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充分发挥城区学校的优质资源,体现优质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做到资源共享,逐步提升乡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2022年12月13日上午,云霄县小学语文“菜单式”送教下乡活动在东厦荷步小学五楼录播室举行。参加本次活动的有云霄县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小学语文学科指导组组长张淑蓉、云霄县东厦中心小学书记何国金、云霄县东厦中心小学副校长方耀雨、教导主任汤全添和东厦五六年级语文老师。此次送教下乡活动由张淑蓉教研员主持。</p> <p class="ql-block"> 为我们奏响第一曲的是荷步小学周金水老师。他运用了一组图片鉴赏巧妙地引出课题《书戴嵩画牛》,让学生感受浓厚的艺术的魅力。接着设置三个闯关活动,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通过朗读感悟,借助注释、资料及想象故事情节等方法把文言读通变成了现代文,再利用变化后的现代文来帮助理解文言文,获得道理启示,学会尊重事实。</p>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课由云霄县实验小学方黎琼老师带来的《书戴嵩画牛》同课异构。她的语言、笑容具有极强的亲和力,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丰富多样的课堂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中,引导学生想象补白杜处士和牧童的神态、动作等提升学生对文言的认识。在读通读懂小古文的基础上,抓住牧童对画家“批判”这一教学资源,实施思辨性阅读和表达的教学,将课内、课外知识进行整合。顿时,学生思维的火花被点燃,通过阅读资料,提取信息,发表观点。学生在多元的思辨和表达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发展了思辨能力和理性思维。</p> <p class="ql-block"> 第三节课是由云陵中心小学林淑茹老师执教的文言文《伯牙鼓琴》。林老师讲课声情并茂,语言规范流畅,设计与众不同,以她丰富的教学经验及灵活的应变能力,在朗读中,在补充资料的学习中让课堂循序渐进,想象伯牙的琴声还可能有哪些情境?学生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品知音文化,感受知音文化。最后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什么样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在辩证中树立正确的交友观。</p> <p class="ql-block"> 在随后的交流研讨环节中,三位授课教师就各自的教学目标设定、教学意图、重难点突破等方面进行详细地介绍,同时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了课后反思。在评课议课中,参加活动的老师们对三位执教教师扎实的基本功,循循善诱的教态,巧妙的教学方法,给予了极高的赞誉。此次送教活动给东厦的语文教师在解读文言教材、使用文言教材等带来了新的认识,也在如何依据学情设计文言文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思路与借鉴。</p> <p class="ql-block"> 何国金书记代表东厦中心小学全体教师表达了对送教老师传经送宝的由衷感谢,也深入浅出地对我校的语文老师们提出要求:多学习,多交流,多总结,学会取长补短,优化教学过程;熟读2022年新课程标准,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p> <p class="ql-block"> 最后,张淑蓉教研员在总结中指出,三位执教老师都能立足文言文文体特点,图、文、义、字在教学中自然融合,巧妙环扣。一、重视学生文言语感的培养,以“朗读、诵读、入情入境读”贯穿始终,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古文韵味,使学生在各种螺旋上升的练读中把握文意,突破文言难点,获得文言积累。二、关注文言文基本方法的掌握。老师教予方法,放手让学生运用方法,通过结合注释,借助插图,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文言文大意。学生学以致用,语文能力进一步提高。三、言文共生,教出意趣,品到情味,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四、注重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老师引导学生围绕牧童说法展开思辨,质疑问难,阅读资料,提取信息,通过个性化、多元化的理解提升学生思辨能力,很好地落实了语文新课标中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p> <p class="ql-block"> 本次送教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一次契机,是教师之间交流合作的良好平台。此次活动给我校教师提供了一个观摩、学习、交流、领悟、提高的机会,进一步浓郁我校语文教研氛围,如一缕春风焕发乡村教育的勃勃生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撰稿: 周淑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编辑: 黄莹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摄影: 周淑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审稿: 方耀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