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新”更走“心”——昌吉州魏倩小学语文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课标解读及读书沙龙活动(第六期)

许少彬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昌吉州魏倩小学语文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玛纳斯县教研室</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本书,一个世界</p><p class="ql-block">好书如画,阅读如歌</p><p class="ql-block">一场以阅读为友</p><p class="ql-block">以学习为伴的读书分享会</p><p class="ql-block">在这里如约而至</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由昌吉州魏倩小学语文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与玛纳斯县教研室共同举办的,全县小语教师共同参与的线上课标解读及读书分享活动(第六期)</span>在寒冷的冬日里让我们温暖相遇。</p> 新课标专栏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推进课教学实践分享</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小说阅读教学推进为例</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县三小 庹 玲</p> <p class="ql-block">  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的“快乐读书吧”编排在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小说”单元之后,阅读主题为“笑与泪,经历与成长”本单元三篇小说都是名家名篇,都以现实生活为题材,刻画了普通人物在面临困难时所呈现出来的美好的人性光辉。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快乐读书吧”则是对本单元内容的拓展与延伸,引导学生阅读与儿童成长相关的中外经典小说,《童年》则是必推荐的一部小说,它是一部励志的经典小说。</p><p class="ql-block"> 《童年》是苏联作家高尔基的小说,是一部就高尔基自己的童年为基础写的一部自传体小说。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鲜明,故事情节生动紧凑,环境描写突出,小说的内容带给我们成长中满满的感动和励志。</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进行《童年》整本书阅读教学前,结合课标对第三学段的整本书阅读要求,通过探讨我们确定了以下几个阅读目标:</p><p class="ql-block"> 1.阅读整本书,了解阿廖沙在苦难生活中的成长故事。</p><p class="ql-block"> 2.掌握小说阅读的基本方法,把握小说三要素,引领学生运用已学的方法理解人物形象。</p><p class="ql-block"> 3.帮助学生养成边读边思考的良好阅读习惯,懂得分享读书的快乐。</p><p class="ql-block"> 4.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同类儿童成长小说的兴趣,坚持深入品质阅读,从中获得成长的力量,感受小说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一、 《童年》整本书阅读教学推进中遇到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虽然前期做了很充分的准备,但在《童年》的阅读教学推进过程中,我们依然遇到了许多的问题,归纳整理为以下几个方面:</p><p class="ql-block"> 1.从阅读条件方面来说。学生阅读的《童年》版本不同,学校的图书馆很少能满足全班同学共同阅读一本书的需求,要么同一个版本,数量不够,要么同一本书,有多个包版本。学生自己准备的书更是五花八门。再就是阅读进度不同。</p><p class="ql-block"> 2. 从阅读观点方面来说,阅读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但又不容易看到进步的学习。</p><p class="ql-block"> 3.从阅读方法方面来说,阅读需要恰当的方法指导,要从阅读中得到学习上的收益离不开科学的训练。如果在阅读过程中,没有积累,没有梳理概括,没有演绎归纳,没有提问探究,没有迁移联想,没有思考表达等等阅读方法做支撑,我们很难在阅读中有实实在在的进步。</p> <p class="ql-block">  二、《童年》整本书阅读推进实践</p><p class="ql-block"> 综合研究了以上问题后我们在《童年》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推进中做了如下实践:</p><p class="ql-block"> 1.根据学校图书馆藏书情况,挑选合适的版本,鼓励一部分学生自己网购同一出版社的书,受家庭情况影响不能自己购买的就可以借书阅读。买书和借书相结合,保证每个孩子在阅读教学开始之前手中都有书。</p><p class="ql-block"> 2.在允许学生阅读进度有差异的基础上,把控平均的阅读进度。针对阅读能力较弱的学生,要求每天阅读至少三十分钟,阅读5000字。</p><p class="ql-block"> 3.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单纯的依靠两三节阅读推进课来推进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效果是很有限的。我们要达到的目的是学生每天的阅读都是有效的。针对学生不能深入阅读的实际情况,尝试了设计阅读任务单超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水平选择必答类任务单和挑战类任务单,边读边思考完成。</p> <p class="ql-block">  4.阅读推进课中话题设计尤为重要。如果学生在前期的阅读推进中已经扎扎实实地读了思考了,这时候的推进课就应该是一个学生展示自己阅读小收获的舞台,如果在阅读中推进的并不顺利,那么这时候的推进课应该是突破口,点化器。