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到了四川成都,一定要到都江堰走走,这里不仅是名驭中外的古代水利工程,也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都江堰水利风景区坐落在四川省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都江堰市城西。</p> <p class="ql-block">由于都江堰水利工程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布局合理、运行科学,且与环境和谐结合,在历史和科学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因此都江堰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2006年则作为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都江堰是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建于公元三世纪,是中国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两千二百多年来,至今仍发挥巨大效益,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p> <p class="ql-block">走进都江堰风景区,沿堰功道前行,映入眼帘的是左右伫立的十二尊古朴凝重的青铜雕像,分别代表了从秦、汉、唐、宋、元、明、清各历史时期治水建堰的有功之臣。</p> <p class="ql-block">在大门不远处,路的右手边可看到一棵特别高大的银杏树,边上的石块上写着张松银杏四个字,相传这棵银杏树是三国时代的张松所栽,距今已经1800年了,如今仍旧是枝叶繁茂,绿意盎然。这棵银杏树还有一个最值得提及的地方---它便是最经典的80年代版《西游记》中《偷吃人参果》一集中的那棵人参果树。</p> <p class="ql-block">堰功道左右两边各有一条龙吟沟,共有248个大小龙头向沟中吐水,沟内之水直流到卧铁之下。</p> <p class="ql-block">景观大道顶头是“伏龙观”,建在“离堆”之上,型似小山。都江堰工程引水点宝瓶口的即在伏龙观下方。伏龙观,三面悬绝,一面用42级宽三丈一尺五寸石阶和开阔的大坝相连,使伏龙观显得特别雄伟庄严。离堆其实不是山,是李冰开凿宝瓶口时凿出来的石料。</p> <p class="ql-block">相传伏龙观这个称呼跟李冰有关,传说李冰父子要降伏制造水患的孽龙,孽龙逃到了青城山下被“黎山老母”用铁链给控制住了,于是李二郎就顺势将孽龙锁在了离堆之下深潭中。此后,离堆下的深潭也被人们称作伏龙潭,而离堆上后人以此立祠祭祀,北宋初改名伏龙观,始以道士掌管香火。</p> <p class="ql-block">伏龙观主要建筑布置在一条中轴线上。“东临江口之关,故灵基立其左;西瞻宝室之穴,故仙亭峙其右。正居太上之殿,中筑朝真之坛。”伏龙观原有殿宇两重,清同治间建成李冰殿,共有主殿三重。1959年培修时,将玉皇殿、喜雨楼合并,改建为钢筋混凝土砖木排架。</p> <p class="ql-block">前殿正中陈列着1974年修建外江节制闸时从河床中挖出的 李冰石刻像,高2.9米,重4.5吨。像用 灰白砂岩琢成,底部有一方榨,长18厘米。石像冠冕 长衣,手置胸前,面含微笑,两袖和衣襟上各有浅刻题记一行。中行为:“故蜀郡李府君讳冰”。石像造于东汉灵帝初年,距今已1800多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 圆雕石像,非常珍贵。</p> <p class="ql-block">前殿右侧竖立的堰工石像,是1975年在都江堰外闸下开挖护滩时发现的。石像宽衣重袖,持插而立,通高1.85米,肩宽0.7米;插高0.28米,宽0.25米,插把长1.34米。石像头部已被冲毁,背部冲蚀严重,可能是 李冰石像铭文中“三神石人”之一。</p> <p class="ql-block">正殿中的飞龙铁鼎,是唐容宗女玉真公主故物。鼎重约千斤,上有八条飞龙和 云纹花卉,是不可多得的古代铸造精品。