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西安城外向西十多里,枣园北路,汉长安城南西安门(皇门口)向南二里。此地在汉时屯过兵营,便有了为兵营生的商人。到了明嘉兴年间楊家七户从南郊三爻村落脚此地,熟皮及做马鞍的人盛多。最早记载村名为“韂杨村",随着其它姓陆续落户,此村在明朝己为大村,并拥有很多大户人家。为了保一方平安,商洽兴建防卫城,模仿明长安城墙城河城楼,(估测城内五百米X三百米),东西有城楼城洞,城内三条东西向大街,城墙截面为梯形,底宽三丈,高三丈城墙上能行马车,城角处可回转二套马车,城河宽五丈深丈五,易守难攻,因此在十里八乡闻名。据说西部回民侵犯西安城,周边有亲戚的都跑到村中避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到了民国时期,村里进步人士为了响应中山先生提出“三民主义”,将村名正式改为“三民村”。记得曾今,我亲眼见到过对门黄家三爷是村中最后一位皮匠。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自新中国成立后的60年经历了多次运动,从初级社到高级社,文革后的大队制,再到承包责任制。2010年莲湖大兴新区以改造棚户区村子拆迁,2015年秋在原址回迁名改为“三民汉风苑”,分东西区共十四栋三十二层高楼(一.二层为商铺)。约一千五百户,三千多人口,现多以房租和出租车为生活基本。行政归枣园街办三民社区,村俗纯朴生活安定。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解放初,随着六十年前,苏联人援建中国一百五六个民族工业项目。西郊新建了很多工厂:西电、庆安、油脂化工、纺织厂,还有户县余下的火力发电厂。其中西电公司是大项目,从玉祥门到大庆路全长五公里,南边为宿舍,北边为生产厂区,中留有百米宽的林带,当时种的是雪松。(东郊幸福林带路东同时也建了东方,华山,黄河等军工厂)。为了运输国家修建了西安至余下的西户铁路线,从南到东绕三民村西北90度连接陇海线,并有了三民村火车站。货物由西安西站下陇海线,编排后再经三民村站运往矿厂。西户线是客货混运线路,每天早晚各有往返绿皮客车,方便沿线群众的生产生活。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货物以煤和生产资料为主,煤车一列三、四十车皮往返铜川与余下,供发电厂用。还有运送到油脂化工厂的棉籽等。村大队与车站签定装卸工劳务合同,每天村派几十村民保证车站的装卸任务,村里六个队轮流派工。当时参加的人有补贴,这对于生活本不富裕的村民来说是件大好事,便都积极参加。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随着装卸的时间长了,出现了副面效应。比如在卸车时角落留有煤渣、棉籽有漏包的,就有人私自往家拿。煤可自烧,棉籽可换油,多好的事谁都想着,最后发展成全村50%以上人都发了车站的财。记得当时西站配给三民车站的二部火车头,西局西段61号机头(四个大轮)专送余下煤车,西局西段59号机车(三个大轮)为附近工厂送货,两个机头汽笛不一样,当经过西兰公路闸口时为了安全,必须长时拉响汽笛,行驶的汽车就会停下。村里的人都能分辨出机头的汽笛声,只要是61号机车响,汽笛便成为了命令,无论你当时干啥,都会命令式的放下,拿好事先放在门口的旦笼工具,以最快的速度冲向车站去扫煤。如遇冬天还需用掘头挖。有时一家几人齐上阵,车上车下配合着干,如遇上肥活便用架子车拉回家。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到后来发展成违法。例油罐车放油等事件(欲望无止),曾达到黑明二十四小时随时应战。车站终止劳动合同,导至铁路公安进村巡查。砸了自己的饭碗。现在回想起来确有人付出了人生代价,倒车动后跳车摔断腿的。三民村自建“铁道游击队”从此消失了。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火车一通黄金万两,在西户客运绿皮火车上也有记事。三民村火车站属开放式车站,没有围墙,上下车也没人查票。虽说车站有售票窗口,但在经济困难时期人们还是有投机心理的,钻铁路的空子。例如要去城里就得买票,因为西安站出口检票,否则不罚就补,可是要去余下大可不必买票,因为三民村到余下段全是开放车站同等免费。在改革开放初期,最早出现的是户县“捣蛋部队”,灵醒人把户县便宜鸡蛋收购贩到西安城里卖,挣个差价。最经济的运送线路就是西户铁路,他们每人提两旦宠蛋从户县上车,到三民村站下车等于免票,降低运送成本。初期到三民村附近工厂家属院买蛋,后来部队扩大了就得往远处去卖,最后发展西安城鸡蛋被户县人承包了。三民村人也看到机遇,也出现了三轮车部队专项服务挣个心苦钱,从三民村车站拉三,四个人到大庆路,买蛋人乘公交到西安他开辟的市场。后来发现还有户县人拿着麻袋镰刀在三民村附近拿(割)草,回去喂羊和猪吃。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确实可以说那时人挣钱不造假,良心挣钱。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三民村人从开始在车站装卸干活,和在火车头透炉捡几块焦炭,成也火车站,败也火车站。如今西户线绿皮火车停运多年,沿线百姓还是有些怀念,少了昔日的许多风景。社会发展了,旧的淘汰了,新的事物产生了。如今摆地摊都是私家车,后备箱就是商铺,后盖打开就能经营,城管来了车就开走,这叫游击战!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往事回肠,说是人老了。但证明记忆还好!因为老家三民村的人和事,是我人生中亲身经历的,也是无法抹去的!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当今村名“三民村”三字已不复存在,换来的新名“三民汉风苑”。只有火车站和汽车站还保留原名一一三民村站,但愿留在西安百姓的心中,给历史一份尊重,给子孙一个交待!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2年10月久等的西戸旅游观光火车开通了,与地铁口接通,往日的西户铁路线又有了生机。</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 2020年12月28日广林写</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发表于美篇</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