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当代吟诵笔谈六则(上)</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陈中寅 </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关于诗国吟诵谱的建言</span></p><p class="ql-block"> 近年来,当今吟诵复苏的领军人物徐健顺先生终于明确了一个问题:中华吟诵要有吟诵谱。他说:吟诵,主要不是“调”的问题,而是“法” 的问题。“比如说吟诵谱,以前很少用。但后来发现,无论是教学、创作还是搞研究,特别管用。”使用和推广吟诵谱,应视之为当前吟诵研究的一大进步和积极举措。对此,我有亲身体会,现提三点建议供学界方家和吟友们考虑:</p><p class="ql-block"> 一、关于吟诵谱,实际运用和操作时可细分为字谱、句谱、篇谱,其中的字谱最为关键。因为,字谱是根据汉字声调的实际读音(今称“调值”)而确定的乐音之谱,它能彻底消灭当前吟诵的“倒字” 现象。无论是隋唐以前的“四声配五音”, 还是宋明以后和现代以来的五声择七音,都应按乐律来精准地确定汉字的字谱。</p><p class="ql-block"> 二、从学理和乐音上看,严格地说,如果你是共同语(雅言)吟诵,那么,你是哪个时期的共同语(雅言),就得按该时期雅言的实际读法(调值)来对汉字拟声和取音。如果你是方言吟诵,那么,你是何种方言吟诵,就得按该方言的实际读法(调值)来对汉字拟声和取音。只有这样敲定汉字的字谱(乐音),并进而扩大到句谱和篇谱,中华吟诵才是科学的,才不会像某些套吟那样出现“倒字”现象。</p><p class="ql-block"> 三、吟诵谱在教学与研究中要成为当代文本而传承。进一步,吟诵要与赋诗填词这一当代创作结合起来,斯事大哉!先秦的“声依永(言)”和南宋的“依字行腔”告诉我们:吟诵的根基在汉字!汉字为主,乐谱为从;汉字为大,乐谱为小;汉字为重,乐谱为轻。因此,必须保证汉语诗词的整齐排列。以此为前提,汉字居上、乐谱居下乃中华正道!今之吟诵谱,绝不能追随西洋式歌谱,绝不能让汉字这位主人居下而让乐谱这个仆从居上,绝不能只顾乐谱整齐而导致汉语诗词没法对齐甚至惨不忍睹。否则,必使仓颉与孔孟痛哭于九原!</p><p class="ql-block"> 关于这一点,观看明代以来昆曲之蓑衣谱(大写的汉字旁边,向下斜着排列工尺音而形似渔夫所用的蓑衣),可知汉字高高在上,其地位不可动摇。近代以来,西洋式歌谱的乐音居上、汉字居下,并非固有的华夏传统,而是颠倒了华夏传统。而今国学勃兴,吟诵复兴,应该把颠倒的事情再颠倒过来,从而回归正道。 </p><p class="ql-block"> (2019.6.18.)</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对陈允吉谈古诗文吟诵的看法</span></p><p class="ql-block"> 目前,复旦大学陈允吉教授的吟诵课相关视频正在网传,他在视频中谈到了三个观点,逐个点评如下:</p><p class="ql-block"> 一、吟诗的腔调比较简单,重在吟,不重在歌。这个应该认可!二、对吟诵者个人来说,腔调大致固定,且与诗意无关。这个有待商榷!三、吟诵的语言基本上是方言。这个符合大概率!但涉及到与方言对应的共同语时,他说”元以后入声没有了”,这是照搬了以往教科书上的套话,信不得!</p><p class="ql-block"> 汉字母语的入声和入声字,在明代《洪武正韵》、《元韵谱》、《西儒耳目资》三书中明明白白存在着,在清代《诗韵合璧》、《词林正韵》、《曲韵骊珠》三书中也明明白白存在着。因此,怎么能说“元以后入声没有了”?实际上,远承两宋,明清以来近古音汉字五声(阴阳上去入)已为常态,有入声的书馆和书房读书音才是吟诵的真相!元代四声恐怕只能是当年周德清总结出来的口语音,士人科举无望,也干脆用口语写散曲,来点儿讽世、自嘲和怀古等等,从而形成为元代北曲(北方散曲)。但即便是口语音,入声也存在于北中国某些地方以及广大的南中国。</p><p class="ql-block"> 此外,陈允吉教授的吟诵之声,始终未能抵达赵元任、戴君仁、华钟彦、陈少松等吟诵学者的高度,更未上达赵元任当年在吟诵音频中传送出来的审美标准:诗作的韵脚字,其落音回环再现,首尾呼应!