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五年静齋公遺言

浯溪世家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愚聞古人云,成立之難如升天 覆墜之易如燎毛 其祖先忠孝勤儉者則成立有基 其子孫頑率奢傲者則履墜立至此 真教家之格言也 吾族始祖方平公 居祁陽之浯溪 仕唐爲江州刺史 夫婦卒 於任 卜葬所屬德化縣夏家庄之原 三子緒 維 續廬墓终丧 於開元甲子 由江州遷於洪都 維居灌坵 續居昌邑 吾祖緒字持德 娶義门陳氏 則拓土於厚田 是爲開基祖也 二代祖超娶冷氏 越五代 生三公經 六公權 六公權再傳而絶 三公經最忠厚家富盛 二女長適琚瑭程 次適南昌月口魏 时有地師来獻章湖地 言葬後當出大貴 公曰 可與我魏郎 後魏塟之果出運僉等官 又獻虎蹲岡之地 復云有貴 公又曰 可與我程郎 後程(苑字下一土字)之果仕宦無窮</p><p class="ql-block">地師曰 公之德世罕有焉 心地之厚宜有隂地 乃獻象牙岡 言葬後當科第連綿子孫蕃衍 公曰雅 合予意 後塟之越二世生文顯公登賢書任高安知縣 有四子十三孫 長子嘉言貢元 次子嘉猷進士 三子嘉則孝亷学谕 四子嘉谋鄕薦齋 長嘉言授知縣 隐居不仕 自號稼隐 與大宋丞相謝昌國爲兄弟友 言生子斯義 紹興進士 授豊城令仕至朝列奉直大夫 孫彦融領鄕薦 任黄梅縣令 融子世贤 理宗端平進士 任翰林校勘 谢官歸 會灌坵昌邑族長同詣祁陽叅弔宗譜 校勘公生 三子長虎臣仕至廵轄 次允叔繼祖必髙為嗣。嘉猷授翰林中書生五子 長啟振 仕朝議大夫 一女適京镗 次啟钊舉貢元除学谕 钊生彦名两舉貢元不仕 三啟源神 童赴京召對 四啟全 生子彦熹領鄕薦仕宣撫使 熹子應炎 寳祐進士仕至安撫使 嘉則隨母遷居扶桥 生子仲樂仲宗 宗生宏 翰林学士 自文顯公至彦名必高凡五世也 进士接踵 孝廉叠舉贡元不可勝紀 簮纓易亦可不謂盛 歟世家之名自此始也 蓋彦名公生二子長必髙卽吾祖心齋公继父也唉 次必霄 娶京镗丞相女 彦名家饒於財米租九萬時諺以九萬號支出入(馬+竒)從措置同於府第门者品道有甬府縣有事相拘惟附信而巳鄉里並以譚府稱之 必髙娶丁氏 公平素最忠厚宋金交攻之际各鄉多盗獨不至厚田 曰公善人也 無驚其夫婦一鄉頼以安 公早喪丁氏於校勘公三子中擇允叔为後即吾祖也 多歷艱辛支持门户整頓模光帐前 烈西山四大家豪傑 吾祖居其首焉 生二子長以文 次吾父以昭幼穎悟多志氣甫 六歲时 府尹為撫安地方來家以對试之青衣童子立即應云皂纛大臣來 府尹異之長 就名儒愽通經史 積善累仁家聲益振 不幸年三十九歲而卒 親朋吊者莫不枕屍慟其德行所感人也 如是遺余兄弟四人 余方九歲 長弟甫四齡 幼弟僅一週 又姊妹三人在室 祖母邓氏尚存 家貲托付族人掌管爲其毒耗 雖有伯兄幸災樂禍則不我顧 予年十二憤然立門户 理家務用事之際 布以大信鄕咸服 余婚後伯兄陰謀戕害百端 一年之内大訟者三 予以理勝之 </p><p class="ql-block">旣而兄弟析烟之 後遭世大亂 鄕宼競起 余举家避難于城 不幸妻子皆丧 自病幾死 即壬辰年也 次年寓南昌訓業餬口 甲午春奉母歸 家宅罄燒燬田地盡荒蕪 </p><p class="ql-block">又遭饑荒 鄉民死無瞧類矣 </p><p class="ql-block">予乃開荒蕪立家計 迨六月 </p><p class="ql-block">宼復至 家具被掠一空 强勉處鄕二年 明年丙申見不可居乃遷南昌之河畔 未幾宼散鄕村又青野焉 其年之荒甚於癸已 丁酉冬鄕宼降 </p><p class="ql-block">明年戊戌 方復業藉茅以居 </p><p class="ql-block">夏四月 陳宼(陳友谅)破城 </p><p class="ql-block">鄉又大亂 予贅囘峯程 未逾月歸 與鄉宼湯宗甫雜處敬而遠之 田租之收存名而已 至壬寅龍鳯八年 本朝破城之後 兄剛中死於賊手 予幸而免 癸卯 鄕宼愈横避地南鄉 訓蒙鄕音绝半载 其年又荒 予得南鄉别業田二頃而安居焉 次年〇南鄉里長居七年都人咸服 至戊申又大旱開本都之民將離散 予夫婦議曰若不歸鄕 祖宗産業恐又蕩然矣 次年又充本都里长百费自出不派鄕人 人感吾撫恤之恩皆無去意 是秋太稔咸得安生时 值國朝修城郭 隨糧派役鄕人 畏賦役繁難懼認 祖業悉與鄕人 供報者有之有 已供報而又與他人者有之 予上祖宗成立之難下思貽厥孫謀之遠 夙夜匪懈備歴勤勞 迨朝廷修營旣罷 年嵗豐登天下太平 予幸保全祖業田糧八百餘石是供家食祭祀之费 庶不墜人子守成之志也 至若象牙岡胡詹岭姜園口各處墳山(苑字下一个土字)埋 祖先在上乃前人延明術而得之所居屋居 自始祖緒迄今七百餘年 子孫绵绵不替者 良由祖宗積德之厚 山川之靈所锺而然也 風水之説雖未可信 然祖宗塋墓安得不依時而祭掃也 噫人生於世 世孝弟忠信不可不篤 鄕里宗族不可不和 元至正間十一餘年之亂 族屬多遭賊戮 </p><p class="ql-block"> 予頼信義之故得不死其手 </p><p class="ql-block">避難之由筆不殫 錄几睦宗族必究麦泒 吾族之譜不幸毁於元末兵燹 僅存弔圖 予珍藏之 恐久失其宗而忘其自也 洪武壬子 於是據圖書宗族之名 列尊卑长幼之序 </p><p class="ql-block">题名譜畧 使後世子孫知相傳之绪 族屬親疎之類 皆由一人之分庶幾患難相恤有無相通而疾病相扶持也 近惟吾伯以文乃反其理 見余丧父棄朞服之親绝矜憐之 念與成贼之心累 設虚詞迭舆大訟其志 </p><p class="ql-block">實欲吞余産業 豈知旣歿之後 諸子視其已業等於草莽 舉手一棄盡屬烏有 詩曰靡有子遺可謂禍福無門 惟人自召此莫非巳之 所造天理之所報也 故誌之使後人鑑之以爲規戒云</p><p class="ql-block"> 十八世孫焕中謹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