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马有姜

梨園主人

<p class="ql-block">天气预报说,明天降温4到9度。天一冷儿,想起了一句谚语“冬吃生姜,不怕风霜”。一提到姜这玩意儿,似乎记忆还停留在十多年前“蒜你狠、姜你军”这一类高价配料的话题上,当下年轻人即使是自己居家做饭,似乎也不太会用到姜这一种食材了。从葱油拌面到蒜香牛肉,配料三兄弟里面,姜的地位略显尴尬,似乎除了加入姜片给肉类去腥之外,在家庭美食里便不再有一席之地。</p> <p class="ql-block">民间有:“晨吃三片姜,赛过人参汤”之说,确有一定的道理。生姜可以延年益寿,颐养天年,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大师--孔子早已认识到食用生姜具有抗衰老的功能。他认为:姜能通神明,去秽恶,不撒姜食,不多食。在那个饱尝战祸、颠沛流离的时代,孔子却活了73岁,这和孔子重视食用生姜是有这个密切的关系。由此看来姜东西呢,真是上天赐给人类的宝贝。</p> <p class="ql-block">尽管如此,在我个人的记忆里面,姜还是扮演了多种不同的角色。</p><p class="ql-block">少年读书时的“姜汤”,是一碗热辣深沉、药到病除的母爱。那是1992年的冬天,正值期中考试结束的第一个晚自习。当天刚考完试,教室里乱哄哄的。不知道啥原因我和一高姓同学吵起来了,随后动了手。当时的我个子矮,力气小,只有挨揍的份。辛亏有几个仗义的同学劝架,架住了对方的胳膊。我一看“报仇”的机会来了,抡起拳头叫朝他砸去,他猛一低头躲了一下,只听得啪的一声,教室里安静了下来。天啊,我捶破了窗户上的玻璃!刚开始感觉手发麻,瞬间我的手就鲜血直流。同学们吓得不敢出声,目光一下子全都聚到这里。</p> <p class="ql-block">死党焦勇急忙跑出去,推过来自行车驮着我去邻村上药。虽是初冬,那年冬天来的早,也特别冷。血滴嘀嗒嗒的,风冷嗖嗖的。不知道过了多久,我们才到了军李村一个赤脚医生家里。医生说没有麻药,直接缝吧。我说行。一针下去,钻心的疼,我没有皱一下眉。旁边小伙伴看着直哭,说你疼就掐我。</p><p class="ql-block">回家后,手指头发涨,一会就肿的萝卜一般粗了,抽丝剥茧般的疼,再加上屋里越来越低的气温,当晚有些着凉感冒的迹象。母亲当时疼的掉泪,焦虑的一夜没睡。那时候缺医少药,为了让我还能撑得住,母亲开始熬姜汤红糖水。她切了好多姜丝,但只是辅以两勺红糖,整体的感觉还是偏热辣的,甜味只有一丝丝。满满的一大瓷碗姜汤,还冒着热气。我捏着鼻子干了这碗,似乎是对这个纷乱世界的无声对抗,又像是对自己一种冲动的惩罚,同学之间何必动手呢?无非就是为了年轻气盛为了那该死的面子,不肯认怂吧。一碗姜汤如同一剂猛药,治好了我的伤寒感冒,也治好了思想焦虑和精神内耗。</p><p class="ql-block">两个月后的我带着伤的在家专心复习,期末考试势如猛虎,得了全乡第一名。后来也如愿上岸,感谢这碗姜汤,深沉的母爱,有力的鞭策。</p> <p class="ql-block">青年工作时的“姜汤”,就是暖啤(啤酒里面加姜汁),一杯越喝越凉的人间清醒。都说酒不醉人人自醉,三五同事,闲暇之余,跑进学校附近的小饭店里,喝点小酒,也算是给单调苦闷的乡村生活找点乐趣。记得喝酒用的白瓷杯都是买古贝春酒免费送的,啤酒牌子倒不少,什么琥珀、无名、绿兰莎、奥蕾、三角、广寒宫等等;我们边喝边聊,天南海北,从古到今;先白后啤,来者不拒。冬天的夜里,那时候没有手机没有网,漫不经心的地抿这一口暖啤的感觉,越喝越凉,越喝越清醒。这暖啤的名字也有意思,姜汁听起来十分暖和踏实,两瓶暖酒下肚,人也不会飘起来,越喝越沉默,不会肆无忌惮地吹牛皮,而是抓紧结账,拎起衣服踏上回家的路。</p> <p class="ql-block">而今,慢慢到了知天命之年,小酌几杯,似乎喝的不是酒,而是生活。简单即美,小酌只为清醒不为醉。生活固然需要一点甜来弥合、来治愈,但我想,不妨多一丝姜去提神醒脑、去祛除寒意。</p><p class="ql-block"> 梨園主人</p><p class="ql-block"> 2022年12月12日凌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