</p><p class="ql-block"> (2020.4.16.)</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台岛王伟勇吟诵教学指瑕</span></p><p class="ql-block"> 诗国吟诵,台湾习惯于叫吟唱。台岛成功大学王伟勇教授的吟唱教学在大陆颇有影响。由于受国内多所大学之邀,他的教学视频广泛传播,从而收获了不少吟诵粉丝,影响了大批青年学子。现根据他对唐宋词《渔歌子》和《菩萨蛮》的吟唱教学,以网上视频《名家讲堂/王伟勇教授诗词吟诵讲座(九)》和《古典诗词之诵吟歌唱(五)》为依据,将耳听吟声和眼看课件结合起来谈谈我的感受。优点和长处就不说了,让别人去说,这里只谈缺点和不足,所谓指瑕是也。古人对“诗圣”杜甫的诗篇尚能指瑕,今人自可仿效着来对吟诵进行点评吧。</p><p class="ql-block"> 王伟勇先生施教吟唱,好像是台湾的鹿港调,以前早就聆听过。这个调子,我总的感觉是:它是大众化的,不是很雅,而是较俗,好像有一种“热闹”在里面。当然,这里讲的雅和俗,不是贬低哪一方,而是指风格而言。拿台湾戴君仁先生的吟诵和大陆文怀沙先生的吟诵风格一比,雅和俗就分辨出来了。</p><p class="ql-block"> 关于张志和《渔歌子》的吟唱,王教授施教的课件与乐音不是很严格,也明显欠妥。既然强调入声字短吟,且用红色标出了篇中“白”和“绿”两个入声字,但“青箬笠”的“箬笠”和“不须归”的“不”皆为入声字,教学过程中却并未标出来。尤其把“笠”这个入声字吟唱成没有停顿的拖长的双音:2 3,实在没有道理啊。</p><p class="ql-block"> 另,“桃花流水鳜鱼肥”的“肥”是阳平字,王教授却吟唱成了阴平字,听起来好像是“鳜鱼非”。其实,“肥”不能吟唱成⑥(加圈为低音,下同),按国语(老国音和新国音)应该吟唱成③⑥,按昆腔则应吟唱成⑤⑥。还有,结篇“斜风细雨不须归”一句,“归”的乐音为1⑥,运用了羽音来协韵,章法正确!但,按国语读法和吟法,“归”为阴平字,只能“平道”不能“低昂”,将乐音处理成1⑥就是前昂(高也)后低,明显地没有按照阴平的字声来行腔,这就不对了。其实,“归”的乐音应该处理成波音⑥,吟成⑥1⑥才对。</p><p class="ql-block"> 再谈《菩萨蛮》的吟诵教学。温庭筠的《菩萨蛮》,词风特别婉约而雅致,王教授的嗓音与吟唱没法匹配,好比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听起来不是味道。其实,在这种没法匹配的情况下,用嗓就得改变一下,即:不能用大嗓(真嗓),应该用小嗓(假嗓)来吟唱。当然,王教授没法做到,吟诵界只有张卫东先生等少数几个人才能做到。</p><p class="ql-block"> 另,温庭筠的《菩萨蛮》,如果是用北昆(北派昆腔)来吟唱的话,其乐谱来源于清代谢元淮《碎金词谱》。王教授说《碎金词谱》中《菩萨蛮》属于“北音”,不能采用入声唱法,故而吟唱入声字“灭”、“雪”时,将乐音拖得较长。怎么说呢,不能采用短音而休止的入声唱法,这应该属于北派昆腔的吟咏讲究,地处东南的鹿港调也必须这样吗?看来还得存疑。鹿港调吟唱中,其它篇章的入声字能用短音来处理,那么,温庭筠《菩萨蛮》的入声字“灭”、“雪”同样可以处理成短音休止。还有,该词结句“双双金鹧鸪”的“鸪”属于阴平字,查《碎金词谱》给定的乐音(工尺谱)为单音:五(相当于简谱音6)。王教授吟唱“鸪”时,发出来的乐音却是尾音降低的双音:1⑤。问题来了,尾音降低虽然用⑤照顾到了章法上的协韵,但对于“鸪”这个阴平字来说,取音却并不合适。该篇尾字“鸪”,只有将乐音1⑤修正为⑤(波音并拖长),字法上才会稳妥。</p><p class="ql-block"> (2020.11.28.)</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作者简介:</b></p><p class="ql-block"> 陈中寅,字孟晨,湖南祁东人。退休教师,高级职称。 1977级本科,新中国以来首批历史学学士。系中华诗词学会原理事,吟诵研究者与传承者。行世有专集《待笛轩吟稿》和专著《诗国吟诵存谱》,网上设有“国诗吟诵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