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生命的美好——御河小学居家心理小课堂7(高年级)

平城御小·和美心育

<p class="ql-block">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指出,小学高年段的教学内容应按照学生的年龄阶段和心理特征,以生命教育为主线,合理确定各项内容,有效开展生命教育活动。本课从关注美好引入,通过看到生命中的好事、到训练表达三种好事的方式、养成记录美好的习惯,遇到、积攒更多美好,从而达到生命教育课程的目的:提升生命的质量,实现自己生命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本课教学对象为小学四——六年级学生。于我校日常上课发现,此阶段的学生逐渐产生升学压力,成绩导向,习惯性看到事情的负面,较少去肯定、赞扬自己或他人,经常抱怨生活的无趣,亦很少看到别人的付出。本课程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挖掘本身内在资源,形成正向思维,培养乐观向上的品质,改善与他人关系,拥抱生命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教学目标】</p><p class="ql-block">知识目标:了解什么是生命中的“好事”,并能够识别跟发现。</p><p class="ql-block">情感目标:使学生体验到关注正面事件的好处,给学生带来积极情绪体验。</p><p class="ql-block">能力目标:学会使用“三件好事”的方法培养积极情绪;之后面对负性事件时能从中挖掘积极意义,感受生命的美好。</p><p class="ql-block">【教学重难点】</p><p class="ql-block">重点:通过训练学会“好事”的表达方式,并养成记录三件好事的习惯。</p><p class="ql-block">难点:逐渐改变思维模式,从寻找消极变为寻找积极,从而体验生命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本次教学活动课程共分为三个环节——</p><p class="ql-block">从孵蛋行动到美好风暴,发现自己24小时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好事,再到深入点亮美好,学会发现美好,会转化自己的信念。</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御河小学心理援助热线</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13403631265</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贺贺老师</b></p>

美好

生命

好事

学生

小学

积极情绪

课程

御河

本课

教育