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古村落--呈坎,许村,郭村。

海鸥

<p class="ql-block">皖南盛产古村古镇,随便拎出来一个都有说不完、道不尽的故事。他们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保存了大量形态相近、特色鲜明的传统建筑及村落。明清时期徽商崛起,他们有雄厚经济实力支持家乡,文化教育日益兴旺发达,那些徽商还乡后以文雅、清高、超脱的心态构思和营建住宅,使得古村落的文化环境更为丰富,村落景观更为突出。这次十多天的皖南游,除了西递,宏村,塔川,我们还走进了其他十几个古村落,他们各有特色,有的很出名,但很多是极为小众,游人甚少的,但它们古朴安详静逸,如藏在深闺人不知。下面就记录我们走过的几个皖南古村落。​</p> <p class="ql-block">一 呈坎村,八卦村</p><p class="ql-block">据说这是全国最“牛”的村庄,呈坎是全国独一无二保存最完好的明代古村落,始建于东汉三国时期,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早在宋朝就被著名理学家朱熹赞誉为:“呈坎双贤里、江南第一村”。现拥有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二十一处,被誉为“国宝之乡”。</p> <p class="ql-block">这里历来被视为徽州的风水宝地。呈坎整个村落按《易经》、八卦风水理论选址布局,依山傍水,形成三街,九十九巷宛如迷宫。同时呈坎村内古老的龙溪河宛如玉带,呈“S”形从北向南穿村而过,形成八卦阴阳鱼的分界线;村落周边矗立着八座大山,自然形成了八卦的八个方位,共同构成了天然八卦布局,使呈坎成为中国古村落建设史上的一大奇迹。</p> <p class="ql-block">这里出了很多名人,呈坎历史上科甲不断、英才辈出、人文会萃,曾出现过许多文人才子、高官、隐士、高僧、巨贾、诗人、画家、史学家、制墨家、自然科学家等。</p><p class="ql-block">人们都说:</p><p class="ql-block">“登黄山天下无山”</p><p class="ql-block">“游呈坎一生无坎”</p> <p class="ql-block">明代建的隆兴桥</p> <p class="ql-block">罗东舒祠是为了纪念呈坎村人的先祖罗东舒先生而建造的。这座祠堂规模宏大,建筑风格十分精细,看点颇多。前三进仿照山东孔庙风格建造,最后一进则是颇有太和殿的样式,所以不少来到这里的游客把这里称为“民间小太和殿”。又有人说,罗东舒祠是“江南第一名祠”。</p> <p class="ql-block">贞敬罗京舒先生祠,建于明嘉靖年间,1539年,罗先生官至二品。祠堂内有嘉靖皇帝赐予的4根金丝楠木,足见其地位。</p> <p class="ql-block">罗京舒先生祠内的400年树龄的桂花树。</p> <p class="ql-block">4根价值12亿的金丝楠木柱就位于呈坎古村的罗东舒祠。这4根柱子在明朝时期全部由金丝楠木建造而成,当年为了建造这4根柱子,从缅甸经云南花了两年的时间,才把柱子通过水路运到了呈坎古村。2007年的时候,专家在评估这4根柱子的时候,说一根柱子价值3个亿,4根柱子价值12个亿。所以说这是皖南最值钱的祠堂,呈坎村是最牛的村庄。</p> <p class="ql-block">下屋建于明代,已有近600年的历史,是五栋连体的古代高层建筑构成,被誉为“徽州古城堡”“古代高楼大厦”,原为徽州制墨大师罗小华的住宅,现为易经馆。</p> <p class="ql-block">这是明代建的更楼--钟英楼</p> <p class="ql-block">元代建的罗会泰宅</p> <p class="ql-block">高墙有名堂:明代的人字墙</p> <p class="ql-block">清代的马头墙</p> <p class="ql-block">马头墙</p> <p class="ql-block">古当铺</p> <p class="ql-block">呈坎村桥多,其中著名的有元朝修建造型优美的环秀桥。</p> <p class="ql-block">村里还有一个洪建华雕刻艺术非遗传习所</p> <p class="ql-block">他是中国木雕艺术大师,他的艺术人生多次走进央视和香港凤凰卫视。</p> <p class="ql-block">那天看到大师本人在雕刻</p> <p class="ql-block">他的作品,这个开心和尚好有趣!</p> <p class="ql-block">晒秋,顾名思义就是晾晒秋天的收获。