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润心灵 法促成长——记元宝山矿区小学道德与法治展示课教研活动

痕迹

<p class="ql-block">  习近平总书记说:“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教育要通过立德才能树人,《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因此,我校为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扎实有效的道德与法治课堂,培养学生道法学科核心素养,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师教学水平,将常规道法课堂落到实处,组织了道德与法治展示课教研活动。</p> <p class="ql-block">  《校园里的号令》是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的内容,这节课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管理生活,引导学生较为系统地感知校园里的各种铃声,熟悉和了解学校生活中各种铃声的含义和要求以及相应的行为规则,并能对校园号令做出准确的回应,规范自己的行为。刚入一年级的小学生能够初步感受到校园生活的快乐,对校园的各种铃声只是听觉上的认识,对于铃声下的规则含义还不太了解。需要在老师的帮助下共同体验各种活动,对生活初步建立遵守铃声的意识和规则意识,从而遵守号令下的规则。依据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年龄特征,本课于丹老师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和直观演示法指导学生使用合作探究法、讨论法、练习法、体验法等学习方法,使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积极探究,完成学习任务。</p> <p class="ql-block">  本节课是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主题《安全记心上》中第三课题《“119”的警示》的教学内容。 </p><p class="ql-block"> 课堂伊始王庆华老师运用多媒体播放一系列因为火灾、溺水以及交通事故后孩子受伤的事例,让学生从心底里意识到这些安全事故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自我保护技能的欲望。 </p><p class="ql-block"> 王老师温柔的话语中彰显润物无声的教育方式,课堂与学生的交谈中鼓励学生自主讨论、自我表达,鼓励学生以事实、法律为依据进行思考。如"在泳池里出现身体不适,怎么办?”"可以在郊外湖泊游泳吗?”"假如你发现有人溺水了,该怎么办?"注重从正面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安全隐患,初步学会日常生活中基本的自护自救方法,提高安全意识。</p> <p class="ql-block">  《我们神圣的国土》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我们的国家》的第二个话题。关键老师以看图猜谜的游戏导入课题。地图(图片)与谜语的结合,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学生从地图(图片)上能够直观地了解到我国国土的一些特征,又在谜语的文字中强化部分特征。教师设计的这种导入课题的形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后续教学的顺利开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在竞赛的过程中呈现我国的邻国。在"赛相邻"的环节,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找邻居"的小比赛。在比赛过程中,学生对照地图,轮流列举、补充我国的陆上和海上邻国。事实上,在本节课之前,很多学生对我国的邻国知之甚少,尤其是尼泊尔、不丹等国家。在比赛中,学生在列举完熟悉的邻国后,在求胜心和教师的引导下,回归地图,开启了"发现之旅"。学生在惊奇之余也感受到了自主学习的快乐。教师因势利导,及时引导学生归纳所学,并适时引入问题——拥有如此广阔的国土、如此众多的邻国,我们该如何保卫国土和家园呢?如此,本课的重心——神圣国土不可分割就呼之欲出了。</p> <p class="ql-block">  我们希望以此次教研活动为契机,促进我校道德与法治教师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的提高,让道德与法治课活起来,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尽全力"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让我们的学生真正地做到德法融于情,素养植于心,这样我们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才会流光溢彩!</p> <p class="ql-block">编辑:李秀梅</p><p class="ql-block">审核:刘延飞</p><p class="ql-block">终审:宋晓杰</p><p class="ql-block">签发:邢国军</p>

学生

法治

道德

铃声

课堂

教师

邻国

国土

教研

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