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活动目标:</b></p><p class="ql-block"><b>1、感受作品传递的温暖,舒适的感觉。</b></p><p class="ql-block"><b>2、欣赏毕加索的《梦》,增加对线条和色彩的认识与理解。</b></p><p class="ql-block"><b>3、能结合对作品色彩的感知,描绘自己睡梦中的状态并配上相应色调的背景。</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b></p><p class="ql-block"><b>家庭小任务:</b></p><p class="ql-block"><b> 请家长朋友们监督幼儿完成✅《美术册》第26页,完成后拍照打卡在班级群,分享给老师👩🏫和同学们🙆♂️看一看❤️!</b></p> <p class="ql-block"><b>《梦》又称《在红色安乐椅上睡着的女人》,是毕加索中期比较重要的作品之一。</b></p><p class="ql-block"><b>每当画家拥有一份新的爱情,他的画风都会为之一变,而这个阶段他相当喜欢明快、对比强烈的颜色,技法上则是平面化与立体化的完美结合。他的作品《梦》就是他一次感情经历的写照。就在1927年初毕加索与德雷莎在火车站相遇。《梦》大部分对德雷莎的肖像画和线描都充满性感。</b></p><p class="ql-block"><b>1927年,47岁的毕加索与长着一头金发,体态丰美的17岁少女初次相遇。</b></p><p class="ql-block"><b>从此,这位少女便一直成为毕加索绘画和雕刻的模特儿。</b></p><p class="ql-block"><b>又过17年,64岁的毕加索给她的生日贺信中说:“对我来说,今天是你17岁生日,虽然你已度过了两倍的岁月。在这个世界上,与你相遇才是我生命的开始。”</b></p><p class="ql-block"><b>《梦》这幅画作于1932年,可以说是毕加索对精神与肉体的爱的最完美的体现,只用线条轮廓勾画女人体,并置于一块红色背景前。女人肢体没有作更大分解,稍稍做了夸张划分,色彩也极其单纯。这幅画是毕加索以立体派描绘女人形象和新古典派风格相结合的产物,是形象极端自由———线条和色彩自由组合的杰作。</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