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3月13日,上栗县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优秀教学课例现场展示交流评比活动在上栗镇中心小学顺利举行。来自全县各个乡镇的14位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上栗县面向未来课题组成员观摩了整场活动。因课程冲突没能亲临现场的课题组成员也通过直播云端观摩整场比赛。</p> <p class="ql-block"> 比赛采用无生试讲的形式,限时20分钟,参赛教师充分利用线上教学资源深入研读教材,精心设计课件,优化教学过程,彰显教学新理念。比赛过程精彩纷呈,展示了无生课堂的魅力风采。纵观整个活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这一理念贯穿始终。参赛教师巧妙运用线上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凸显学科特色,展示了14堂风格各异的优质课。</p> <p class="ql-block"> 随后,老师们通过云端交流了线上线下融合教学过程中的思考。栗江小学的梁缘老师在《大家排好队》中,在新授环节巧用线上资源“校园踩踏事故”视频。让学生看到不好好排队将会造成严重的踩踏事件,意识到无论是在公共场所还是在学校都要排好队。<span style="font-size: 18px;">桐木镇湖塘小学欧阳艳华老师执教的</span>《这些事我来做》,采用多张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到做家务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 夭埠小学的叶川老师在《盛满深情的米缸》中,结合线上资源跨越时空的对话视频,让孩子们能够比较直观的感受到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启发孩子对革命先辈们的崇高敬意!金山镇中鹤小学黎予琴老师在《变废为宝有妙招》中,将线上资源结合实际,将课堂所学延伸至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带领学生走出书本,走进生活,从身边做起,将书本所学内容应用于生活。</p> <p class="ql-block"> 鸡冠山乡庙背小学的张亮老师在《健康看电视》中,充分利用线上资源让学生们观看新闻、诗词大会、动漫等短视频后抢答节目名称,既锻炼了孩子的注意力和反应能力,更加了解了电视节目的多样性。长平中心小学刘结老师在《正确认识广告》中,图文声相并茂,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p> <p class="ql-block"> 凤华实验学校的李叶老师在《变废为宝有妙招》中,利用视频导入,通大量环境污染的画面给人非常震撼的视觉冲击,让孩子们深刻认识到暴增的垃圾给我们的地球带来巨大的压力,更加直观的让孩子们看到地球现状。</p> <p class="ql-block"> 上栗镇中心小学的陈根兰老师在《爸爸妈妈在我心中》中,让孩子观看“给在外打工的父母写信”的视频,体会父母的辛苦,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清溪学校的叶春红老师在《早睡早起》,巧用视频《小熊比利送邮件的故事》,结合学生年龄特点,以动画形式导入,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p> <p class="ql-block"> 杨岐乡石源小学李维老师在《传统游戏我会玩》中,采用关于传统游戏的视频,视频既活泼又深扣环节,不仅承接住了本环节的设计意图,还让接下来的环节如水到渠成。萍乡恩信实验学校的郑小玉老师执教的是《低碳生活每一天》,在“说说我们的低碳经”教学环节中,借用线上教学资源的两个生活事例,让学生通过事例,将课堂上所学到的低碳生活小妙招巧妙地运用到生活中去,在生活中遇到同样情况的时候能学以致用。石溪学校的李彩霞老师在《神圣的国土》中,通过视频“航拍中国”使学生直观的感受到祖国风景的秀丽以及幅员辽阔。</p> <p class="ql-block">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信息化资源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和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善用、巧用、多用信息化资源工具,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从而适应教育现代化发展,已经成为当下亟待研究解决的课题。课题组成员就开展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的研究进行深入交流。</p> <p class="ql-block"> “风好正是扬帆时,不待扬鞭自奋蹄”,教师们以本次活动为契机,创新思维、拓宽视野,全面提升思政课质量和水平,为老师们进行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提供了范例。我们课题组必将携手并肩,不断探索<span style="font-size: 18px;">线上教学与课堂教学进行优势互补策略,真正实现“以生为本”“立德树人”的有效教学</span>。</p><p class="ql-block">(本篇为省2021年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农村中小学校线上教学与课堂教学优势互补有效策略的研究》活动二十八,由成员何霞供稿)</p><p class="ql-block">文、编辑:何霞 审核:蒋友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