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听自动自发商学院直播间黄导授课《轻松化解孩子成长中各种问题》心得体会</p><p class="ql-block">▶抓住问题的本质才能解决问题</p><p class="ql-block">🌟1: 问题本身不是问题,问题背后的需求和真相才是问题:</p><p class="ql-block">🙅♂家长错误的一直针对行为搞行为。</p><p class="ql-block">🌹案例:长期喜欢睡懒觉的大一女孩,母亲做餐饮,长期抱怨唠叨女儿懒惰,不孝顺,厌学。</p><p class="ql-block">🌻总结:</p><p class="ql-block">家长看见的是孩子懒睡行为,看不见的是孩子学习压力,她的努力,她的付出,孩子就形成未被父母看见的那份失落感,从而有了懒惰的负面的行为。</p><p class="ql-block">🌹案例:当下孩子喜欢玩手机,不喜欢学习。孩子本身知道玩手机的行为不好,那么为什么玩呢?那是有股力量推动作用才导致这样的行为。</p><p class="ql-block">🌹案例:如孩子喜欢咬指甲,咬手,这些行为都是表相。家长要找到行为背后的原因。</p><p class="ql-block">▶影响孩子行为的原因:</p><p class="ql-block">a: 对成功无望,孩子低价值感。</p><p class="ql-block">b: 内在形成“不值得”“我不行”的负面行为,价值感低</p><p class="ql-block">c: 来自父母情绪对抗,没有化解</p><p class="ql-block">d: 未被看见的失望</p><p class="ql-block">🌟2: 行为本身不是问题,行为背后的动机才是问题:</p><p class="ql-block">🌹案例:比如撒谎,撒谎是常态,本身不是问题,孩子撒没撒谎,不以家长允不允许来转移。撒谎背后的动机是孩子善意谎言的变通,一种自我保护。背后是健康的,正面积极的。</p><p class="ql-block">🌹案例:哥哥和弟弟因玩具打闹</p><p class="ql-block">妈妈知道,你一直是一个珍惜玩具,爱惜用品的好孩子。弟弟小,没有像你那样知道珍惜自己的物品,你是担心弟弟搞坏了玩具才动手打了弟弟。只是哥哥知道吗?爱护玩具并不代表就要伤害弟弟,特别是像你这样懂得包容和照顾弟弟的哥哥,妈妈相信你。</p><p class="ql-block">🌻总结:</p><p class="ql-block">语言中为孩子发生的问题找到好的动机,正面定义孩子身份是有爱心,珍惜事物的孩子,再做正确动机的引导,最终得到孩子的接受。 </p><p class="ql-block">✨沟通逻辑:看见事情的动机,再安装一个好动机。</p><p class="ql-block">1:认同动机</p><p class="ql-block">2:认同人格</p><p class="ql-block">3:批评行为。</p><p class="ql-block">✨沟通的核心:</p><p class="ql-block">1:认同动机</p><p class="ql-block">2:引导动机:动机错,一切皆错。</p><p class="ql-block">▶好的动机标准:</p><p class="ql-block">1: 有操守:盗亦有道,有所为有所不为。</p><p class="ql-block">2: 不受外界的影响。</p><p class="ql-block">3: 利他。</p><p class="ql-block">🌹案例:孩子的伟大梦想。</p><p class="ql-block">一个是企业家:为了个人的金钱,名誉,欲望。梦想越大,伤害越大!就像古装剧“绝对双娇”里的负面人物江别鹤江琴。</p><p class="ql-block">一个是清洁工:“雷锋”精神的大爱无私,为人民服务的情怀。如疫情大爱付出的终南山和李兰娟。</p><p class="ql-block">🌻总结:梦想就像我们周恩来总理,他的梦想使命是“为中华崛起而学习”。岳飞“精忠报国”,是中国人,有中国魂,有伟大的民族情怀。梦想背后动机一错,全盘皆错。</p><p class="ql-block">🌹案例:孩子学习动机。</p><p class="ql-block">孩子不因老师的喜欢认可而学习,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受益的也是自己。告诉孩子做任何事情不被老师看见是常态,表杨才是非常态。这样的孩子才是人格健全的阳光孩子。</p><p class="ql-block">🌻总结:激发孩子真正学习背后的动机,引领孩子自动自发的学习。为自己打造精彩的人生而努力。</p><p class="ql-block">🌟3: 问题本身不是问题,问题背后的态度才是问题</p><p class="ql-block">🌹案例:孩子考试的分数,孩子的成绩本身不是问题,对待成绩的态度才是重点。成绩只是一个投射,只要做到0分不放弃,100分不骄傲。就有了正确对待成功的态度;就具备了好的人格。</p><p class="ql-block">🌹案例:孩子厌学放弃上学在家。</p><p class="ql-block">家长不要总抓着孩子不放还一直盯着去上学的事。沟通一定先关注人本身,给予安全感,在表明态度,接着定义和引导。如“儿子,妈妈想跟你沟通一下不是要你一定要上学,我们想跟你商量.......你怎么选择我们都尊重你.....”</p><p class="ql-block">🌻总结:逆境让人成长!</p><p class="ql-block">▶正确沟通流程:</p><p class="ql-block">1: 认同人格</p><p class="ql-block">2:表达客观建议</p><p class="ql-block">3:通过沟通,给予孩子力量</p><p class="ql-block">▶解决问题八大流程:</p><p class="ql-block">1: 先找到问题背后需求和导致问题的原因:找到真相!</p><p class="ql-block">2: 分清是谁的事:把孩子和家长的事情要区分界限,把行为选择权交给孩子。</p><p class="ql-block">🙆♂如孩子说:“妈妈你不是好妈妈”</p><p class="ql-block">家长回:“孩子,不管你认为妈妈是不是好妈妈,但你永远改变不了爸爸妈妈是最爱你的人!”</p><p class="ql-block">🙅♂家长说:“你这孩子,真没良心,妈妈为你付出这么多......白眼狼……”</p><p class="ql-block">3:衡量关系是否正常:找到关系不好的原因</p><p class="ql-block">4:找到合适的时机,合适的环境,跟孩子沟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