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心理学界有一个共识:个性等于创造力。人的培养过程应该是一个个个性的培养过程,但我们往往把个性理解错了,以为调皮捣蛋、胡思乱想的人才富有个性。其实有个性的人对世界的感受是独特的,思维状态是独特的。秘密在于每个生命生来就是独特的,只是在成长过程中,在被教育的过程中,这些与生俱来的东西被泯灭了。</p><p class="ql-block">有了自由,孩子们就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因为有兴趣,他就会反复做,就变得专注;在长久的专注中,他逐渐感知并把握了事物的规律;把握了事物的规律,他就愿意遵守它,就有了自我控制力。</p> <p class="ql-block">我们大人总感觉孩子就是孩子,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我们总是让孩子事事听从父母的安排,可不知这样恰恰违背了孩子发展的程序和心理,从前我也是片面的认为自由就是让孩子随心所以,任其发展。但透过和孩子的日常生活后我很有感触。首先,我觉得家长必须要改变自我想要驾驭孩子的想法,同时要把孩子的一言一行认为是有原因的行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看到一个在爱和自由里健康成长的孩子。其次,要做一个有心人,去仔细观察孩子的所需所想,倾听和交流是很好的桥梁,是拉近父母和孩子距离的弹力带。成人是孩子的榜样,老生常谈到“传不如身教”,孩子就是镜子反照着成人的言行举止,因此,我深感做父母的肩上职责的重大。</p><p class="ql-block">成人不独立便没有力量承担生活的重压,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在30多岁就放弃了自己的理想!孩子不独立便容易被外在的力量奴役,他整天察言观色、谨小慎微,在长期的压抑下,孩子逐渐失了自我,成为一只迷途的羔羊。</p><p class="ql-block">爱是孩子独立的前提,独立是孩子被爱的结果。</p><p class="ql-block">我们精神的发展跟我们身体的发展、跟我们心理的发展本应是溶合在一起的,本应是不分开的。孔子说:“三十而立。”这个“立”是精神的,这个“立”实际上就是一种心理上和事业上的独立。</p><p class="ql-block">爱使人独立,独立使精神发展,爱是智力发展的基础。有了爱才谈得上独立。</p><p class="ql-block">爱是怎么回事呢?爱首先是一种心境。爱孩子首先意味着不能忽视孩子。</p><p class="ql-block">当一个人真正成熟的时候,他会对爱人顺从。什么是顺从?在感情上、在生活中,意志的升华就是顺从。</p><p class="ql-block">爱首先是一种感觉,一种细微的情感,一种心的投向和归属,那投向中有一种安全感、自由感、轻松感、幸福感,一种完整的被解放的感觉。爱其次是一种给予的幸福,应为你曾感受过爱,知道被爱的感觉。而给予就是独立的内涵。</p><p class="ql-block">一个快乐的孩子不会搞破坏,一个快乐的成人也不会去破坏。快乐的人类不会去毁坏财富、破坏环境、发动战争,他们只会有建设性的行为。</p><p class="ql-block">人类的发展只有一个法则,就是爱。这个世界上最高贵的、最大的真理就是爱。无爱和 非正常成长是这个世界最大的罪恶。</p> <p class="ql-block">爱,是什么?</p><p class="ql-block">无数人试图回答这个问题,每个心灵对爱的认识都是不同的,所以答案也都是不同的,无法用语言说清。爱,是一种巨大的宽容和理解,有了爱,即使不懂教育,也能给孩子发展的基本权利,也能使孩子自由,让孩子由自由走向独立。爱是生命的秘密,父母对于孩子的爱那更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这种爱更需要的是一种正确的表达方式,让埋藏在孩子内心深处的种子长成一棵参天大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