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作业设计案例七】, “语”过留余香,诗香沁心脾,——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古诗三首》作业设计

团结小学

教师简介 <p class="ql-block">  王姝彬,2018年参加工作,在新城区团结小学一直担任语文教师及班主任,现任教于三年级。在教育教学中,一直本着“儿童天性,本无执着,若方若圆,是在教者,与其批评,不如作出榜样”这样的教育格言努力前行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争取早日完成青年教师的蜕变。</p> 教材分析与作业设计说明 <p class="ql-block"><b>一、教材分析:</b></p><p class="ql-block"> 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围绕“祖国山河”为主题,安排了四篇课文,一次习作训练和一个语文园地。阅读本组课文,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祖国山河之美,受到熏陶感染,激发他们的爱国之情。</p><p class="ql-block"><b>二、单元分析:</b></p><p class="ql-block"> 第二学段教学要求有这些:“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p><p class="ql-block"><b>三、学情分析:</b></p><p class="ql-block"> 三年级同学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善于想象,乐于观察,表达欲望强烈。但是,三年级上学期的学生在注意力持续时间上还需要进一步地提高,他们不喜欢机械重复的作业,作业设计要遵循情境化、活动化、层次化、思维化、人性化等原则;同时,作业设计在抓住教学重点的基础上,围绕本单元阅读要素进行,要把单元要素循序渐进地分布在每课时的设计中,螺旋上升,既相互联系,又保持整体性。</p><p class="ql-block"><b>四、作业设计说明:</b></p><p class="ql-block">1、分量适宜。作业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权衡作业数量和时间的关系,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顺利完成,既能巩固提升语文能力,又能体会到完成作业的乐趣。</p><p class="ql-block">2、突出趣味。小学生,尤其是中低年级学生的作业要充分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要关注学生对作业训练的兴趣、体验和非智力因素的全面发展。</p><p class="ql-block">3、形式丰富。丰富多彩的作业类型更加有利于持续保持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有利于实现因材施教,体现作业设计的人情味。</p><p class="ql-block"><b>五、课时目标:</b></p><p class="ql-block">1.认识“亦、宜”等7个生字,正确书写“断、楚”等13个生字,认识多音字“抹、磨”。正确读写诗句中的词语。</p><p class="ql-block">2.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p><p class="ql-block">3.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作业设计实施过程 <p class="ql-block"><b>一、基础性作业:</b></p> <p class="ql-block"><b>【设计意图】</b></p><p class="ql-block"> 学生熟读了古诗,在课堂上才能针对自己的疑惑进行有针对性的聆听,这也是一种带着问题学习习惯的培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设计意图】</b></p><p class="ql-block"> 字词是阅读教学基础,掌握好字词,是学生理解文本内容,进而进行深入发掘的根本。</p> <p class="ql-block"><b>【设计意图】</b></p><p class="ql-block"> “独具慧眼”通过判断加深其对诗句中重点知识与字词的理解,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b>二、拓展性作业</b></p> <p class="ql-block"><b>【设计意图】</b></p><p class="ql-block"> 这题的安排,一是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在练习过程中,巩固文本内容;二是在对作者写作方法了解的同时,感受写作方法的巧妙。</p> <p class="ql-block"><b>【设计意图】</b></p><p class="ql-block"> 思维导图的训练,化写为画,实现了学科之间的融合,培养了学生审美能力,更是增添了一份文化的传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三、作业评价</b></p> <p class="ql-block"><b>【设计意图】</b></p><p class="ql-block"> 作业评价单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每一次闯关后都能对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有一个明确的定位与了解。通过集星星的方式来获得不同的奖励,以此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p> 学生优秀作业反馈 作业实施效果与反思 <p class="ql-block">  在“双减”政策下,本课作业设计减少了单纯记忆和机械训练,注重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考虑到了学生的能力层次,能使不同能力的学生顺利完成作业,从而找到自信。作业综合考虑到了结构、难易度、用时、以及疫情居家学习的特殊性等诸多方面的因素,使作业更具实效性,作业整体完成效果良好。</p><p class="ql-block"><b>反思:</b>在根据古诗填写诗文内容的题上,一部分学生回答不准确,应在线上课堂中加以讲解。在思维导图部分,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意思并完成,还有一些学生存在糊弄的情况,应该鼓励每一个学生动手制作完成,巩固诗文。</p> <p class="ql-block">编辑:王姝彬</p><p class="ql-block">初审:王田</p><p class="ql-block">复审:李欣</p><p class="ql-block">终审:刘志强</p>

作业

学生

设计

三年级

体会

意图

单元

语文

字词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