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缘起 <p class="ql-block"> 《纲要》中指出:“教师应该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并且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教育的时机,提供适当的引导。”我们要在幼儿的兴趣点上挖掘具有教育价值的内容,使幼儿获得有关经验的提升。</p><p class="ql-block"> 在大班《我是中国娃》主题实施过程中,孩子们交流讨论了中国的各处风景名胜,部分孩子对中国的代表性建筑“北京天安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一场天安门之旅开始了……</p> 谈话交流,积累经验 <p class="ql-block"> 关于天安门,孩子们究竟了解多少?一个围绕“天安门”的谈话活动开始了,我们一起听一听他们怎么说?</p><p class="ql-block">👧:天安门是红色的,上面还有国旗。</p><p class="ql-block">👶:天安门下面有门洞。</p><p class="ql-block">🧒:天安门一共有三层,而且我发现第一层最大,第二层更小,第三层最小。</p><p class="ql-block">👧:天安门有城楼,还有像城墙一样的围墙,前面还有桥。</p> 画画天安门 <p class="ql-block"> 了解了天安门的建构特点后,孩子们将自己眼中的天安门通过绘画的方式展现出来。</p> <p class="ql-block"> 在绘画天安门的活动中,幼儿能掌握天安门由下往上画的基本方法,基本把握天安门三层梯形主体结构的比例,突出天安门的特点。</p> 天安门搭建之旅 <p class="ql-block"> 有了前期的经验积累, 孩子们对“天安门”的兴趣愈加浓烈,便不再满足于画纸上天安门,要动手搭建出“天安门”,大家跃跃欲试,都想一展身手,我们的”天安门搭建之旅“开启啦!</p> 活动目标 <p class="ql-block">1.选用合适的积木表现天安门的结构特点。</p><p class="ql-block">2.运用多种建构技能搭建较为复杂的组合式建筑物。</p><p class="ql-block">3.在搭建过程中能与同伴合作分工,友好相处。</p><p class="ql-block">4.在搭建过程中遇到问题能够独立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p> 建构故事 建构前的讨论 <p class="ql-block"> 建构前我们请幼儿欣赏、观察天安门的图片,一起讨论天安门的建筑特点、基本结构等,以及可以使用哪些材料,怎样搭建。</p><p class="ql-block">👶:可以用半拱门做天安门的屋檐,用大曲面做天安门的门洞,用圆柱支撑搭建多层。</p><p class="ql-block">👧:我们可以从下往上进行搭建。</p><p class="ql-block">🧒:先搭建城楼,再添加前面的桥和周围的东西。</p> 建构中的问题 <p class="ql-block">问题一:怎样搭建更稳固?</p><p class="ql-block">第一组幼儿选择碳化积木搭建天安门的最底层,叠加垒高,搭建的很稳固。然后用圆柱作为支撑,用长板盖顶,可是接着搭建第三层时,就有点摇晃。</p><p class="ql-block">解决方法:幼儿增加了圆柱的数量,减少圆柱之间的距离,同时减少第三层的积木数量,减少重量,这样就稳固了。</p> <p class="ql-block">问题二:材料不够怎么办?</p><p class="ql-block">天安门的屋檐用半拱门搭建最合适,可是积木不够怎么办?用来做支撑的圆柱也不够了?厚点的长板也不够用?</p><p class="ql-block">解决方法:</p><p class="ql-block">1.可以用三角形或小拱璧代替半拱门,装饰天安门的屋檐。</p><p class="ql-block">2.可以把基本块竖起来做支撑,也可以用小方柱代替。</p><p class="ql-block">3.把两个薄长板叠加在一起就可以替代厚点的长板了。</p> <p class="ql-block">问题三:在搭建时不小心把建构作品碰倒了</p><p class="ql-block">在建构过程中,有的幼儿没有明确分工,都迫不及待地往上添加积木,导致建构作品倒塌。</p><p class="ql-block">解决方法:</p><p class="ql-block">幼儿调整了分工,有的负责运送材料,有的负责搭建城楼,有的负责搭建桥和周边的华柱。行走和搭建的时候明确路线,避开建构作品。</p> 成果展示 反思与总结 <p class="ql-block"> 大班幼儿经常以同伴合作的形式游戏,他们在群体活动中的计划性、坚持性与专注力增强,能围绕目标与同伴协商制定游戏计划进行分工合作。在天安门主题搭建活动中,孩子们是学习的主人,他们不断思考、探索、尝试、调整,掌握了垒高、组合、架空、平铺、对称等搭建技能。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一起商讨,在与同伴合作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p><p class="ql-block"> 教师作为一名引导者,当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应给予幼儿支持,引导幼儿寻找解决困难的办法。教师应不断发掘幼儿的兴趣点,在一日生活中发现幼儿的有教育价值的兴趣点,引导幼儿讨论、探究与实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