1978年10月移入观中陈列。</p> <p class="ql-block">伏龙观又名老王庙、李公词、李公庙等,因李冰降伏孽龙的传说而得名,是纪念李冰的庙宇。</p> <p class="ql-block">伏龙观的左侧是 宝瓶口,江水奔腾澎湃,气势磅礴。</p> <p class="ql-block">贴着伏龙观,接近山崖边有一个四角亭,坐拥整个观景台正中,四角亭宽大,来往行人一走到山边,就在这里凭栏而望。</p> <p class="ql-block">亭子雕梁画栋,飞檐上是飞禽走兽。</p> <p class="ql-block">四角亭靠里的一侧,连着伏龙观内的殿壁,安放了一面大大的镜子,镜子旁边,有一整面木雕,上面刻有《移建离堆山伏龙观铭(并序)》。</p> <p class="ql-block">左崖的尽头,有一八角亭,每个角的飞檐都有一个龙头,龙头皆为赭红色,到亭内的内顶是淡蓝色,飞檐飞出的角度很舒展,顺着龙头的方向继续往上飞,上面饰以精美造型的石雕花样,线条流畅,色彩搭配也很漂亮。亭上三个苍劲大字:观澜亭。</p> <p class="ql-block">亭前的圆柱上刻着一幅对联:</p><p class="ql-block">“直与峨眉争秀色,要从灌口觅源头。”</p> <p class="ql-block">观澜亭两层八角,凭栏远眺,可见鱼嘴、索桥及岷江激流、西岭雪峰。</p> <p class="ql-block">走下伏龙观,沿江边石板路前行,通过一个新修的铁索桥,可到达离堆的对岸。</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观离堆的最佳位置,宝瓶口和离堆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宝瓶口向上游,古人设计了一条飞沙堰。它是都江堰确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灾的关键要害。它的主要作用是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如遇 特大洪水的非常情况,它还会自行溃堤,让大量 江水回归岷江正流。另一作用是“飞沙”,岷江从万山丛中急驰而来,挟着大量泥沙,石块,如果让它们顺内江而下,就会淤塞宝瓶口和灌区。飞沙堰可以将上游带来的泥沙和卵石,甚至重达千斤的巨石,巧妙地利用离心力作用,从这里抛入外江,确保内江通畅,确有鬼斧神工之妙。</p> <p class="ql-block">飞沙堰是都江堰 三大件之一,看上去十分平凡,其实它的功用非常之大,可以说是确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灾的关键要害。</p> <p class="ql-block">在这看那岷江水,从那仙境一般的远山中流来,到了飞沙堰,便仙气渐失,逐渐凌厉,当它遇到低点的河床,身形顿沉,本来看似平静的江面便起了翻滚,白浪翻滚。没有进入到宝瓶口的江水,就流到这个山崖和飞沙堰之间的河道中去了。</p> <p class="ql-block">从飞沙堰沿堤顺江而上约1000米左右,直通分江亭。继续往前走尽头处便是“鱼嘴”。为了节省时间,这里可以乘观光车前往鱼嘴。</p> <p class="ql-block">“鱼嘴”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因其形如鱼嘴而得名,它昂头于岷江江心,把岷江分成内外二江。西边叫外江,俗称“金马河”,是岷江正流,主要用于排洪;东边沿山脚的叫内江,是人工人工引水渠道,主要用于灌溉。</p> <p class="ql-block">都江堰工程由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引水口)三大工程构成。它们有机的组合,联合发挥了引水灌溉、排洪、排沙和减灾的巨大作用。</p> <p class="ql-block">鱼嘴与金刚堤连在一起,位于江心,它们的建造和作用与弯曲河床形态有密切关系。金刚堤实质是岷江河床上的江心洲,鱼嘴位于金刚堤的顶端,鱼嘴与金刚堤的共同作用是使岷江河床分汊,即分为内江和外江,所以鱼嘴与金刚堤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工程。