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吟诵笔谈六则(下)

三楽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当代吟诵笔谈六则(下)</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陈中寅</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关于吟诵的“五度标调法”</span></p><p class="ql-block"> 赵元任先生1930年发明的五度标调法,终于在朱立侠博士最近的吟诵讲学课件中清楚地标明:“赵元任五度标记法”。这个好!敢于向国人公开历史真相。否则,人们还一直蒙在鼓里,总以为是1958年普通话正式诞生以来的功劳啊。多少年来真的搞不懂,专家教授们编撰的《现代汉语》教科书夥矣,为何都不敢注明来源和说出真相?</p><p class="ql-block"> 不过,赞叹之余,朱博士的吟诵课件还是留下了缺憾。据我所知,1930年尚处在民国前期“老国音五声”行世阶段。因此,既然标明“赵元任五度标记法”,完全可以将入声的调值标出来才对,才算完整。何况,朱博士注重传统吟诵,想要破解古诗文吟诵的声音密码,此举当仁不让啊。讲吟诵,制课件,标调值,原本属于华夏共同语层面。图表中不能标出清末民初以来入声的调值50(5占一半,0表示休止占一半),当前的传统吟诵怎么讲得透呢?</p><p class="ql-block"> 总之,吟诵界怎样理解赵元任1930年发明的“五度标调法”?面临着两个选项:A.汉字五声“五度标调法”。B.汉字四声“五度标调法”。正确答案应该选A。很遗憾,朱博士选了B,应该是理解出错。当然,如果仅仅是普通话教学课件的标调值,则当别论。</p><p class="ql-block">       (2020.12.9.)</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吟诵定义与“白马非马”</span></p><p class="ql-block"> 吟诵怎样定义?是个有待研究的学术问题。但目前有句话特别赶时髦:“吟诵是古人的读书方式”。如果只从传承学角度看问题,这句话应该是对的。没想到的是,现今的吟诵界,却似乎把这句话当成了吟诵的精准定义到处宣传到处用,这就犯了片面性错误。因为,给吟诵下定义,不但要考虑到传承学,还要考虑到创作学。千百年来,古人口头作诗也叫吟诵。想想吧,诗从口出,尚未用毛笔写到纸上和书上,何来读书?说吟诵是古人的读书方式或方法,此种定义,与刚才提到的实情对不上啊。因此,倘若慎重地给吟诵下定义,应该是:吟诵,是古来口头作诗品诗艺术和书馆书房读书艺术。对吧? (仅供参考)</p><p class="ql-block"> 诗仙李白“斗酒诗百篇”,“高咏”不歇,出口成章,走到哪里就吟到哪里。而你却说吟诵是古人的读书方式,这不就成了笑话?翻看唐代以来的诗集更能了解到,古人对平仄烂熟于胸,张口就来,“席上口占”或“即席口占”的吟诗多了去了。而今却偏要停留在“吟诵是古人的读书方式”这个说法上,偏要在某些专家的文章中与吟诵粉丝的分享中把它当作定义,情何以堪?即便从吟诵的源头讲起,吟诵也不是从古人的读书开始的。据周笃文先生撰文研究,虞舜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有名有姓的第一位诗人。他的《南风歌》与《卿云歌》都是歌吟而出。当年的歌法就是吟法,吟法就是歌法,二者密不可分。因此,他的诗论和吟论紧密结合在一起,被记载在《尚书》尧典与舜典中,即:“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而“声依永(言)”这个原典,则演变成了后世的“依字行腔”。此乃华夏歌吟传统。</p><p class="ql-block"> 百家争鸣时代,我国有个著名的逻辑论辩叫做“白马非马”,而今初看一眼往往吓一跳。其实,倒过来就明白了:马非白马。马是个大类,白马是个小类,除了白马以外应该还有黄马黑马等。所以说,马这个大类不等于白马这个小类,此即“白马非马”。吟诵也一样,除了古人的读书这种方式以外,还有古人的口头作诗这种方式。故而吟诵这个大类不等于古人的读书方式这个小类。由此可见,“吟诵是古人的读书方式”这个定义,语法上没问题,逻辑上却有问题,毛病就在:白马非马!</p><p class="ql-block">           (2021.01.15.)</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吟诵面对的问题和以气运腔</span></p><p class="ql-block"> 什么是吟诵?为什么吟诵?怎么样吟诵?这是诗国吟诵必须面对的三大问题。 </p><p class="ql-block"> 什么是吟诵或曰吟诵是什么?这个问题既复杂又简单。古来说法争论不休,莫衷一是,故而复杂。现今的实践却也简单:就按照《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第5版)释“吟诵”:吟咏诵读。吟就是吟咏,诵就是诵读。然后弄清:诵(诵读),应该是偏重于语言方面的艺术;吟(吟咏),应该是偏重于音乐方面的艺术。将吟与诵两个字合起来理解,那就是:吟诵,是语言艺术和音乐艺术的完美结合。</p><p class="ql-block"> 所以,不必再纠缠于“什么是吟诵”这个问题。也不必在“为什么吟诵”这个问题上花费太多时间。而只有把精力放在“怎么样吟诵”这个问题上,才是最划算的。遗憾的是,此前很多吟诵文章和著作都在絮絮叨叨地纠缠于前面两个问题。而对于第三个问题,却又说不出多少道理和方法来。听他们之中某些人的口头吟诵,却又很不理想,很不美听。因此,不知道说什么才好。</p><p class="ql-block"> 若问:到底怎样吟诵?应该有很多门径可寻,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地方,就是以气运腔。中央台节目《经典咏流传》在国内影响很大,但我所见过和听过的都是唱歌,在古诗之外添加(或不加)某些句子和段落,拼命唱歌甚至吼歌。这与吟诵可以说是两个世界。不过,吟诵者需要向歌唱者借鉴的东西还是有的,我认为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以气运腔的腔音效果,二是韵字落音的章法效果。关于第二点,此处不再“老生常谈”。关于第一点,很多人吟诵时几乎没有“打开”胸腔,声音很逼仄。我辈在吟诵界都见识到了:像魏嘉瓒先生那样能完全“打开”胸腔吟诵的行家,实在太少啊。(诸位都懂的,反面例子就不提了)</p><p class="ql-block"> 心平气和地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打个比方,就算吟诵者学识再怎么高超,名气再怎么大,理论再怎么超拔,但你从来就没有练过以气运腔与和谐发声,人家批评你的吟诵难听,你反击的话语有用吗?你说对方不懂吟诵,能解决问题吗?吟诵的美听,有先天因素也有后天因素,先天加后天才更为理想。总之,不练不美,歌唱家都是练出来的,吟诵家也得练出来才行吧。</p><p class="ql-block"> (2021.05.11.)</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作者简介:</b></p><p class="ql-block"> 陈中寅,字孟晨,湖南祁东人。退休教师,高级职称。1977级本科,新中国以来首批历史学学士。中华诗词学会原理事,吟诵研究者与传承者。行世有专集《待笛轩吟稿》和专著《诗国吟诵存谱》,网上设有“国诗吟诵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