绛勉励了他一番后再说:“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的太多。”好好读书是学生最重要的责任,用知识武装自己,我们才有机会和权利选择未来。<br>4、学习的苦需要主动去吃,生活的苦总是不请自来。<br>知乎上有人问:为什么大多数人宁愿吃生活的苦,也不愿意吃学习的苦?获赞最多的回答是:学习的苦需要主动吃,生活的苦你躺着不动它就来了。读书虽苦,但它是充实的,它用知识让你变得强大,它通过学习来为你的未来铺路。可生活的苦,只有当你感受过才会明白,它有可能是一辈子的。等你走过高考,进入理想学校,就会发现当初那些不愿吃读书苦的同龄人,早已被你远远抛在身后。小时候欠下的学习债,将来一定会以更残酷的方式来偿还。<br>5、凡是让你爽的东西,最终都会让你痛苦。<br>同学,只图一时痛快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你说打游戏很爽。<br>有个哥哥就因为打游戏败光了家里的财产,二十多岁了还要家里人喂饭。你说玩手机很爽。有个小孩子就因为天天玩手机而失明,还没长大却已经没机会看这个世界。那些让你开心的事情,让你痛快的东西,都是一时的,不可能让你爽一辈子。你在最该努力的时候选择了安逸,那么,在别人得到安逸的时候,你也只能去努力,去拼命。<br>凡是现在让你爽的东西,一定会让你痛苦,凡是让你痛苦的东西,最终一定会让你功成名就。那些越能让你在当下感到痛苦的事,比如学习,比如做习题,比如锻炼身体,比如培养特长,都能让你获得长足进步,为你带来真正价值。同学,我宁愿欠你一个放纵的少年,也不愿看到你卑微的成年。<br>6、自律的人未必都能成功,但成功的人必然都自律。<br>前段时间,衡水中学又再刷屏,再次说明了:优秀的学生,都很自律!(一天的作息:5点40,起床晨读;6节网课,涵盖语数英理化生;8套练习题,每科目2套);还不包括自习和考试,在家作息几乎和在学校一样。换做是你,你能保证自己做得到吗?这就说明了,为什么衡水中学的清北录取人数是全国最多的,因为这些学生都值得!在这次特殊的考验中,很多学生都给自己找了暂停与松懈的借口。可人生没有暂停键,一时的松懈,或许拉开了一生的差距。成功向来留给有准备的人,机会只为自律的人开道。李开复老师说过:“千万不要放纵自己,给自己找借口。”对自己再严格一点,等时间长了,自律就会变成你的习惯,你的生活方式。你如果不努力,不自律,努力的人就会超过你。所有人都在前进,你只有一直奔跑,才能保持最大优势。<br>7、态度决定高度,习惯主宰人生。<br>不要说读书没用,你不知道有些学生为了上一堂课,可以吃苦,挨冻甚至犯险。也不要随便应付老师和家长,学习是你自己的事情,就算蒙混过关,骗的也只是你自己。同学,读书到底有没有用,上了才知道,学了才会懂。与其用那些时间来睡懒觉,玩手机,打游戏,不如多学一点知识,多做一点习题,多去提高一下自己。你一定要意识到,有些差距早已拉开了。<br>成长的路必须自己走,学习的苦必须自己扛,你长大了,就应该更自觉地、更主动地学习。读书是一项长期投资,人生是一步一步走来的,每一次蜕变都需要大量的知识积累。还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是最好的老师,凡是成绩好切稳定的同学,都是从小培养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如果你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享不尽它给你带来的利息;如果你养成了坏的习惯,一辈子都在偿还无尽的债务。<br>端正的态度,良好的习惯,是一切成功的关键。<br>8、请珍惜那些严格管教的人,管得越严,其实爱得越深。<br>墨子的学生耕柱子经常被批评,他不满,问老师为什么不批评其他学生?墨子问他:如果我要上太行山,是应该鞭策马来驾车,还是鞭策牛来驾车?耕柱子答:那当然是马,被鞭策的马跑得快。墨子笑着说:我也是认为你值得我鞭策,才会批评你啊!不管是老师还是父母,所有的严厉与管教,都是对孩子最深的期待。<br>“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br>上学时期,请珍惜对你严厉的老师,因为只有真正负责任的老师才会对你苦口婆心。在家学习,请珍惜用心管教的父母,他们既要为生活奔波,又要把你培养成长成才,真的很不容易。<br>这个世界如此现实残酷,如果现在不逼你学会“72变”,将来又有谁给你挡“81难”?<br>花盆里长不出参天松,庭院里练不出千里马。所谓“严厉”,不过是另一形式的帮助。有远见的老师都带点绝情,爱孩子的父母都舍得狠心!同学们,愿你珍惜那些对你严格要求的人,愿你在求学路上一直孜孜不倦,愿你成为更优秀的人,有能力肩负起未来的人生。<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