建造中李冰利用了河流的弯道环流的科学原理。如的分水堤东侧是岷江凹岸,也正是内江流经的部位,西侧是岷江的凸岸,也正是外江流经的部位。这里的弯道环流的表流流入凹岸,把凹岸被侵蚀的和过境的大量泥沙,由环流的底流再搬运到凸岸堆积成遇回扇,其中一部分泥沙在江心堆积形成规模宏大的江心洲(金刚堤),泥沙在洲头不断堆积、延伸,加之人工不断对它们修筑、加固和保护,形成今日之天然人工金刚堤和鱼嘴。</p> <p class="ql-block">站在金钢堤上,可以近看内、外江,远望二王庙。</p> <p class="ql-block">在金刚堤上当地打造了巴蜀旅游文化走廊“思源堂”,成为了新地标。</p> <p class="ql-block">在思源堂的正前方,立有一块高大石碑,上面刻有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题写的三个大字“都江堰”。</p> <p class="ql-block">“鱼嘴”给人的震撼真是太大了,真的敬仰古人的智慧。看过“鱼嘴”,回过来,要登上“分江亭”,如果说“鱼嘴”将一江分两江,那么“分江亭”是将一桥分两桥。</p> <p class="ql-block">桥的左边是外江铁索桥,桥的右侧为内江铁索桥。</p> <p class="ql-block">其实这座桥叫安澜桥,是我国著名的五大古桥之一,全长320米。最早称绳桥或竹藤桥,这与它修建的材料有关。到了宋代,改称"评事桥",明朝末年毁于战火。古代又名“珠浦桥”、“许事桥”,明代末被毁,清嘉庆八年(1803),何先德夫妇倡议修建竹索桥,以木板为桥面,旁设扶栏,两岸行人可安渡狂澜,故更名"安澜桥"。</p> <p class="ql-block">来都江堰旅游的朋友都会走一走这座桥,尤其是情侣或者夫妻,因为这座桥也叫“夫妻桥”,这里有一段浪漫而传奇的爱情故事,所以又被人们称为“天下爱情第一桥”。夫妻桥的名字源于清代灌县的一对夫妻,丈夫是一位教书先生,名叫何先德,祖籍贵州毕节,从他祖父开始因避战乱来到四川灌县定居。何先德心地善良,好管闲事,妻子杨氏,相夫教子,贤惠能干。清嘉庆八年(公元1803年),何先德亲眼目睹了岷江上渡船失事,上百人葬身滔滔江水,便倡议乡民集资建桥。同年,在都江堰建了一座横跨内江和外江的索桥,取名安澜桥。安澜桥长261米,桥墩为石砌,桥身以木材和竹索为主,两侧只有几条竹绳,没有栏杆,刚建成时有人意外落水身亡,本来为民办好事的何先生被官府判了死刑,妻子杨氏为了替丈夫伸冤,带人在桥上加建栏杆。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何先德夫妇,就把安澜桥称为“夫妻桥”、“何公何母桥”。</p> <p class="ql-block">桥的原址本来在鱼嘴处,1974年因兴建外江水闸,经国务院批准,将索桥下移了一百多米,改用钢索建造。索桥是我国古代人民为征服高山峡谷,急流险滩,利用本地竹木资源创建的悬空过渡桥梁形式之一,是世界索桥建筑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过桥后,拾阶而上,可登秦堰楼,那里是俯视都江堰的最高点。</p> <p class="ql-block">途经一建筑名曰“堰功堂”,内有匾额赫妍醒目“宝莲灯发源地”,有点百思不解,后来在二王庙里视乎找到了一点依据。里面还有百家姓浮雕。</p> <p class="ql-block">秦堰楼 因都江堰建于秦国而得名。这里是眺望都江堰全景的最佳位置。秦堰楼依山而立,雄峙江岸,结构精巧,峻拨壮观。</p> <p class="ql-block">未建之前,这里是“观景台”,因毛泽东主席于1958年3月21日曾站在这个位置,仔细观看都江堰 ,又称“幸福台”。</p> <p class="ql-block">站在秦堰楼极目眺望,都江堰三大水利工程、安澜桥、二王庙、古驿道、玉垒雄关、岷岭雪山、青城群峰尽收眼底,甚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下了秦堰楼,右侧有一条石阶路通往二王庙,那是都江堰景区非常著名的景点。二王庙是为纪念都江堰的开凿者、秦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二郎建造的祀庙。位于都江堰岷江东岸的玉垒山麓。