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前言〗告别了“早五晚九”的生活,时间上宽裕啦,心中却有些微的寂寥。这或许就是所谓的不适应吧。说真的,我紧张惯了,真有点闲的慌。在双育园的时候,为了在打起床铃前赶到学校,我必须五点从家动身,步行到校。晚上打罢熄灯铃二十分钟后离校,到家里也超过九点。我是名副其实的“朝五晚九”。虽然两头见星星,披星戴月,但生活充实,日子快乐,精神头十足。来到杜堂中学后,打破了原有的生活模式,不用早来晚走,不再马不停蹄。我调回中学,谷庆伟和中学协商,让我担半个人的工作量,我轻松了很多。学校活动流于形式,例会不足半小时。签到签退时间很随便,我每周在校时间不低于20小时就行。我刚到中学的时候有新鲜感和害怕教差的恐惧感,只想着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现在新鲜感过去,也看惯了高楼垂柳,知道了教学的一点门路,心生“不过如此”的感慨,不用再紧张的投入到工作中。办公室的同事都整天玩手机,我也无所事事。疫情不消停,东边压下西边冒,也不能出去转悠。我夜里经常失眠,每天都睡的晚醒的早,中间还得看一会书。这也不算啥毛病,几十年都是这样。我马上就要退休,想为自己的生活画个圆满的句号,可不为人愿的局势非人力所为,只剩感慨嗟叹!十年磨一剑,成功也好成仁也罢,十七年的里程(2005年—2022年)里都是星光灿烂。双育园给了我爱的平台,我把爱心献给一届又一届莘莘学子。十七年的经历,十七年的岁月,十七年的刻骨铭心。我在双育园工作了十七年,我收获了很多很多。生活中我也有低谷:妻子有病父母离世子女就读,入不敷出。双育园给予我很多资金帮助,使我走出困境,孩子功成名就。在精神上我也很知足:我有时代表学校去开会,时常和朋友们聊天疯玩,教学实践不断丰富我的创作素材、激发我的创作灵感。期间我印刷了好几本美篇,写了好多首叙事诗和好多篇文章,珍藏了许多照片,结识了许多朋友。我实践过大单元阶梯化教学模式,参加过小学语文专业培训,耳濡目染过传统文化教育,聆听过教书育人的道理,学会了线上教学。双育园做为杜堂镇的留守儿童学校,为杜堂镇的教育振兴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它发展的道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我参与了学校处理董学生跳墙失踪事件、刘学生骨折不愈事件,王学生中毒滋事事件,疫苗打错针事件,疫情应急疏散事件……所有这些充分反映出学校领导的睿智与果断,虽然险象丛生却能化险为夷。就我本人而言,头白牙掉三高具,眼花耳鸣记忆低。这是无法抗拒的衰老,也是为教育事业披肝沥胆的见证。双育园有我战斗的足迹,有我闪光的画面,更有我点点滴滴的美好记忆。这段历程今生今世在我脑海里是无法抹去的,但我想把这段经历告诉子孙后代,让这段美好的时光变成永恒。现代社会保存东西的方法很多,可以存到电脑上,可以弄到U盘里,我认为最直观最亲切的方法是印成美篇书。对它可以信手拈来,当成茶余饭后的消遣;也可以束之高阁,偶尔取出彻夜品味;还可以把它当故事讲给后辈听,让他们为我曾有过这样一段经历而自豪。因此,一直以来我就有制作美篇书的打算。这次制作美篇书我要弄成双育园生活的专版,按时间顺序排列,精心设计,做到图文并茂生动有趣。我在双育园十七年,可回忆的内容很多。最初几年没有拍过照,有时即兴拍了也没有保存。有的文字东西存到手机内存卡上啦,现在的手机没有这个功能,内存卡也没有得到妥善保管。2017年之前的几年里我每学期写一本工作日记。某天我因为心情不爽,一时冲动,撕了几本扔到垃圾桶里。现在所保存的是2017年之后的日记,这段时间也是我最开心的时候。我盖了房买了车,儿女学业有成,家人都很健康。学校生活虽然紧张,但我已习惯这种方式,从来没有够过。最难得的是我喜欢传统文化,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如果把这几年的精彩片段融合到一块定时巨著宏篇。七年级语文第十三课《植树的牧羊人》的主人公艾力泽•布菲,因为寂寞开始种树,成就了好大一片森林。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人世间的事扑朔迷离,毫无定数。我要像艾力泽•布菲那样,不做则已做就做好。他能成就一片森林,我也能成就一本佳作。心动不如行动,我决定开始动手,用另一种方式慰藉我的心灵。我打算用“我爱双育园”做美篇书的题目。这样能直观显示书的内容及我同双育园的情结。所选的都是我耳闻目睹的感性材料和我的即兴之作。筛选材料时,我以2017年到2022年的照片和作品为主。也就是谷庆伟任双育园的党委书记、谷洪印任业务校长这段时间的学校生活。为了展现双育园的发展,也适当选点2017年前的闪光之笔。这本书整体上按年度排列,根据作品特点和版面设计以及同类归纳的要求,对作品的日期灵活掌握。我已编辑过一本《美丽心语》,有一点经验。我力争《我爱双育园》这本美篇书更上一层楼,做到图文并茂、情景交融,以无声之作响赞叹之语,充分彰显双育园的育人之道和我在双育园的工作及生活。我爱双育园,我用我的美篇书来表白。(2022.11.17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