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读国学经典巨著《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篇中“君子治理臣下用七种方法”,第一是“经多方验证来考察臣子”,其内有一则故事,寓意深刻,现摘录于后。</p> <p class="ql-block">春秋战国时期,叔孙做了鲁国的相国,他地位尊贵且独断专权。他所宠信的人叫竖牛,在他的封邑里也独揽叔孙的命令。叔孙有个儿子叫仲壬,竖牛嫉妒他,就设计陷害他。一天,竖牛和仲壬一起到鲁君那里,鲁君赐给仲壬玉环,仲壬拜谢后却不敢佩戴,他让竖牛请示父亲叔孙。过了几天,竖牛骗仲壬说:“我已经替你请示过了,你父亲让你佩戴。”于是仲壬就佩戴上。竖牛又对叔孙说:“为什么不让仲壬见国君呢?”叔孙说:“小孩子哪里有资格见国君!”竖牛说:“仲壬本来已经多次见过国君了,国君赐给他玉环,他已经佩戴上了。”叔孙召见仲壬,见他果然佩戴着玉环,就愤怒的杀死了仲壬。仲壬的哥哥叫丙,竖牛也嫉妒想杀了他。叔孙为丙铸口钟,钟铸成后,丙不敢擅自敲击,让竖牛向叔孙请示。竖牛没有帮他请示,又骗他说:“我已经替你请示过了,他让你敲击。”丙就敲击了钟,叔孙听到了,就说“丙不请示,就擅自敲响了钟 。”叔孙愤怒之下赶走了丙。丙逃到齐国。住了一年,竖牛假装向叔孙谢罪,叔孙让竖牛召回丙,竖牛不召唤而回报说:“我已经召唤他了,丙很生气,不肯来。”叔孙十分愤怒,派人杀死了丙。两个儿子已经死了,叔孙患病,竖牛借口单独照顾他,赶走左右侍从,不让别人接近叔孙,说:“叔孙不想听到别人的声音。”不给叔孙吃东西,饿死了叔孙。叔孙死后,竖牛又不发仆告,把叔孙府库里的宝物搬空,逃到齐国。偏信了宠信的人,结果父子都被杀死,这就是太相信人的祸患啊!</p> <p class="ql-block">由这则故事,联想到家乡二十多年前的事。那时,社会贫穷,家家户户缺衣短粮,吃不饱饭,穿不暖衣是常有的事。</p> <p class="ql-block">有户人家生有一个儿子,娶了房媳妇。媳妇刚进门几年,在家里表现还好,后来,做出的事情越来越出格。她看到公公,婆婆年龄大了,不能下地劳动,而且常年生病,成了家庭地拖累,她盼望着公公、婆婆早点离世,就想方设法羞辱她们。有年春天,丈夫外出打工,媳妇留在家里照顾老人和孩子。她每天做饭时,有意少做一点,将自己和孩子的饭舀出来,单独去吃,老人的饭留在锅里,不再理会。老人等不及饭,饿得慌,自己下厨去找饭,锅里剩的饭总是吃不饱,再也没有可充饥的东西,整天饿着肚子。媳妇常常借故刁难辱骂两位老人,搞得老人惊慌失措,精神恍惚,度日如年。老人生病了,她不给取药,病情严重后,也不送医院,不几年,两位老人相继去世</p> <p class="ql-block">农村天地小,村民没事时坐在一块拉家常,谈论那些稀奇古怪的事情,一件小事,没几日就传到十里八乡。两位老人不正常地离世,引起人们地关注和议论,憨厚的村民,凡事总要找个根源,从根源上说事。后来他们发现,这位媳妇的所作所为是祖传的,她娘家父母虐待老人,在当地影响恶劣。“娶女看娘”,是亘古不变的真理。</p> <p class="ql-block">另有一户人家,养有一个女儿,招了一门女婿,开始几年,女儿孝敬父母,不知什么原因,慢慢的就嫌弃起了两位老人。后来,把两位老人从家里赶出去,住在门房里,自己生火做饭吃,无依无靠。有年冬天,天气很冷,老人取柴禾给自己生火,被女儿看见,夺回了柴禾,辱骂老人无能。在女儿的虐待下,母亲自杀身亡,不几年父亲也去世了。后来人们发现,这位上门女婿,他弟兄们都有虐待父母的事例,这位女儿的所做所为是女婿长期在身后教唆指示的。结亲嫁女,“门风”很重要。</p> <p class="ql-block">有些人城府深,善于伪装,骨子里的本性却难以改变。一个人不可思议的行为,往往从他身边最亲近的人中可以寻找到根源。</p> <p class="ql-block">震惊全国的法子英、劳荣枝杀人案,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法子英在认识劳荣枝之前的32年里,犯抢劫罪、流氓罪、故意伤害罪,并没有杀人,他们认识后,法子英接连杀死了七个人,是劳荣枝利用坐台小姐为诱饵,勾引富商,勒索钱财,为法子英杀人创造了条件,是劳荣枝为法子英出谋划策,提供心理支持,才使法子英丧心病狂,接连作案,而且作案后能顺利逃脱,法子英犯下的罄竹难书的罪行,都有劳荣枝的影子。法子英被执行死刑后,外逃20年的劳荣枝落网,并被判处死刑,但劳荣枝不服,提出上诉被驳回。劳荣枝虽然没有直接杀人,但法子英杀人的每个细节,都有劳荣枝谋划的影子,因为法子英认识劳荣枝前后的作案手法不同,没有劳荣枝,法子英是一个普通罪犯,并不是一个杀人狂魔,故判处劳荣枝死刑是合理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以上四个事例,足以说明选择朋友、选择伴侣、选择同事的重要性。一个人后天的性格,早年受家庭的影响很大,所以不能缺少家教;走向社会后,他每天接触的朋友或身边人的德性,对他影响很大。</p> <p class="ql-block">管仲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生活极度困难,人们就失去了骨肉之情。</p> <p class="ql-block">现今社会,生活富裕了,大多数人营养过剩,得了“三高”。贤子贤孙们,陪伴老人,孝敬老人,带老人出门旅游,品尝美味佳肴,成了平常事。希望老人长命百岁,寿比南山,虐待老人的事再也没有听说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