初建于南北朝,现存建筑系清代重建。初名崇德祠,宋以后历代封李冰父子为王,清以后改用今名。</p> <p class="ql-block">庙内建筑分主殿三重,配殿十六重。占地面积10,2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50余平方米,规模宏大,布局严谨,整个建筑布局不受中轴线的束缚,而在纵横方向上依山就势,叠落而筑,层层楼台,起伏有序,曲折幽深,梯回壁转,而又主次分明,负山面水,极为幽静。</p> <p class="ql-block">沿石阶下行,小路通幽,犹如漫游在琼楼玉阁仙境之间。道家云:“天人合一”。李冰父子造就了都江堰,而后世的智慧成就了二王庙,使之成为传颂千年的“玉垒仙都”。</p> <p class="ql-block">建筑群屋顶虽为歇山式结构,但大殿屋顶却采用了双脊天沟的设计,屋顶被分为前后双脊,中部形成排水天沟,整个屋顶从侧面看,呈“M”形状。这一设计,使大殿与整个建筑组群和谐统一,与玉垒山浑然一体。</p> <p class="ql-block">二王庙内匾额、对联、诗文、石碑甚鑫,有清果亲王手书“功垂不朽”、光绪帝御笔“功昭蜀道”,以及“恢拓禹功名父子,创开天府古神仙”等,都是对李冰父子治水功绩的赞颂。</p> <p class="ql-block">与佛教寺院的金碧辉煌,色彩艳丽截然不同的是,二王庙多以黑色为基调,加人深褐色,被浓厚的道教思想及审美观念所谊染,显得朴素而贴近自然。</p> <p class="ql-block">下到二王庙正殿,眼前大殿宏伟壮观,正中两幅巨型匾额赫然在目:“利济斯民”、“利济全川”,也许这就是对李冰父子的最高赞誉!</p> <p class="ql-block">二王庙前殿供奉李冰塑像,身着袍服的李冰,正襟危坐。李冰是先秦时期的蜀郡守,不仅是一名政治家,更是一名杰出的水利科学家。因为忠于王事,多才能干,治蜀有方,受到秦王的信任;另一方面,他信任群众,依靠群众,为民办事,为民造福,所以得到百姓的拥护和爱戴。</p> <p class="ql-block">在二王庙主殿门口,坐着一只尖嘴长耳的铜犬,因为常年被游人抚摩,浑身光滑透亮,显得憨态可掬。这只犬有人称是与力劈桃山救母、与孙悟空大战三百回合的二郎神形影不离的哮天犬。</p> <p class="ql-block">这只犬为什么会在这里,就不得不说说另一个版本的故事。都江堰水利工程在官方史料中是李冰所建造。李冰战胜了自然力,在民间演绎为李太守斗江神的神话,比如《集古录》(北宋欧阳修著)所云:“秦李冰为蜀守,凿川导江,以去水患,其神怒,化为牛,出没波上。君操刀入水杀之。”然而,无论正史还是神话,在唐朝之前,李冰身边并没有一个叫“二郎”的儿子。那这个李二郎从何而来?据说蜀地老百姓心目中治水的“主角”另有其人,那便是一个叫“二郎”的神。就是后来通过《西游记》、《封神演义》等人气极高的小说传播的玉帝的外甥,曾力劈桃山救过母、曾转世为李冰二儿子住在灌江口帮助治水、曾与孙悟空大战三百回合、又有“清源妙道真君”的封号的二郎神。</p> <p class="ql-block">李冰大殿的对面是戏楼,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都要举办二王庙庙会。每到这天,这里都要唱戏,庙内庙外人山人海,人们赶庙会、敬神、祈福、看戏,甚为热闹。</p> <p class="ql-block">殿前这座塔是“字库”,是专门燃烧写(印)有文字的废纸的砖塔,一般人认为不能践踏文字,以求“惜字得福”。为了祭祀李冰父子,人们会把歌颂赞扬李冰的祭文、书画从底层塞入塔内燃烧,塔心中空,青烟直上,塔尖有两只蛤蟆,青烟就从蛤蟆嘴中冒出,直上云霄,这样天上的李冰就可以知道人们对他的评价了。</p> <p class="ql-block">沿途下到二王庙山门,“二王庙”3个金字是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的手笔所题,端重大气。</p> <p class="ql-block">在沿路壁间雕刻着历代积累的都江堰维修治理的经验。比如:六字诀“深淘滩,低作堰” 。“低作堰”是说飞沙堰不能高,也不能低,这“深淘滩”的“滩”指的是凤栖窝的一段河床,在每年枯水季节岁修清淤时,要深淘。深到什么程度呢?以挖到水下埋的石马为标准。