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耦园,原名涉园,始建于清代初年。清末,因在住宅的东、西两侧各建有一园,故名“耦园”,且“耦”与“偶”相通。</h1>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视 频</b></p> <h1> 2000年11月30日,包括耦园在内的苏州古典园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4届会议批准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h1> <h1> 2001年6月25日,耦园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1> <h1> 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按察使湖州沈秉成因病寓苏,携妻归隐,购得涉园废址,聘画家顾沄在旧园基础上设计,重修扩建为一宅两园的耦园格局。</h1> <h1> 清光绪二年(1876年),新园落成,沈秉成将其易名为“耦园”,寓夫妇偕隐双栖、啸吟终老之意; 光绪十年(1884年),沈秉成奉诏复出任官他省,全家随往。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沈秉成至苏州治病,医治无效,卒于耦园。此后园内日渐破落,散为民居。</h1> <h1>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教育家赵善昌曾卜居于此,同住的还有省二女师任教的陈士弘、沈子期、章寅谷、章慰农以及南京中央大学农学院院长汪启愚等。</h1> <h1>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东花园曾租予杨荫榆创办二乐女子学社。杨被杀害后,东花园一度空关,园子日趋荒芜。</h1> <h1>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当代国学大师钱穆曾与眷属迎母住入东花园,其侄钱伟长曾同住此园。</h1> <h1> 民国三十年(1941年),常州实业家刘国均购下废弃的耦园,重加修葺。当时园子已完全破败,中部已成民居。</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