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记柘城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参加“首届全国教研专题论坛”——“新时代新征程中我国教研工作的国家战略与区域行动”专题论坛活动</p> <p class="ql-block"> 为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教研工作,全面提升教研活动的质量与品质,有效发挥教研在“双减”“双新”和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中的独特作用,2022年12月18日,教育部教学研究指导专委会召开了线上“新时代新征程中我国教研工作的国家战略与区域行动”专题论坛,我们与全国教育同行一起带着满腔的热情,怀着共同的期待齐聚云端,共赴这场学习与成长的饕餮盛宴,就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落地“双减”和“双新”等重要工作背景下,教研工作新方向、新思路和新作用,以及教研队伍建设新举措进行深度研讨。</p> <p class="ql-block"> 专题论坛活动安排如下:</p> 主题报告 <p class="ql-block"> 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王继新教授分享的《数字化转型视域下基础教育教研发展的几点思考》,从新技术助推课堂教学转型、教学场景变化驱动新教研、教师面临的新问题三个方面告诉我们当下中国教育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必然趋势,参与和助力教育的高度发展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p> <p class="ql-block">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院长王莺分享了《“课堂思维”观察分析实验室,教学诊断与改进的商城实践》。他们的“五层级转化性研修”路径从发现问题、学习反思、对话交流、认知重构、行为转化,指向问题的诊断与改进,让观察更全面,让诊断更精准,让改进更有效!</p> <p class="ql-block"> “教研超前一公里,教学最后一公里。”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林秀娟在介绍的时候讲这句话,我觉得特别好。他们总是能超前一公里的思考,又能进行最后一公里的落地。这句话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海淀进校的教研能够走在教育的前端,成为中国式教育的标杆和代表? 海淀进修学校的方案展现是大教研范式。大教研是以课例为载体的跨校跨地区教研新样态,大在一体化联研,具体表现在学校联合、教师联合、学生联合、资源联合、工具联合、技术工具与学习活动的创新联合;也大在打破,打破时空的壁垒打破不同学校之间、不同教师共同体之间、不同单位之间的壁垒,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和教师集群成长。</p> <p class="ql-block">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教育局副局长李瑛分享《共生教研:依托教研推进“双新”落地的镇海实践》,其中“共生”这个词太重要了。教育是什么?课堂是什么?课堂就是师生共生共长的,教学要在互动中共生,师生互动、教与学的互动、教学和教研的互动,形成相互依赖、共赢共振、自主优化的共生教研模式,开出绚丽的“共生教研”之花,真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p> <p class="ql-block"> 专委会委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科学研究院卢建新院长找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载体——高质量的校本作业设计。以他们新疆建设兵团的区域探索为例,展现了构建高质量的校本作业体系的必要性和非常有成效的方法策略。“双减”以后,学生作业成为教育教学改革和教研变革的一个重要的抓手。不要小看学生的作业,它蕴含了全部教育教学教研,全部课程教学改革的密码和信息。作业虽小,但它却能撬动教学变革,撬动教研的变革。</p> <p class="ql-block"> 专委会委员,甘肃省兰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高国君为我们进行了教研生态区建设的过程和路径的展示。告诉我们如何通过双线融合、双试联动的方式来建构一个区域性的新型教育生态,提升教师和教研员的胜任力。</p> <p class="ql-block">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王景元立足“五个焦聚”为我们分享了《打好研培融合“组合拳”,激活教育发展“新动力”》,为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教师也好,教研员也好,在双线融合教学、双线融合教研的新时代,有没有胜任力?值得我们深思。</p> <p class="ql-block"> 专委会委员,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高中室主任、研究员张瑾琳从《河北省县域普通高中专家指导方案》入手,从全省云教研、优质课评比、说播课示范、成果出版四个方面展示分享了《提升教研工作站位,着力引领“双新”实施走向深入》。</p> <p class="ql-block"> 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教师发展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汪智星从三个问题为立足点,问题一:我们做了什么?问题二:我们为什么这样做?问题三:我们是怎样做的?为我们阐述了《三管齐下,“双减”背景下区域小学教研改革与创新实践》。</p> <p class="ql-block"> 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张亚兰分享《双线融合:立体、多维的教研场域支架构建的清江浦实践》,展现的是双线融合的联动式教研范式,“双线”融合、“双师”融合,这是一个初步的探索,但是至少他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新的方向。未来,不仅线上线下双线融合教育是大势所趋,与之相应的线上线下创新融合教研也是必然趋势。在这个背景之下,我们怎么做教育?怎么以双线融合教育的方式来让“双新”“双减”落地?是我们值得探讨的问题。</p> <p class="ql-block"> 如何倡导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研究?这都是新课标新教材最核心的问题,它看似是小问题,切口很小,但却是制约教学质量和教研质量的关键性的难题。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新基础教育”研究院主任钟东平分享的《探索双线融合教研,释放“新基础教育”研究背景下的追光“卡路里”》,它的标题很有意思,卡路里卡在哪里?不就卡在这些问题上吗?</p> <p class="ql-block"> 广东佛山南海区教研员朱志衡从以下三个方面:一、构建双线融合教研机制背景。二、双线融合式教研应关注的三个问题。三、构建双线融合教研机制的探索。分享了《构建双线融合教研机制的南海探索》,新冠疫情出现以后,新的技术人工智能越来越发达,线上线下融合教研成为一个新常态。进入双线融合教育以后,有哪些问题出现呢?比如说他提到的内生动力不足、临场感不够、资源供给不足等,这都是新技术影响下双线融合教研过程中面临的现实的问题和集合难题,都需要探索,我们要解决这些问题,要提供来自教研的解决方案。</p> <p class="ql-block"> 上海市杨浦区教育学院中学信息科技教研员白晓琦分享的《优化教研生态,赋能学科教师》,他以信息科技课标的落地为载体,展现了上海教研的经验:一、抓调研。二抓重点,调研重要,发现重点。三、科研立向、科研强校。四、抓团队。创建先行先试的教师团队。优化教研,构建共情同创的教研生态。</p> 论坛点评 <p class="ql-block"> 专委会副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民盟上海市委基础教育委员会主任李政涛教授作总结发言。他首先对今天的教研报告做逐一点评,从更加关注以信息为抓手,推动乡村教研方式改革,提升乡村教育质量;更加关注教研生态;更加关注教研方式的转型;更加关注教研员的专业发展;更加关注典型的教研案例。这五个方面对今天的论坛活动提出自己的见解。</p> <p class="ql-block"> 感悟教育智慧,践行生命真谛。干货满满的讲座,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深受鼓舞,倍感振奋。</p> <p class="ql-block"> 风鹏正举,奋楫笃行,行远自迩,踔厉奋发。同频共研的一群砥砺前行的教研人在杏坛岸边上下求索,微风阵阵,吹来守正之感;湖影斑驳,掀起创新之思。问所从来,研教育之本;问所归去,悟教育之功,同心筑梦,扬帆起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