因石马容易冲走,明代以后改为埋卧铁,现在内江凤栖窝还埋有明代万历、清代同治、民国以及90年代先后埋下的四根卧铁,只要淘见四根卧铁就行了。淘得过深,宝瓶口进水量偏大,会造成涝灾;淘得过浅,水量不足,难以灌溉。</p> <p class="ql-block">这边的“遇弯截角,逢正抽心”称为八字格言,是治理岷江和解决灌区输水及疏通排洪河道的方法,也可以说是一切治理疏浚河道的通则。“遇弯截角”指岁修时遇河流弯道,在凸岸截去锐角,减缓冲势,使其顺直一些,减轻主流对河岸的冲刷,“逢正抽心”就是遇到顺直的河段时,应当把河床中间部位淘深一些,让江水主流集中在河道中心,避免河床改道也避免泛流毁岸、淹毁农田,这叫“安流顺轨”。</p> <p class="ql-block">途经的这座楼叫“乐楼”,是清代典型的道教建筑形式之一。每逢清明节放水,要举行隆重的“放水典礼”,成都的大官员来时,这里就奏乐迎接。乐楼的雕塑和装饰非常精美,通过谐音、会意或直书其字等方式,反映了道教中清静无为、吉祥如意、健体长生、羽化登仙等题材。色调上给人以亲切、明快、素雅、安详之感。乐楼左、右两边分别塑的是汉代的文翁和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他们都是发展和保护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功臣。</p> <p class="ql-block">走出二王庙,你才能真正体验到“玉垒仙都”之感受。</p> <p class="ql-block">回程途经茶马古道的一段“松茂古道”。在古代是成都平原通往阿坝藏羌地区的唯一通道,是古南方丝绸之路“冉駹道”的一条支线,著名的通往尼泊尔和印度的“麝香之路”,也是川中盆地连接西部高原的纽带。</p> <p class="ql-block">据说那时人们为了挣点脚钱,曾去大山里(今阿坝州汶里茂松一带)背背子,一次要背一百多斤。背运的东西有茶叶、盐巴、布匹、铁器等。顺当的话,个把月打来回,家里人直看到人回来,听到说话的声音,才如释重负,牵肠挂肚的心才算放下。那条七百里的古道实在艰难,一边是悬崖峭壁,万丈深渊,一边是滔滔岷江,滚浪波澜,险象环生,每一段,直面生死,每一步,步步惊心。</p> <p class="ql-block">玉垒关是川西北的高原进入成都平原的最后屏障,它位于岷江东岸的玉垒山颠,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都江堰景区内的重要古迹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宣威门及古城墙段是古灌县城的一部分,为原灌县县城城墙,列入第八批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据《灌县志》记载:“唐、宋时城以巨木为栅。”就是用粗大的木材作栅栏,代替环城的城墙。木材容易腐朽,需要经常更换,于是到了宋朝元祐年间,一位叫刘随的官员被朝廷派到了灌县。冥思苦想后,刘随下令:“环植杨柳数十万株,使相连属,以为界线”。明代到了明朝,农民出身的朱元璋诏令天下筑城。于是灌县的绿色城墙被砍了,按朝廷的规定依山傍水,筑土为墙,包以墙砖,还建成了东西南北四道城门。宣威门是其中一方门。</p> <p class="ql-block">走出都江堰景区,下面就是灌县古城西街,位于都江堰宝瓶口以南,与伏龙观隔江相望,是一条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古街,是南方丝绸之路入藏的起点,是典型的茶马古道,也被誉为古代茶马道上的第一街。</p> <p class="ql-block">坐在西街的小吃店,品味地道的川菜,思绪却还沉浸在一路情景之中。记得余秋雨先生写过一篇文章《都江堰》,评价李冰从来不是专家,他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公式和定理,却总结出了直到20世纪都还是水利工程的圭臬的真理:“深淘滩,低作堰;遇弯截角,逢正抽心。”这既是治水的圭臬,又是治人治世的真理。唯有顺从历史大势,才能兴旺发达;唯有顺从人民名义,才能繁荣富强;唯有顺从自然规律,才能和谐发展。面对这世间万物发展的必然规律,余秋雨先生也陷入了沉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