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个自人类文明诞生至今,无限存在的永恒课题。家庭教育作为人生接受最早,影响时间最长的一种基本形式,在年轻一代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且不可替代。<br></h3> <h3> 孩子的成长应该是立体的、多方位的,仅仅依赖学校教育,忽视家庭教育,是一种成长的缺憾。家庭教育既是一门综合性很高的艺术,又是一个异常复杂的过程,它不仅要求家长有各方面的知识和见识,而且要求家长懂得怎样更好地与孩子进行沟通,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在求知、交友、做人、自我修养等各方面获得良好的教育,促使孩子把潜力完全发挥出来。 <br></h3> <h3> “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是普天之下为人父母者最大的心愿,下面是331班两位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的一些心得和看法。</h3> <h3>331班高乐美含家长</h3> <h3> 作为孩子的爸爸,在孩子成长的时间里,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尊重孩子的“狡辨”——反馈效应。每当我们家长指出孩子的错误时,孩子总会会找出各种理由来证明自己的清白,这时,家长一般都会气愤的把孩子的这种行为称为“狡辩”,其实,这并不是狡辩,而是孩子对家长教育的一种反馈。<br> 教育是双向的,家长不仅要教,还要接受孩子的反馈,这样的教育才能达到最完美的效果,然而有很多家长却意识不到这一点,他们只管自己“教”,一点都不在意孩子的反馈信息,这样的教育往往达不到家长想要的效果。家长要学会分析并尊重孩子的反馈,当孩子对我们的教育做出反馈时,我们首先要对孩子的这种反馈做出合理的分析,当然这种分析不仅仅是针对孩子的语言进行分析,还要连同孩子的动作及精神进行分析。但是要注意的是,不懂孩子反馈的是对还是错,都要尊重孩子的反馈。如果孩子是错误的,家长要及时耐心的引导孩子,回归正途,如果孩子是正确的,要尊重孩子的反馈并尊重孩子的意愿,但不能过分的按照孩子的意愿行事。<br></h3> <h3>331班耿雅楠家长</h3> <h3> 初中阶段是孩子们“翻坎”的阶段,由于种种原因,学习成绩有所起伏,家长心情比较着急、浮躁。正值青春期的孩子与家长容易出现对立的情绪,这时家长应先冷静下来,学会耐心等待子女的成长。其次,我们做父母的要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学会平等地与孩子交流,静下心来倾听孩子要诉说的一切,通过倾听,了解孩子最真实的想法、融入其中。在生活中要尊重孩子,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孩子,与孩子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孩子的信任。每逢节假日请放下手机,抽出时间多陪在孩子身边,一同做几件有意义的事,例如与孩子一起阅读,一起打扫房间,一起观光等,让孩子能感受到爱及温暖。教育是一门很复杂的学问,我们做家长的平时应做到有一颗爱心,还要细心、用心、耐心,与孩子共同度过灿烂的青春花季。<br></h3> <h3>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而复杂的任务。”<br> 立家规 、传家训 、树家风,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小抓起,才能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自觉践行。让我们同心同行,静待花开!</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