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陈伯达传》

慕容金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读了《陈伯达传》第一章——陈伯达晚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大约写的是陈伯达从1981年被公开审判,到1989年9月20日他去世之时为止。书的作者:叶永烈,北京大学毕业,出生于1940年,是国内一位十分著名的人物传记作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读过叶永烈的一些传记文学作品,年少的时候还读过他的科普作品。感觉叶永烈的文笔相当精细,一如他写科普作品一样,不是那种文艺性的笔法,而是属于推理求证式。对于年长的我,特别喜欢这样的笔法。读来让人心情开朗,犹如极度口渴的时候,立即喝下一大杯茶水那样痛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陈伯达,一度是中国当代政坛上一位风云人物,给伟人当过政治秘书,当过中共中央理论刊物《红旗》杂志的主编,当过中央文革领导小组的组长。最后官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位置排第四。可以说位极人臣。这样一个人物,却在1970年突然就倒掉了,然后是十年痛苦的监禁。文革结束以后的1981年,被确定为林彪江青反动集团16名主犯之一受到公开审判,被判处18年徒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书中记载:陈伯达于1981年被从秦城监狱带出来接受审判并被判处18年徒刑以后,并没有回到秦城监狱里去服刑,而是一直保外就医,还享受不错的生活待遇。据我所知,同样被判刑的林彪集团几名主犯,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等四个人,也都没有认真在监狱里服刑,而是都处于保外就医状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陈伯达于1988年刑满释放以后一直住在北京,还被允许接受采访,并出版了这本长篇传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陈伯达不同于前面提到的黄永胜等那几位,陈是文化人,而且一度身居高位,经历过中共自延安时代至文革以来几乎所有的政治旅程。正是因为如此,他的传记才更具有真实性和可读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之所以买这本书来读,除了强烈的好奇心以外,再就是对当下大量的文艺性作品失去了兴趣。也许是本人体内原本就没有什么文艺细胞,更喜欢军事历史,人物传记之类的纪实性作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人虽然是不再年轻了,但不论到了哪样的时候,都不能失去好奇心。好奇心是人的生活动力,是人的快乐源泉。对美好世界的欣赏需要好奇心,对历史真相的探索同样需要好奇心。但愿好奇心能够伴随我,一直到永远。</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