我们设计推进课的话题要关联学生个人,关联学生的生活,关联小说的文学艺术价值。只有老师的眼界打开,学生的阅读空间才更加宽阔。</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课堂上实践整本书阅读时,必须明确我们的方向是什么?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引导,真的让学生阅读书籍,让书籍真的滋养学生的心灵。</p> 好书推荐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借我一双好老师的慧眼&nbsp;</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读《致教师》有感</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b>玛纳斯县第二小学 沈栋花</p><p class="ql-block"> 《致教师》是新教育实验之发起人、总负责人,著名教育学者朱永新先生的一部最新力作。本书以书信体方式呈现。每一封信,就是一次问题的探讨,思想的聚焦,心灵的呼应。《致教师》的每一篇文章,均由一个一个具体的问题开启,传递着普通基层教师的境遇与困惑,苦恼与疼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与其说那是某一个教师的问题,不如说是某一类教师的问题,甚至是所有教师的问题。我特别注意到《致教师》里那些提问者。他们中有的是刚刚走上讲台的新教师,有的是遭遇职业倦怠的老教师;有的奔波于城市,有的坚守于乡村;有的教语文,有的教数学……每一个提问者,都意味着不同的成长环境,不同的人生经历,不同的生命叙事。</p><p class="ql-block"> 读到第二辑,倍感兴奋。因为,在内心深处,我也想当一名好老师。看到文字,我似乎找到了想法一样的人,一起让心灵去旅行。因此,我记录了书中的点滴文字。</p><p class="ql-block"> 教师,不是那些靠手艺吃饭的人,也不是单靠体力就能完成的工作,作为教师,朱老师在第二辑阅读提示中说“仅有爱是不够的,或者说,真正的爱里,一定包含着智慧。”我个人也觉得,新时代下的教师,不光要给孩子“一碗红烧肉”,而且要赋予受教育者以知识。我们必须关注,总结,分享。特别地,要关注自己,总结自己,分享自己。</p> <p class="ql-block">  朱永新老师的信中还提到,做好老师应该具备的四种能力:口才、风格、创新、提问。</p><p class="ql-block"> 好口才绝对能够训练出来。朱永新老师坦言自己当学生时曾经很长一段时间“结巴”、“不善言谈”,后来因为读到一本传记,通过训练,慢慢地会说了,而且自信了。做一名好老师,要“巧舌如簧”、“能说会道”、“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好的口才要伴随好的思想,没有思想的说话内容是不能够感动人的。好的口才必定伴随行动。真实做出来的事情,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比任何语言都更能打动人。</p><p class="ql-block"> 其次,风格的形成取决于卓绝的努力和艰苦的探索。也就是说,风格不是模仿来的,而是自我更新、博采众长、用其所长、不断摸索、不断试错中凝练出来的独特的优势。朱永新老师说,追求风格要沉下心来修炼,当修炼到家了,自然会“蓦然回首,风格自在灯火阑珊处”。</p> <p class="ql-block">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社会的进步。一个优秀的教师,就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人,应该是一个教育上的有心人。朱永新老师建议广大教师记教育日记,写教育叙事,研究教育个案,因为这些因素是创新的前提。人不能使自己伟大,但一定会使自己崇高。“创新,就是做最好的自己”。</p><p class="ql-block"> 上课最高的境界就是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 做一名好老师,如果要创造,如果要出成果,必然要在实践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朱永新老师的信中引用了爱因斯坦的话——我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问底地追究问题罢了。回信中,朱永新老师还特别强调了陶行知先生的观点:创造发明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可见,问号是教育生活的必需品。</p> <p class="ql-block">  教育是一切的“果”,也是一切的“因”。对一个教师来说,痛恨积弊的方式是行动,是将让自己置身于“涨潮的海上”,相信“爱教育,就是爱自己”,相信每朵乌云背后都有阳光。唯有学习,唯有行动,才能“带着使命,带着爱”,“向没有污染的地方,重新出发”。</p> 交流沙龙 <p class="ql-block"> 分享结束后,工作室主持人魏老师针对本次分享进行了总结。她说:“关于学生的读书,老师们都一直在做,希望在做的过程中,我们一起认真思考一下:学生真读书了吗?如何让学生能真正走进书,在优秀的经典名著中汲取营养,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思辨能力,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我们学习完新版《课程标准》后,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这两位老师的分享,给大家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在这扇窗中透光而行。”</p> <p class="ql-block">在阅读中找寻力量</p><p class="ql-block">在分享中收获成长</p><p class="ql-block">阅读让我们与智者对话,与能者同行</p><p class="ql-block">在美好的时光中让我们爱上阅读,遇见美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字校对:魏倩</p><p class="ql-block">排版编辑:许少彬</p><p class="ql-block">审核:穆海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阅读

学生

教师

整本书

老师

小说

阅读教学

朱永新

推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