皖南民众有晒秋的习惯,秋收之后,村民们把收获的农作物晾晒在空地上,农作物的色彩与粉墙黛瓦、青山绿水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美好的秋色记忆。</p> <p class="ql-block">在公路上,远远就看见这个牌,原来是到了许村--中国摄影艺术乡村</p><p class="ql-block">千年古镇,十里许村。</p> <p class="ql-block">许村源于东汉,南朝梁监中年间,新安太守任昉,辞官归隐于此,村名遂为“昉溪”。唐朝末年,户部尚书许儒为避战乱,徙居于此,嗣后人丁兴旺,改名“许村”。许村修谱始于北宋。许村修村志族谱一般为三十年一小修,五十年一大修,许村先后修统谱、支谱14部。王安石都曾经为许村撰写族谱。1126年许家人捐助边饷,宋钦宗赐许家为“大宅世家”。真是历史厚重,曾经辉煌。</p> <p class="ql-block">路边广种菊花</p> <p class="ql-block">风光旖旎</p> <p class="ql-block">古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高阳桥属于廊桥,最初由元代所建,开始是座双孔石墩木桥。明代弘治年间,后改为石拱桥,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村人捐资垒石,重造如故,改号高阳桥。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再修,构成现在的模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大观亭,在高阳桥之左,是一座三滴水亭榭建筑。嘉靖十六年(1537年)建造。原《人民日报》社社长邵华泽重题“大观亭”匾。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双寿承恩坊,原名“荣寿坊”,建于明隆庆三年(1570年)。因明穆宗倡导“瑞侣”(夫妻高寿之意),许世积乐善好施,其时夫妇二人皆80岁,于是朝廷旌表他们为“人瑞之侣”,敕封“征仕郎晋赠奉直大夫”,赐建“双寿承恩坊”。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五马坊,位于大观亭北侧,因古代太守或知府的雅号叫“五马”,故名。为纪念福建汀州知府的许村人升立而造。原为木坊,明成化年间被焚。明正徳三年(1508年)按原样重造石坊。该坊由砂岩雕刻而成,雕工精美。牌坊上的“哺鸡兽”是明代早期建筑的重要标志。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两淮盐运使许家泽故居。</p> <p class="ql-block">许村仪耘学校</p><p class="ql-block">建于1927年,两淮盐运使许家泽创办。校舍占地3亩,是当时著名的一所私立小学,学校免费教育,校训“学做好人”培养了许多科学家及知名人士。</p> <p class="ql-block">走过皖南川藏线,经过太平湖,我们朝S218黄山1号风景路开进。</p> <p class="ql-block">途经黄山西门,先看看这里的黄山。</p> <p class="ql-block">在黄山风景区西大门与世界文化遗产宏村之间,有一个曾经繁盛千年的古村落,它就坐落于崇山峻岭的皖南山区腹地之中,这就是郭村古村落。</p> <p class="ql-block">​郭村又名谷城,自唐代有村,宋时成型,恰好位于当时古徽州府、宁国府和池州府三城交界处,当时的郭村成为了一处驿站,各种茶馆酒肆和客栈在交接的通行道路中逐渐增多,到了清朝时期,郭村形成了长约1公里的街道,青石板路从村头砌到村尾,村中还专门修建了广场,供客人聚会休闲。​​郭村因为特有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在近代曾经多次成为古战场。由于近代战乱,特别是太平军烧杀掳掠,使郭村遭受毁灭性的破坏。曾经人口多达两万人的郭村,现在仅有1700余人。但它现在是“百村千户”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市级重点古村落。</p> <p class="ql-block">昔日曾经千年的繁华,今天的古村远离了商业的喧嚣,充满了原始和古朴的气息,它古朴而不张扬,宁静而不沉寂,在皖南的土地上,尽显着独特的神韵。本来还想继续往下记录,我们还去过皖南很多有故事的古村落,但太长了,下期再续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